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后一次试用 NAD 的功放是在 2018 年 3 月 10 日。为什么我会记得呢?因为我记不清当时评测 NAD T758V3 时我说过什么了。所以,我得回去再回顾一下我写的内容。
当时,NAD 已经在推广其旗舰家庭影院前置放大器 M17 V3,但预计要到 2020 年春季才会推出。
M17 V2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这款功放的开箱拆解,今天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试用报告。
首先贴一下相关参数,其实我买功放一般都不会看参数,只看价格和支持多少声道。
因为只要明白了这两点,你基本上就能猜出这个功放的指标是什么了。
M17 V2因为早就公布了,所以它的硬件规格也已经定型,2020年上市的时候,作为一款4.7万元售价的功放,它依然只支持最高7.1.4,也就是说它的卖点并不是声道数量。
Dolby Atmos 和 DTS X 支持的解码规格完全在意料之中,从规格上看,这款功放可能并不出彩,但别忘了决定功放价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音质表现。
AV功放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声音表现,还取决于其调试能力。
相比上一代M17 V1,M17 V2放弃了Odyssey,搭载了近两年火爆的DIRAC,这是一个好消息。
NAD M17 V2 售价 4.7 万元
事实上,从开发能力以及公司财力来看,大部分欧美功放是不如日本四大家庭影院品牌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Denon、Marantz、Yamaha、Pioneer等公司的家庭影院功放每年都会更新。
当你抱怨用户界面太丑时,他们会很快升级并替换整个界面。
进入沉浸式环绕声时代后,欧美厂商的新款家庭影院功放一直便秘。这是因为开发新的解码方案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欧美功放的高价格、低市场占有率、低销量意味着他们没有日本厂商那么多的开发资金。
因此你可以看到很多欧美功放,不管是超级昂贵的还是热门的,都是基于老产品进行改装的。
NAD 选择了这条路,M17 V2 和 M17V1 连机箱后面板都没有改。
NAD将功率放大器设置为插卡式,方便产品升级,降低成本。
M17 V1请注意HDMI还是水平的,V2已经改为垂直的
NAD 多年来的卖点也一直是放大器的 HDMI 组件和数字部件的可升级性。
虽然老款M17 V1无法升级支持全景声和扩展天空通道。
幸好,通过升级HDMI卡,老款功放可以支持4K视频和BluOS系统,这也是让老款产品使用寿命更长的一个解决方案。
其实想想NAD的Atmos功放,到现在基本都已经推出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
类似定位的剑桥已经宣布不再做家庭影院功放了,想想也挺可惜的,又少了一个非日系的家庭影院功放可以选择。
好的,让我们连接我的系统并开始使用它。STARKE 7.1.2 系统由两个功率放大器 A2 和 A7 MARKII 以及 NAD M17 V2 组成。
放大器的外观看上去透气、精致,一点也不像NAD合并机那种粗糙、粗犷的感觉。
果然,NAD MASTER旗舰系列与其小兄弟有着明显的不同。
请注意,电源线旁边是天空频道的原装适配线。
要打开放大器,请按住屏幕上方的平面触摸开关。
不过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款功放的屏幕居然是触摸屏?
好,我们先来看看这块屏幕可以具备什么功能。
第一个屏幕
首屏功能为选择输入源以及显示当前音量和播放源的音视频信息。
这里可以切换HDMI1~HDMI5的信号源,第六个输入源为BluOS系统。
第二个屏幕
第二个屏幕是聆听模式选择,除了常见的立体声,还有对应杜比、DTS的混音模式,以及增强立体声。
这款功放还提供了一种叫EARS的模式,不过不知道起什么作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手册。
第三屏幕
第三个屏幕用于选择 DIRAC 的开关和选项。
第四屏
第四个屏幕是音调选择功能,可以调整声音的高频和低音的增益。还有对话增强功能。
第五屏
第五屏是第二区域播放功能,可以指定第二播放区域播放的内容来源。
OK,看完功放的正面屏幕,在介绍屏幕上的OS菜单之前,我先说一下M17 V2遥控器的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我非常喜欢。
之前提到过M17 V2遥控器是我近年来见过的做工最好的家庭影院功放遥控器,没想到这款遥控器的背光功能也非常智能。
背板采用一体式铝材打造,非常漂亮
如果光线充足,就按下这个遥控器。
它不会触发背光,只是使遥控器上当前选定的档位闪烁红光。
如上图所示,此遥控器目前用在M17 V2上,所以它的AMP位置闪烁红色。
但只要你关掉灯,让房间变暗,然后按下遥控器上的任意按钮,所有按键的背光就会亮起。
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遥控器上有传感器组件。细节虽小,但用起来感觉很舒服。
至于这款功放的HDMI信号显示端的OS,与T758 V3一样简单。
同时enter键不是用来进入菜单的,右键是进入,左键是退出,这是老一代欧美功放的按键逻辑,即便对于我来说,有时候用起来也会有点混乱。
其实这个显示菜单的水平就是2000左右家庭影院功放的水平了,不过想想Acurus、Storm等干脆省掉这个菜单了,宁愿菜单丑点,也比没有菜单强。
一旦机器连接到互联网,就会自动升级一次
这台机器我用了大概一个星期,没遇到什么bug,这可能和厂商频繁升级固件有关。
放大器调试在这三个菜单中
扬声器分配很简单,但与日系不同,没有示意图
左侧手动,右侧DIRAC自动设置
这台机器的距离设定其实跟很多欧美机一样不太靠谱,如果以“米”作为距离单位,那么每次都会以0.3米为步进,如果你的音箱距离你的听音位置正好是3.2米,那么你就只能在3.3米和3米之间选择。
幸好这款产品配备了DIRAC,所以距离的设定可以通过DIRAC自动检测来完成。
声压设定
当把声压设定选项移到想要设定的频道时,粉红噪音并不会像日系机那样自动出来,这时候需要按一下遥控器上的TEST键,粉红噪音才会出来。
当然我的建议是让DIRAC来做,接下来就说说DIRAC吧。
无论是之前使用NAD T758 V3,还是第一次使用Storm ISP32 Elite,我总是评价DIRAC是一个功能强大但有缺陷且不友好的自动声场校正系统。
两年多过去了,DIRAC 已经更新了无数次。它现在是一个非常可靠且易于使用的系统。
计算机和 M17 V2 都连接到局域网,Dirac 可以轻松找到放大器
进去之后会要求选择用哪个MIC来测试,并要求选择对应的声音补偿设置文件。
最左边带有NAD标志的是M17的原装麦克风,但是在厂家送去测试的时候丢失了。
因此我选择了Dirac官方指定的Umik-1麦克风进行测试。
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更准确。
使用 Dirac 有个小技巧,虽然测试软件会要求你测量很多点,但其实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听,只测量中间的位置就能得到最准确的数据,还能节省测试时间。
不只是狄拉克,任何自动EQ测试工具,如果只测量沙发上的多个点,虽然沙发左右两边的人听觉会比较好,但在皇帝座位处的听觉其实会比单点测量声音要差。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间你听到的声音,是经过计算整个沙发的平均数据的结果。
那么,如果你想要自己一个人听的时候能有最好的音质,而沙发上又坐满了人,让坐在两边的人也能有很好的效果,你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Dirac 可以让你把三组数据存到放大器里,你可以测量两次,一次只测量皇帝的座位,一次测量整个沙发的多个点,一个人用单点数据,沙发上的人用多点数据,这样就完美解决了问题。
这是 EQ 之前右声道的频率响应
上图中间的线是狄拉克修正后的目标线,如果你有自己的听音偏好,也可以自行设定。
这是经过 EQ 后的频率响应
单看Dirac软件的结果,还是感觉王婆卖瓜,我用REW和Umik-1重新测量了相同位置的频响。
此时右声道的80Hz分频器已经打开,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原始频率响应的低频部分驻波明显
经过狄拉克修正
经过狄拉克校正后,非消声室及皇帝座位下右声道频响仍能达到80Hz~20kHz正负5DB的频率响应。
Dirac 前后右声道对比
OK,调试完成,现在到了试听的时间。
价格和声音都是NAD T758 V3的老大哥
从价格上看,NAD M17 V3 肯定是 T758 V3 的哥哥。但从音质上看,它真的是哥哥吗?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怀疑,并不是因为我怀疑这款旗舰会比T758 V3好多少。
但我想知道它们的声音特征是否完全相同?从声音上看,它们真的来自同一个家族吗?
按照惯例,我们先从立体声开始,同时我们也要看看这款售价4.7万元的NAD M17 V3,相对于3万多元的定位,是否提供了日系旗舰影院功放所不具备的价值。
我首先播放了一些熟悉的立体声音乐,从流行音乐、声乐到古典音乐。
NAD M17的声音还是传统的英式风格,如果你喜欢特别薄的高频声音,那么NAD可能不太适合你。
而如果你喜欢中低频厚重的声音风格,那你一定会非常喜欢M17 V2。
我觉得高频的透明度和日系品牌最新的旗舰产品还是有差距的,但是中频和低频的密度是完胜的。
立体声的音乐性、可听性以及中低频的弹性也明显优于日本放大器。
聆听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你可以感受到非常饱满和宽松的小提琴质感。
而且,BluOS的加入也为这款功放的听音乐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如果使用家庭影院聆听高品质音乐,一般需要使用蓝光播放器作为播放源来播放高比特率的下载音乐。
这意味着必须打开投影仪,必须保持屏幕亮着,而且您还会受到投影仪风噪的影响。
蓝操作系统
M17 V2支持BluOS,因此您可以将音乐存储在USB硬盘上并将其安装在放大器上,然后直接使用手机播放放大器上的音乐。
可以打开电脑看封面,也可以直接关掉投影仪没屏幕。
只是M17的BluOS可控功能好像比我之前用的M10要少一些。
音乐库是音乐的来源
我选择将USB硬盘插入放大器,您也可以让M17 V2读取存储在NAS中的音乐。
单击此 USB 图标即可访问 USB 硬盘中的音乐。
他会整理USB中的音乐并显示封面
点击进入专辑,显示歌曲名称
读取NAS里的音乐,并显示专辑墙,对于喜欢听音乐的人来说,这个功能真的很棒。
视频里的音乐我也录了下来,B站上传的版本压缩比微信上传的版本少,大家可以去看看。
在看电影之前,我找出自己看过的T758的评论,重新看了一遍,基本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感受。
摘自 T758 V3 试用版
对于 M17 V2 的试听,我直接从上面的两个剪辑开始。
首先要说的是NAD T758 V3的声音特性和优势M17 V2全部具备。
这两款功放的音乐风格是一模一样的,所以M17 V2确实是T758 V3的哥哥,更亲近的兄弟。
其次,虽然我的M17 V2和T758 V3一样是中低频风格,声音宽广厚重,在释放低频的时候非常自然霸气,但是M17 V2的声音听起来比T758 V3更有英伦范儿,因为声音的失真大大减少,音质要好很多。
T758 V3有种英国留美学生的粗犷感觉,而M17 V2没有,我更愿意称M17 V2为彪悍的绅士。
在红牛F1的片段中,M17 V2的声场比T758 V3要紧凑很多,而且全频声音的清晰度也好很多。
摘自我的 T758 V3 试用版
因为日本产品的解码能力最强,而且注重更极致的声音细节。
不过相较于日系追求“点”,NAD更擅长表现声音的整体性,并不是说声音细节越多就一定越好听。
NAD 的细节较少,但它再现的声音却更密集、更充实,电影里的各种元素会向听众指出哪些是“关键点”。
但是,如果将 M17 V3 与最新的旗舰日本家庭影院放大器进行比较,上述差异仍然存在。
如果您追求的是声场中声音小细节的非常精细的刻画,或者声场中声音之间的分离度,以及微弱的高频声音的表现。
那么日本的AV功放可能更适合您。
而如果你追求的是电影中音乐的音乐感,以及演员对白的传统情感,那么M17 V2在这方面完全可以超越日系的。
同时,我在听《寻梦环游记》,M17 V2 立刻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用 T758 V3 的时候,声音确实比那时细腻了不少倍,毕竟价格相差太大,产品上市时间也相隔遥远。
即使是狄拉克版本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
在测试 M17 V2 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从头到尾看了《寻梦环游记》。我有一个女儿,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部关于父亲和女儿关系的皮克斯电影。
M17 V2的声音温暖,可以轻松将这部动画片变成一部故事片。
如果比较解码技术和准确性,M17 V2与日本家庭影院功放相比确实占据不了优势。
但功放不是PC,主要还是用来听音乐的,我觉得M17 V2明显比日系旗舰好,耐用性也好,温暖的声音才是4.7万的定位。
最后的想法
这款 M17 V2 的试用过程很愉快,包装精美,外壳精致,遥控器做工精良。除了屏幕上显示的操作系统有点笨拙外混音软件先锋,BluOS 和 Dirac 都非常好用。
关键是软件方面没遇到什么bug,不像用T758 V3的时候,没开声音之前,用着用着就想骂人。
和日本家庭影院相比,M17 V2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悦耳混音软件先锋,更有音乐感和情感感。
相比前段时间我用过的7.5万元的MUSE,M17 V2提供了厚重的中低频声音,但MUSE的解析力和声音分离度明显更胜一筹。
由于对 M17 V2 印象不错,我从机架上取下了二手的 M17 V2,并将其重新连接到我自己的 Storm ISP20-elite。
到此为止,感觉是不是同价位的产品就不要放在一起比较了——M17 V2和Storm唯一的区别就是外壳和遥控器。和Storm相比,M17 V2的声音明显蒙上了一层纱布。13.8万元的Storm的音质确实比不上4.7万元的NAD,声音的密度、透明度、声场大小、解析度都完全不一样。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款NAD M17 V2的,因为它在4.7万的价格下,确实提供了不错的使用体验和温暖的声音,玩腻了日系功放的影迷们,绝对可以买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