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介绍|点击标题阅读
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你逃过课吗? 那时,我的老师除了教学,还要和我们学生“斗智斗勇”。 来说说老师们的“花式点名法”。
最近一段时间,大学老师们一直在为学生的上课出勤问题而担忧。 近日,重庆大学软件学院老师刘吉更有创意,用手机给班上所有学生拍了照片。 他是怎么给他起名字的?
那么还有哪些更奇葩的命名技巧呢?
阿凡达点名
“请看PPT,现在点名开始……”教室前面的投影屏幕上,显示着全班同学的高清光头照片。 老师一一点击学生头像,被选中的学生立即回答。 这一幕发生在湖南财经大学的课堂上。 据媒体报道,只有外貌、姓名、学号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出勤。 这一招是老师为了提高上课出勤率而想出的“招数”。
问题和抽查
一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点名。 老师会根据名单随机提问。 如果没有人回答,就说明他不在。 另一种是根据日期点名。 例如今天是2号,就会叫到学号结尾为2的学生。 有时,还会根据“百家姓”来称呼姓“赵谦孙立”的学生。
实名座位
这种点名方式可谓“一个胡萝卜一个坑”,谁缺席一目了然。 座位上整齐地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学号和名字。 学生们立刻明白了,并按照学号入座,无需点名。
刷脸神器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魏晓勇上课从不点名,但学生也不敢缺课。 因为魏老师用的是自己发明的一套“刷脸机”来考勤。 有了这台面部扫描机,班上的每个学生都会被一个红框圈起来,并被分配一个号码。 系统即时生成学生的个人信息,谁在上课、谁逃课一目了然。 好有才华的老师,这张脸真是不可复制。 出席率应高达100%。
下课后拍集体照
“同学们,看镜头!” 这不是毕业照,也不是郊游合影,而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播学院“新闻摄影”教师孟祥斌巧妙的“刷脸”技巧。
上课铃一响,所有到场的学生就开始合影,未合影的学生将被视为迟到。 “下课时,我们会再拍一张合影,与开课时进行对比,早退的情况就会一目了然。”
指纹登录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老师使用指纹签到机进行签到。学生上课前后都必须通过指纹签到。 据说这神器有奇效,几乎没有学生逃课。
蓝牙传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的老师开发了一种新的点名系统,要求学生使用个人学生证为手机蓝牙命名。 然后,老师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的外部蓝牙增强器进行搜索。 与学生信息库比对后,没有发现学生证。 否则,按旷工处理。 蓝牙技术的运用令人惊叹,但这种方法也并非无懈可击。 该校一名学生在微博上表示:“难道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多带一部手机来打开蓝牙吗?”
二维码签到签到
江西师范大学刘一儒老师发明了二维码签到考勤系统。 传播学院十二级的每位学生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学号和二维码。 学生上课前扫描,签到名单将导入电脑。 老师可以与原来的名单进行对比,逃课的学生一目了然。
“移动课堂”APP登录
浙江某高校打卡的新利器是一款名为“移动课堂”的APP。 该软件由浙江医学院自主研发,历时一年多,耗资10万元。 上课时,老师根据需要发出指令,要求学生拿出手机拍照并签到。学生需要拍摄上课照片和自拍照,然后上传两张照片刷脸点名软件,“移动课堂”即可统计学生人数' 出席。 有了这个软件,想逃课的学生就麻烦了。
校园卡签到
安徽建筑大学校园网一则通知称,“预计下学期开学前,校园卡换证工作将全面实施,届时所有宿舍入口将配备门禁设备,学生通过刷卡进出宿舍;每个教室也将全面配备刷卡终端,并实行自动扣课。” 与之前的签到“神器”相比,校园卡签到显得有些弱,但有缺课罚款,这……
微信签到
南京大学提醒学生上课前将电池充满电。 原因是南京大学通识课《环境研究-科学世界观》中实现的一款签到“神器”只能通过手机访问。 这种登录方式是通过微信回答问题登录。 点名方式为:关注“环境研究-科学世界观”平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老师上课提出的问题作为“签到”。 一旦点名时间过去,“签到流程”将自动关闭。
微博签到
学生上课时必须拍摄教室照片并@老师,还必须使用微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这种点名方式被用在一门名为“微博与社交网络”的选修课中。 因此,这样的点名也可以看作是课堂内容的一种实践和延伸。
“抽奖”点名
淮阴师范学院传播学院的陈老师开发了一套独特的点名系统。 本点名系统采用VB编程方法相结合。 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都被编入计算机程序中。 老师只要在讲台上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就会显示某个学生的名字。 无论谁的名字被显示,都必须站立。 当我起身的时候,当名字被一一刷起来的时候,就像是来中彩票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抽奖的观众希望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而教室里的学生则一致希望看到逃课。 同学的名字。
短信点名
上海一所大学的闵老师发明了一种点名方法,就是让学生发短信点名。 根据不同的上课时间、不同的上课内容,要求学生给老师发送不同的短信,防止出现不来上课、在家发短信的现象。 比如,一堂中国文化课刷脸点名软件,老师现场说短信必须带有“中国电影”关键词,并且必须在20分钟内发送到老师手机上,不能迟到。
那么,大学老师上课时到底该不该点名呢?
作者姜永红摘自《翻译教学与研究》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学生说:“偶尔有大学老师给学生安排座位表,必须按照座位来做(比点名更严格)。他们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保证大家都在听讲座。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他有如此强烈的传授知识的欲望吗?
当我习惯性地尝试着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我突然发现,他说的那个人好像就是我。 笔者还经常听课并找学生解答问题。 不过,之所以点名,是因为数学课逻辑性很强,尤其是微积分。 一开始理解思路和方法非常重要。 一堂课不听,十堂课也未必能补上; 学生经常被要求回答问题。 问题是,由于学生差异很大,我必须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控制教学速度。 至于是否有强烈的传授知识的愿望,我估计每个老师都会有一个答案。 “为师好”足以说明教师确实需要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不是一种愿望而是教师的职业。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向学生提问与具体课程有关。 有些课程要求师生就思想、方法和内容进行交流。 有些课程需要理解内容。 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讨论一下老师是否应该点名的问题。
大学教师的点名一直饱受诟病。 如果一个班超过100人,班级已经点名到一半,确实有“工作磨人”的嫌疑。
鉴于此,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对点名的看法。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必要点名。
首先,有的同学认为点名是绑架学习。 我觉得不管我喜不喜欢这门课我都要学,不管我会不会学我还是要学。 学习实在是太被动了。
其次,一些学生认为点名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低于在课外做其他事情的效率。
第三,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点名。 如果他们努力学习,他们就会自然而然。
最后,一些学生认为大学是一个独立的环境。 只要他们能够承受旷工的后果,成功就取决于他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反对点名,实际上是反对学生在大学教学中缺乏选择自由。 你想上的课没办法上,同时你不想上的课也没有办法不上。 同时,有些课程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 总之,我认为上课是大学生自己的事,老师最好不要过多干涉。 当然,前提是你能承受旷工的后果。
这里有一个矛盾。 如果学生必须学习自己不想学习的课程,那么旷课就意味着重修,这是学生无法承受的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点名具有督促学生学习的功能,至少可以使学生通过。
如果我们深层次思考,学生是否有能力判断自己应该学习哪些课程? 以高等数学为例。 无数的学生不想学习,但是高等数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自己选课显然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当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他们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督促学生到达课堂是老师的责任,因此点名似乎是合适的。
然而,许多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教师点名是“无能”和教学水平低下的表现。 他们认为,如果老师讲课生动、引人入胜,学生怎么能不听课呢? 他们甚至举出许多学生经常去某位知名教授“听课”的例子,证明老师可以吸引学生听课,从而激励和“促使”老师把课讲得更“生动”。以吸引学生。
这样一来,老师不管骂不骂,都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点名意味着无能,不点名意味着老师对高等数学等很多课程不负责任。
当以上所有因素结合起来时,我们会发现核心问题是学生没有自由选课的权利,也没有选课的能力。 这与我们的基础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围绕着考试内容来学习的。 他们的知识面很窄,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对大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几乎没有涉及。 结果,进入大学时,他们认为选课的自由是根据喜好来选择课程,而不是根据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更不了解未来应用到社会所需的知识。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老师是否点名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学生需要了解专业知识的结构。 即使在中学,学生也应该全面了解大学和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提高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能力,要求学生深刻认识所选择课程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在班上。 老师是否点名并不重要。
回程的航班上,遇到了一位在英国留学回国度假的本科生,我们也聊到了老师点名的问题。 在她就读的大学里,老师没有点名学生的习惯,只要他们能通过作业和考试就可以了。 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也存在,所以最后有的学生会不及格,重考。 在中国的大学里,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考试,因为学生的成绩代表了太多的东西。 无论是学校的各种奖励都需要分数,甚至就业都需要分数。 如果补考经历,可能会受到就业特殊待遇。 对待。 老师们都明白,这样的结果不是学生能够轻易承受的。 即使学生毕业后,也会发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而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并不了解这种后果的严重性。 根据您自己的喜好决定您学习该课程的努力程度。 作为“先知”,老师只能用点名的方式强迫学生来上课听课。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对学生负责。
而学生可能会觉得,因为老师对内容不感兴趣而强迫他们上课,这是无能的表现。 当然,也有这样的老师。 但我们不能通过点名国内外教师来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正确。 毕竟中国的分数绑架事件太多了。
这里我们不再讨论点名是否与教师的责任心和无能有关。 只是在学生抱怨的同时,老师、管理层和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