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准则》,旨在加强各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单位经济转型。各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断加深,公立医院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单位相比,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分析、决策和控制等领域还未得到充分运用。如今,公立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管理会计可以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内部各项会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汇总医院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动态监督和控制医院整体运营过程,从而促进医院决策更加理性,为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但现阶段,很多公立医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其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对此,建议公立医院管理者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学习同行业其他先进医院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优化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系统软件,凸显管理会计应用优势,进一步助力医院自身的长远发展。
一、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内涵
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是保持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控制业务流程为目标,合理运用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相关内容,对医院内部运营进行合理管控,涵盖设计、计划、组织、实现、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是对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手段或方法,其目的是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低成本运营,获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从运营管理角度看,其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医院诊疗活动和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主要梳理医院的运营规律和特点,构建当前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框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专项分析,全面跟踪和指导各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以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医疗服务价值最大化,推动医疗运营管理效率螺旋式提升,实现良性运营。
2.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职能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核算,而逐渐开始转向数据分析和经营活动管控。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使其更加适应决策的需要;通过对指标体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和纠正相关决策执行中的偏差,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制定相关报告,促使医院管理者及时了解当前的经营状况,提高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总体上,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院管理会计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掌握活动进展情况,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控制,确保决策执行效果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其次,各部门在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时,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保证目标任务的执行效果,在各部门职责明确的情况下,管理会计人员需要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借助成本控制、效益分析等方法,合理控制目标成本。月底,部门经理需要核实当月目标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如有偏差,需要尽快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分析差异原因,制定详细的改进策略。总之,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中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最后,公立医院在加强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等内容,为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实现按照经济活动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对执行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加强执行力度,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同时,在遵循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需要推动医院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框架不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公立医院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组织结构和制度还未能优化,阻碍了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甚至一些公立医院管理者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未能从管理会计的角度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各项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指导。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经验主义弊端,主观意识明显。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明确,日常工作中容易推卸责任、过分依赖他人,难以保证各岗位人员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二)信息化水平低,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薄弱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都引入了财务、检测、影像等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各自独立,由不同的科研公司开发,通用性差,不能实现一体化管理,不利于数据共享。管理会计所需的信息整合起来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加之管理模块的缺失,导致管理会计功能无法发挥,无法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跟踪,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3.医院运营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
管理会计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管理会计等理论知识,以便及时了解新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协助管理者落实各项操作任务。但现阶段,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绝大部分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专业水平较低。加之部分工作人员安于现状,未能及时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导致医院复合型人才匮乏。此外,培养一名合格的管理会计需要较长时间,导致现阶段公立医院人才储备不足。
四、公立医院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不受管理者重视,业务与财务融合不够
相对于其他单位,公立医院受到的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每年财政补贴数额不等,导致管理人员缺乏资金管理意识,不能把控好资金使用。财务工作多局限于简单的记账、核算,没有配置管理会计岗位。此外,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独立存在,两者之间没有协调配合。加之公立医院各部门业务内容、收入类型、医疗费用、耗材等各方面均有差异,财务部门学习业务难度较大,业务部门对财务工作相对陌生,不能利用财务数据分析、跟踪业务活动,导致业务与财务结合深度不够,不能形成管理合力。
2.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不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公立医院未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导致现有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不能适应实际发展需要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系统软件,缺乏可操作性;部分公立医院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削弱了管理体系的实际价值;另外,公立医院管理者忽视了对体系执行力的控制,未能完善监督体系,导致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
5.管理会计视角下改进和优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医院运营管理体系
第一,公立医院管理者应加强思想建设,拓宽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对运营管理的重视程度,摒弃传统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全院职工都能自主参与,提高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保证公立医院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其体系建设必须符合医院实际发展需要,管理者需要明确医院当前发展现状,并根据现行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优化,确保体系的规范性、可行性,提高管理质量。同时,公立医院应构建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医疗业务活动信息流为基础、以供应链价值管理为支撑的医院运营管理体系。
第三,医院在优化组织架构时,需要细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核心部门,建立协同、协调的合作关系,同时构建问题导向、现场调查、反应灵敏的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管理者需要明确定位,加强指导监督,形成多部门协同机制。
四是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按照岗位要求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权责划分明确,有效避免岗位交叉重叠,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第五,管理者应组织例会,及时总结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邀请员工参加例会进行分析,必要时医院高层领导应全程参与,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应以现场调研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六是成立督导组,负责对制度完善和制度运行全过程进行督导,加大督导力度,确保督导职能全面落实。
第七,重视绩效管理,对各部门、各人员的执行效率进行考核,加大约束力度。完善绩效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细化、量化。指标制定过程全员参与,确保公平、公正、透明,提高认可度,促进各项管理会计工作规范化。考核结束后,应建立反馈机制,强化考核效果,形成闭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做好顶层设计,落实信息共享机制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重视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管理者需要在人、物、财等诸多领域从市场上引入合适的管理系统,如财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对运营管理实行全过程管控,实现四流合一,即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同时,公立医院管理者需要注意系统之间的集成,防止各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阻碍数据传输的时效性,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公立医院还应根据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结合运营管理工作内容,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对信息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方便会计人员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处理各项业务数据。
其次,深入实施业财融合,管理者应注重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突破空间限制的弊端,为推进业财融合进程提供保障。医院需依托信息平台,逐步完善升级信息系统,规范系统建设,使之符合业务、财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加强数据协同共享,提高数据关联性。借助信息技术,重新梳理管理会计流程,实现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全面融合。同时,还需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建设数据库,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保障决策的准确性,为运营数据的分析、运营决策模型的构建提供依据。
最后,可以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或者研发适合自身发展的系统软件,确保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内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更加规范有序地实施,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此外,公立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如登录权限、个人身份认证等,确保登录痕迹可追溯,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各类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都在网络安全范围内进行。同时,应部署防火墙,隔离外部网络,防止病毒攻击,避免信息泄露或丢失。
(三)建立专业化队伍,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管理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看,复合型人才是实施管理会计工作的关键要素,财务人员需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由财务会计向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从医院运营管理的角度完善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一,为适应医院经营管理的需要,财务人员需要熟悉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熟悉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特点,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将管理会计与各项医疗业务活动紧密结合。公立医院应重视高层次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大投入,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尽快实现工作内容的转变,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统一培训,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如举办组织交流会、专题讲座和出外地学习等,拓宽财务人员获取知识的渠道,鼓励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网络知识库,及时更新管理会计相关内容,方便相关人员查询和学习; 还可以利用网络构建交流平台,使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随时保持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互相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重视人才引进。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要点制定招聘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贯彻公开、公正的原则,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运营管理经验等作为选拔标准,适当提高入职门槛,引进高端人才补充医院运营管理岗位,从入职开始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履职能力,促进管理会计工作落地,提升管理质量。
第三,医院需要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反馈渠道,确保员工能够及时反馈意见、提出问题,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培训学习活动,加大力度确保员工技能水平与岗位相匹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
六、结论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部分公立医院对管理会计对运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现有制度没有完善,导致各项工作缺乏制度指导,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因此,公立医院应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完善现有制度,迎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使医院各项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为医院履行医疗服务职能奠定基础。同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管理,将人才储备工作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管理会计与运营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助力医院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