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用户感觉被“偷听”互联网公司谁在“偷窥”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软荐小编      2024-03-18 16:59:46     197

苹果手机窃听软件免费下载_窃听之耳软件苹果破解版_窃听iphone

资料图

提高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监管机构应对数据所有者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加强对App应用企业合法行为的行政监管。

法治周末记者 宋媛媛

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各种移动应用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 然而,这些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很多用户发现App使用权限不仅涉及用户姓名、电话号码、位置等信息,有的还需要读取短信、读取通话记录等权限。 即使为了实现精准的内容推送,用户无意识的对话也会被一些应用“偷听”。

对此,应用软件公司“正名”,认为手机监控和语音使用权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互联网公司还没有能力进行手机监控。 由于成本较高,即使有监控,也不会用在个人网民身上。

不过,这一说法仍难以化解用户的疑虑。 为什么App刚接完电话就推送与通话内容相关的广告? 如此精准的内容推送从何而来? 是谁在“偷窥”我们的生活?

用户感觉“被偷听”

“我正在和一个朋友聊一个健康相关的话题,然后我手机上的一个信息应用程序推送了相关内容。” 张晓光(化名)说起自己最近的经历,感到很无奈。

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张晓光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张晓光在一次聚会上与朋友聊天时,就提到了健身的话题。 然后他浏览资讯APP的时候,发现推送了很多相关的内容。 这让张晓光感觉很不对劲,“我从来没有在手机上搜索过这样的关键词,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推送给我这些内容。”

“你认为该应用程序正在窃听我们的日常聊天记录吗?” “刚才几个同事在讨论哪个蛋糕好吃,其中一个说85°C。大约半个小时后,我打开App,出现了一个广告,是加盟85°C的广告!” “我想买一个温度计和湿度计。当我去沃尔玛时,我发现墙上挂着一个。我视力不好,所以我让我的孩子给我读。当我回家打开应用程序时,它给我推荐了同品牌的温度计和湿度计。” “App正在窃听,想想都觉得可怕。” 在某网络论坛上,记者粗略统计,从2017年10月至今,已有20余名用户发表了有关手机故障的评论,文中的App涉嫌“窃听”,针对性推送定向广告,有一百多人跟随。

“一些用户信息被App开发和运营公司出售给广告商,广告商对其进行分析,以便广告商提高广告的准确性。” 张琪(化名)是一名内容运营者,在一家新闻资讯App公司工作了三年。 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一些社交或新闻咨询类应用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广告。

“精准的内容推荐来自于App自身发展的需求。” 张奇表示,“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大多数App公司本身也会在内容、拓展和维护客户上下功夫。 毕竟,只有稳定、优质的客户,才能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App提供精准服务的第一步是收集用户信息。 张奇介绍,除了注册时提供的电话号码、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外,App开发者还会收集用户的内容偏好以及评论转发数,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针对性推荐为有图片、文字、视频的用户提供服务。 。 并辅以大数据计算。

对于一些用户反映自己的谈话被“偷听”,张琪承认自己没有收集用户的音视频信息:“如果真的有监听,可能会出现在需要开启音视频的应用程序中。因为这些应用程序让用户有更多收集和处理音视频信息的需求。”

12月3日,记者还就“监控”问题采访了短视频平台快手。 “快手绝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 快手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App收集用户信息需要获得用户授权。 并且定向推送也是基于用户点击行为产生的数据。

不仅是上面提到的新闻资讯类App和快手,很多App也都曾抱怨“窃听”。 今年年初,某新闻资讯类APP发布声明称:“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什么型号的手机,都无法获取麦克风权限苹果手机窃听软件免费下载,也无法使用麦克风。”接收来自用户的任何语音信号。”

11月28日,猎豹浏览器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通报,称该应用默认具有监听拨出电话、位置信息、发送短信等权限。 猎豹浏览器对此予以否认,称“默认监听外部电话”是为了防止用户在听有声读物时影响正常来电的功能,不会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企业均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声音信息技术的处理还远远没有达到通过麦克风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 猎豹公司知名安全专家李铁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即使有了这个能力(监控),由于成本问题,也不会用在个人网民身上。”

“窃听”音频更难检测

“摄像头和麦克风窥视隐私的问题早在PC时代就已经爆发了。” 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崔亮(化名)告诉记者,“通过手机‘监控’用户,技术上是可行的。”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与网络欺诈研究分析报告(2018年上半年)》显示,2017年下半年,几乎所有Android移动应用都在获取用户隐私权限。 其中,2017年下半年有9%的Android应用越线获取用户隐私权限。

“前不久,一个应用启动摄像头‘偷看’,不小心被国产手机‘发现’了。” 崔亮表示,“这款国产手机有前置摄像头,有用户发现,如果没有它,启动手机自拍程序时,前置摄像头会时不时升起,然后缩回。”虽然App开发公司解释说,启动相机的原因是在调用相机、申请或检查相机权限时苹果手机窃听软件免费下载,并不是偷拍。但App公司是否涉及偷拍,取决于开发者的底线。

“与视频‘偷拍’相比,音频‘窃听’更难被发现。” 崔良说道。

他认为,监控技术对于互联网软件公司来说不是问题。 如果应用调用麦克风权限,录制用户的音频,然后将存储的部分录音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就可以达到监听用户的效果。 不过,除非内部人士披露这些技术问题,否则利用现有设备很难检测到“窃听”行为。 而且,一旦被监管机构举报或发现,开发公司更容易对后端和服务器进行一些修改。

崔亮坦言,App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势不可挡”。 最大的问题是获取的信息能否合法合规。 因为一旦用户信息泄露,所有者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可能会受到威胁。

去年8月,江苏省消费者协会召开“关于手机应用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新闻发布会。 现场测试的100多个应用程序中,有14个应用程序实际上能够监听或挂断电话。

腾讯卫士计划安全专家李鑫曾表示,目前,80%的网络诈骗场景来自于移动端。 移动网络隐私泄露主要通过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盗窃等渠道。

信息获取必须合法、合理

对于App开发者收集用户数据的问题,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舆论对于App收集个人信息的说法太过“毫无根据”。

自由科技作家宁宇在其公众号上发表文章,认为App开发者关注群体行为。 为了将收集到的用户加工成“群像”,按照行业惯例,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去标识化或匿名化处理,并打上兴趣、行为特征等各种维度的标签,然后根据标签进行划分。 进行分组,然后完成相关分析。 在用户协议明确范围内与广告商共享,不涉及提供用户隐私信息。 广告商无法通过这些无法识别的信息恢复个人用户。

但如果这些数据信息被恶意窃取,谁来负责?

“本来不给别人的数据现在被别人拿走了,这实际上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互联网公司在收集用户信息时需要遵守两个原则,即合法和合理。” 该所高级合伙人上海汉盛律师李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App收集信息时,首先要征得用户同意,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

“第二,合理。有些行为看似合法,但实际上并不合法。” 李敏举例指出,虽然部分App获得了用户授权,但这些App可能出现的“监听电话”、“阅读短信、彩信”等行为涉及个人消费者。 信息安全相关权限不是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需且超出合理范围的。 即使需要“监控”个人通讯设备,也只会用于公安部门调查取证。 个人或个体公司没有相应的权利。

李敏介绍,一旦发现互联网公司违规获取用户信息,消费者或用户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赔偿。 监管方面,主管部门(网信办)按照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对相关单位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者行政处罚(一般处50万元以下罚款)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的。

“但实践中,因违反法律法规而收集用户信息的案例相对较少。” 李敏指出,一方面原因是司法诉讼过程漫长、成本高昂,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取证困难也是维权的一大障碍。 “技术壁垒和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已经查处了一些机构,但具体的刑事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应对,对监管部门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今年1月,两款百度App产品因涉嫌非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获取通话监听、定位等权限)被监管机构告上法庭。 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百度涉嫌非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为由,正式向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诉讼。

但被告公司有自己的看法。 立案第三天,百度回应称,百度移动应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能力进行所谓的“通话监听”。 据说,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都不可能为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监听用户通话的借口或权限。

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隐私安全,个人隐私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 有业内人士指出,提高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监管机构应对数据所有者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加强对App应用企业合法行为的行政监管。 尤其需要防患于未然。 对于消费者受到侵害但尚未注意到损失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检查,并建立相应的个人信息侵权行政处罚机制。 一旦发生数据信息泄露,必须追究责任,让隐私保护问题更加规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