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很大程度上讲究时机。
有的企业抓住机会之窗,优先进入市场,凭借行业最好形势逐渐做大,让后来者再也追不上;但也有一些企业看准了机会,却输给了后来者,起步早却来迟。
本文介绍了魅族和豆瓣两家曾经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最终被后来者追赶和超越的公司。
通过阅读你将得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为何与苹果手机不相上下的魅族手机销量却越来越差?
2、创始人的做事风格对公司的影响有多大?
3、豆瓣文艺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4.把产品做到完美就对了吗?
5. 从什么时候起公司必须赚钱了?
1、魅族:极端精神不适合这个商业社会
有句成语叫“上行下效”,意思是上级怎么做,下级也会怎么做,所以一个公司的行为,往往是由创始人决定的。魅族就是由创始人黄章带大的,黄章对完美主义追求极致,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魅族一度成为行业标杆。
但这种极端态度也是魅族从领先行业沦为落后的原因。
魅族成立于2003年,当时主要从事MP3播放器的生产。黄章制作的MP3播放器外观惊艳魅族m9 软件,堪比苹果iPod,一度引领国内市场。魅族M9发布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千上万的人排队购买。
后来魅族转型做智能手机,手机的设计和体验都很不错,圆润的腰键、呼吸灯设计、流畅的 Flyme 系统在当时都很受欢迎,魅族也因此赢得了“小而美”的形象,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而小米作为后来者,也在向魅族学习。
拥有这种极端精神的人大多不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做得太低端。
2013年是低端手机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小米推出了红米,华为推出了荣耀,2014年底荣耀交出成绩单,一年卖出2000万台,增长20倍。此时小米和华为已经在千元机市场展开激烈竞争,魅族来得晚,推出了魅族蓝品牌。
虽然一年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与时间的较量中,魅族已经错过了抢滩的机会,留给它的空间越来越小,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3%,而前几年它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魅族蓝推出一年后,也就是2015年,魅族从盈利10亿变成了亏损10亿,好在当年魅族融资5.4亿,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
为了追赶第一梯队,魅族采取了多款手机同时上市、以量取胜的策略,2016年共推出14款新手机,举办12场发布会,邀请十多位歌手助阵,销量因此增长至2200万台,但也仅比上一年多出200万台,同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为1.35亿台。
魅族也曾频频出现问题,包括员工内讧、销售团队离职等,而黄章2011年退居二线后,对公司管理也一直心存矛盾,多次出柜、多次退休。
2017年魅族的出货量不足2000万台,已经是下滑的局面,2018年魅族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出货量仅为948万台,下滑幅度高达47%。
2018年,魅族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落后于其他
看到这种情况,黄章不得不再次出来亲自负责这个产品,他对自己的产品能力一向很有信心。
魅族曾经有一个很有能力的高管,但是他没有股份,很容易被挖走。雷军给黄章提建议,他拒绝了,说“他被挖走了,我自己可以。”后来雷军带着这个高管创办了小米。黄章复出后,对员工说:“40岁了,你们不用怀疑我的能力,只要相信我一直在做对的事就行。”
2018年,黄章亲手打造的魅族16上市,由于产能不足,加上竞争对手降价,魅族16销量并不好。一款不好,就会推出另一款——魅族16S。提升屏占比是这两年手机厂商的竞争点,而挖孔屏幕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这个洞太丑了,黄章表示以后再也不会用了。最终16S在屏幕上方留了一边放置摄像头。16S卖得不好,上市一个月价格就跌了500元。如今上市三个月,京东销量不足10万台。
黄章的极度追求已无法挽救公司。
近日,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辞职,魅族三位掌门人全部离职。这三位掌门人都是黄章退居二线后接手公司的人,另两位分别是魅族联合创始人白永祥和魅族Flyme负责人杨颜。创始人黄章还曾发表过“一直亏损的都是在浪费钱”的言论,引发创业圈的热议。
2、豆瓣:创业赚钱第一,但情怀有时也是绊脚石
豆瓣社区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已经14年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里,14年已经算是一个老年份了。
巅峰时期,豆瓣日均阅读量超过2亿,但商业化进程太慢,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跟不上竞争对手,优势明显却失败了,背后的原因也和创始人阿北的性格有关,他是一个艺术型的人。
2005年,创业圈还在主张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程序员阿北在豆瓣胡同里的星巴克花了三个月写豆瓣的代码。当时,豆瓣有图书、电影、电台、群三个评论功能,用户生产内容。
由于页面无弹窗广告、无动态图片,豆瓣在众多充斥着广告链接的网站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凭借这些产品优势,2009年豆瓣用户规模已达1000万。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豆瓣也获得了更多的融资,开始横向扩张,推出了阿卡城市、豆瓣FM、豆瓣音乐、日记等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社区。用户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在2013年达到顶峰,注册用户超过7500万,日均PV达2.1亿。
大部分艺人都认为“吃饭要有雅致”,追求盈利不能牺牲用户体验,也不能太低,因此尽管拥有几亿流量,豆瓣的广告收入却并不高。
有一段时间,人人网和豆瓣的用户数差不多,但豆瓣的广告收入只有人人的十分之一魅族m9 软件,有商家提出购买群组,豆瓣拒绝了;有财大气粗的医疗广告商找豆瓣,豆瓣也拒绝了。
曾经有人请人帮忙查豆瓣评分,阿北回答说豆瓣系统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怎样才能拿到更高的豆瓣评分?”“我真的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我还能做什么。”阿北说。
阿北招聘的员工几乎全部是豆瓣用户,这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文学性。
2011年,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豆瓣抓住了太多不计其数的机会。豆瓣娱乐八卦群可以发展成今天的微博;或者群像今天的陌陌;豆瓣影评可以发展成猫眼、微票儿这样的平台;豆瓣FM可以做成QQ音乐、虾米、网易云音乐这样的音乐软件;豆瓣同城做演唱会、话剧等票务平台;豆瓣书评可以发展成在线阅读平台等等。豆瓣在这些方向上都积累了流量,必然很容易成功。
所以豆瓣把每个板块都拆分成一个APP,简单好用,顶峰的时候有14个APP,从今天来看,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同时运营14个APP,分散资源发展不同方向,一家只专注于一个方向的公司永远不会失败。
艺人追求高雅的风气再次起到了反面的作用。美团的猫眼电影用本土推广、巨额补贴抢占用户,而豆瓣电影的线上售票业务,依然守住了豆瓣这个线上流量入口;豆瓣FM是豆瓣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但在大家疯狂抢版权的时候,豆瓣又慢了下来;豆瓣上线电商业务“东西”,却没做仓储物流……最终,各方面都失败了。
深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盈利动力。没有盈利,哪来资本的关注?没有融资,又怎么烧钱做规模?
经历了这么多,阿北显然意识到了利润的重要性,他在知乎上回答道,“利润根本不是庸俗,庸俗才是庸俗。”
如今在大众眼中,豆瓣只是一个图书影评平台,人们在看电影或者书籍之前,先浏览一下别人的评论,虽然流量不低,口碑也很高,但用户的商业价值并不大。
有投资人吐槽,“我绝对不会投豆瓣、雕琢时光这样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典型特征就是死不了,涨不了,你跟他们说几句话,这些文艺中年CEO就会各种不爽你。”
豆瓣时间采用横幅设计
近年来,豆瓣找到了新的方向——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豆瓣积累了多年的粉丝,在知识付费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豆瓣时间首档节目《醒醒——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契合了豆瓣的文艺风格,借助粉丝优势,这门百元级课程开课5天就带来超百万营收,在行业内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不过,知识付费的起步晚于其他平台,多多、喜马拉雅、千聊等均在2016年左右开始,豆瓣则是在2017年开始。
如果豆瓣的目标是为艺术家们打造一个社区,那么它能够做到。但在这个以规模和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成功的时代,豆瓣失败了。
魅族和豆瓣,两家公司都曾经很有潜力,但最终都没落了,虽然还没死,他们能给创业者什么教训?
1、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业都是流氓。有时为了盈利,会做出损害用户利益的事情,但创业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
2. 创业不能独揽所有决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一时的成功不代表你能应付所有情况。消费者行为在变,竞争对手的策略在变,技术也在发展。成功的经验不一定非要可持续,你需要实时更新自己的能力,多采纳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3、团队要多元化,要有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让创业者保持警惕,慎重思考自己的行为。
创业不易,大家互相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