发布信息

AI推出了如此强大的翻译软件,我们还有必要学习一门外语吗?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2-19 22:53:50     56
喜欢“关注”,点击下面名片-----

翻译软件是否真的已经强大到,不需要我们学习英语了呢?

   在几个月前谷歌推出了一款对标是微软VALL-EX,在全球通用翻译的AI工具,这款软件几乎克隆了人们的声音,表情,以及说话的唇形的同时可以翻译成四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很多网友测试了一下其互译的质量,然后惊呼: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不用学英语了?!

   因为机器翻译质量已经完美的复刻了人类的翻译水平,对于语言这门壁垒,以后我们只需要对着机器说段中文,按个键,翻译机直接就把对应的40种语言说出来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后可能我们随身携带一个小型的翻译机,就能实现多种语言的同步翻译

   那既然如此,我们现在让孩子花这么多时间去学英语,值得吗?并且教育部每年都有人提出来,取消英语在学科中的地位。我们以后是不是真的都不用学英语了?

Jazz&Co.

   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实验吧--【语言如何影响人的思维】

     一位在语言和认知思维关系研究方面很有影响力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曾经探访过澳大利亚很偏远的原住民社区。

     这里的土著语言里,没有“左”和“右”的概念,一切都以基本方位东、西、南、北来定位。所以当我们说“你的右腿”的时候,这些土著人说出来的可能是“你的西南腿”。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听到他们说“有只蚊子在叮你东边的胳膊!”或者“你南边的嘴角上有颗饭粒”。

   于是这位教授做了一个实验,给不同的人展示一组同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的照片,结果是:讲英语的人是按照从左到右来摆放排序的;讲希伯来语的人是按照从右到左来摆放排序的(希伯来语是从右往左写的);而最有趣的是这些土著人,他们的摆放顺序始终是从东到西。

  为什么说是“始终”呢?因为,当这些土著人面朝南方的时候,他们的摆放是从左向右;而面朝北方时,摆放顺序又变成了从右向左;当他们面对东方时,竟然是从远处向自己的身体方向摆过来了,仍然是执着地从东向西!

  后面还发现,在反复不断的语言训练下,这种完全不同的空间定义方式,甚至可以影响到人们对更抽象、更复杂的事物的看法,比如时间、数量、音调,甚至道德、情感等。

由此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一门交流工具,他对人的思维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

Jazz

le

cool

the new girl

young and promising

    

所以在翻译机器如此先进且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去学习一门外语。因为作为工具的外语是可以替代的,但作为思维方式的外语却无法用机器替代

作者:诗惠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