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国捷龙一号火箭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创造多个首次

作者:软荐小编      2024-08-03 09:05:28     205

北京时间8月17日12时11分,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执行的首次飞行任务。

视频:中国捷龙一号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发射三颗卫星。来源:中新网视频

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创造了多项第一

我国最小的商业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火箭全长约19.5米,总重约23吨,是我国最小的能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具有小巧、快速、灵活等特点。

我国商业火箭有效载荷比最高

捷龙一号虽然体型小,但性能优异,可实现200公斤运载能力发射至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是我国商业火箭中运载效率最高的火箭。

我国首枚采用倒置卫星布局的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是国产首颗采用倒置卫星空间布局的卫星,为卫星提供了完整、规则的安装空间。

我国首枚实现卫星舱全传波功能的固体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火箭卫星舱壳体采用玻璃纤维和芳纶纸蜂窝夹层结构,可有效满足其火箭仪器舱和卫星有效载荷无线设备的全波传输要求。

软件自动化测试_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_十大主流自动化测试工具

中国捷龙一号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发射三颗卫星。 郭超凯 摄

我国首枚采用液体推进剂预封装技术的商业运载火箭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推进剂预包装双组分液体姿控推进系统,无需发射前加注推进剂,可快速发射。

我国首枚采用低成本固体发动机研制方式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

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贯彻低成本研制理念软件自动化测试,依托前期雄厚的技术积累,优化研制流程,缩短研制周期,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四级发动机的设计、研制、试车和交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第四级发动机设计采用了推进剂配方统一设计、关键部件统一设计与管理等先进的设计理念,大大降低了研制成本。

我国首枚采用“平舵+RCS”直气复合控制技术的火箭

运载火箭采用尾部采用平气舵、头部采用RCS的直气复合控制方式,简化了控制方案,降低了火箭成本,为分离后子级落点控制奠定了基础。

我国首枚大长径比弹性振幅混合控制固体火箭

“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外形细长,会产生较大的弹性运动,采用固体火箭弹性幅相混合控制,取消了传统火箭的速率陀螺,简化了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刚体运动与弹性稳定性的平衡,保证了火箭的高精度、稳定飞行。

我国首枚采用基于“通信核+主控核+在线迭代核”多核架构设计的飞控软件的固体运载火箭

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飞行序列的有序调度,并采用单独的处理器核完成在线迭代制导的实时求解,保证飞控系统实时、高可靠运行。

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采用全耗能停堆预测+修正多维能量管理迭代制导方法

固体火箭耗尽熄火,能量无法控制。采用预测+修正的多维能量管理制导方法,在线迭代飞行程序角,利用固体发动机高空能量管理,实现火箭能量管理和高精度入轨。

软件自动化测试_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_十大主流自动化测试工具

中国捷龙一号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发射三颗卫星。 郭超凯 摄

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采用实时以太网实现火箭载机综合总线设计

利用高效的以太网通讯,大幅提高通讯效率。

我国首枚采用综合电气产品复合热控方式的运载火箭

火箭上电气产品采用高集成度设计,全箭关键单机仅有两台,一台单机集惯性组、飞控、综合控制、定时控制、供配电、遥测、外部安全等功能于一体,单机采用复合集成热控技术,保证产品正常工作环境。

商业航空航天业首次采用深度智能数据分析方法解读测试数据

实现实时多维数据解释,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数据分析准确性。

在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实现车载垂直热发射的发射方式

采用自行运载火箭发射装置,可保证卫星舱体等关键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和发射前进行隔热保温软件自动化测试,提高保护卫星地面环境的能力。

商业航空航天业首个发射前自主定位和定向能力

在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可重复使用的全自动瞄准能力,为低成本、快速火箭发射提供支持,也为自主、机动火箭发射提供支持。

我国首款可大范围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

使用我国首款自行运载火箭发射装置,可实现大范围机动、随机、无辅助发射,大大降低了火箭对发射条件的要求。

捷龙一号运载火箭研制特点

低成本、高可靠性

我们充分借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运载火箭领域的雄厚技术实力,创新设计理念和试验思路,通过简化控制系统设计减少舵机和作动器的数量,以经验设计和数值模拟代替部分大规模地面试验,并针对民用市场选用现成产品,从而降低火箭全周期、各环节的研制制造成本。

遵循运载火箭研制程序和要求,借鉴成熟的发动机模型及其设计技术,采用经过多次飞行试验评估的分离技术和制导与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技术风险,提高可靠性,降低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

模块化和工业化

针对商业航天发射需求,采用模块化卫星舱室设计,满足不同卫星需求;通过电气模块设计开发继承、舱室模块模块化设计、箭体主要段一体化装配与测试,提高产品扩展的适应性,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

建立微型商业运载火箭采购目录,采取市场竞争性招标,保证充足供应;通过生产模式流水线工业化改造,提高批生产效率,降低批制造成本。

安全性低,维护方便

采用产品化、通用化设计思路,减少保障资源种类;降低地面试验、发射和控制设计复杂度,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数量;加强保障系统设计的信息化、自动化,研制基于航天发射特点的任务规划系统,提高保障效率,有效增强保障能力。

基于成熟型号开发技术基础,采用独立测试系统,实时监测、编辑火箭上各设备电压、温度、芯片状态、模块状态,测试过程中统一传输所需参数,测试覆盖率好,方便火箭的保管和维护。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