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记者发现,一些直播间为了增加流量,直接采用刷流量的方式,目前互联网上充斥着直播刷数据服务,有的甚至自行搭建网站、软件供直播间运营者下单。
记者以“自己是个小主播,想尽快提升直播间人气”为借口,联系了一位“经纪人”。在支付了300多元的经纪费后,对方分享了一款可以自行下单的软件,为直播间提升流量,同时把记者拉进一个内部会员群,里面有不少直播带货技巧和变现方式。
“我们跟网上其他商家刷直播流量不一样,虽然价格高一点淘宝抢购软件违法吗,但多下几个单就能很快回本,还可以分享下载链接给别人,收取代理费。”这位“经纪人”告诉记者,用这个APP下单,不用担心账号被封。他们之前接过一些大牌主播的订单,一场直播下来几万、几十万人买单。
记者登录App发现,其内容丰富,从直播互动到评论分享、粉丝关注,市面上主流的直播平台和各种直播互动方式都能找到,月销量惊人。以“极速直播间点赞”为例,一个点赞的价格约为0.004元,以千次为单位销售,这款产品的月销量超过5500万。月销量上百万、上千万的产品还有很多,都和刷数据有关。
除了机器人互动,App还提供“直播粉丝定制服务”,比如直播中添加粉丝群、定制弹幕互动、稳定直播间观看人数等,直播间购买可以下单,每隔5到10秒会显示“用户XXX购买了该商品”。这种方式价格稍贵,比如4元可以购买1000个直播间点赞,但只能添加10个人进入主播的粉丝群。
为验证虚假数据真实性,记者选取了一个点赞数仅有3000的直播间进行实验。购买2000个点赞后,原本应该10分钟就能完成的订单依然没有动静。记者发现,App里还有专门的客服进行售后服务,客服称正在催促,很快就会完成。接下来的几分钟,主播直播间的点赞数从不到4000迅速飙升至6000多,订单显示已完成。
记者还购买了主播的粉丝团服务。随着曝光度的提升,直播间的点赞数还在快速上涨,进直播间的人也越来越多。大概10分钟左右,直播间点赞数就突破1万,观看人数也从100到200人增加到900多人。而要实现这一切,只需要自己下单,费用大概是20元。
此外,记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不少网店都在售卖“智能静音电击器”,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台机器最多可以连接8部手机,自动为直播点赞,速度可以调节,从每秒99次到每99秒一次。“很多网红都买了这款机器,毕竟直播点赞越多,曝光度就越大,看的人就越多。”客服说。
赵丽杰认为,无论是为直播间增加点赞、评论、销量,还是为主播增加流量,本质上都是对直播间或者主播的虚假宣传,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是一种违法行为。
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主任、江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乐奇表示,为“数据流量造假”提供技术帮助或支持的主体也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因此,为主播设计、提供制造虚假交易数据的平台、软件,或者为主播手动刷流量,本质上都是在助长破坏市场竞争生态的行为。
平台制定自治规则
奖惩明确,确保责任到人
事实上,为加强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营销新型商业模式健康发展,有关部门、相关平台已采取多项举措。
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虚构交易或评价、网络主播欺骗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问题,依法查处实施虚假或者误导性商业广告、帮助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或者误导性商业广告、制假混淆、商业诽谤、违规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
2022年7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的通知》,明确禁止在网络直播中以“刷单”“炒作口碑”“好评返现”、谎称有现货、虚构预定、虚假买入、虚构用户评论、虚构或篡改关注度、观看次数、点赞次数、交易量等交易互动数据等方式传播(采取)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营销宣传。
电商平台也在发力。例如《淘宝直播平台管理规则》明确禁止通过假冒订单、炒作等方式伪造或作弊直播点赞、评论、分享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粉丝量、推广效果数据等。违反者将被警告、下线直播、删除直播内容。一般违规,每次罚款3分、冻结直播权限24小时;严重违规,每次罚款10分、冻结直播权限30天。
某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台严厉打击涨粉、涨流量、造假流量等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对账号异常涨粉设置了完善的监控机制,不断清理“僵尸粉”等假粉丝,并运用风控策略和风控模型,发现和打击网络黑灰产业。若确认存在相关行为,将视违规程度给予删粉、封号、封禁等处罚。
尽管政策措施多重出台,为何直播刷数据行为依然猖獗?
杜乐奇分析称,平台治理能力相对有限,商家开设直播间投入成本低,可能出现同时开设多个直播间的情况,增加了平台的监管成本;现有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不足以支撑平台在短时间内精准发现和打击数据流量造假行为。另外,数据造假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平台带来流量和收益,平台作为利益共同体,为追求经济利益,或许可数据造假。
“涉事商家和接单客户法律意识较弱,对数据造假的危害以及个人可能受到的处罚不甚了解。监管执法资源或能力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直播数据造假创造了空间。”杜乐奇说。
他认为淘宝抢购软件违法吗,在治理直播数据造假的过程中,平台应发挥重要作用。他建议相关平台制定合理的自我治理规则,对诚信运营、数据流量真实的优质商家给予正向激励,给予其更多的首页推荐率和曝光率;对造假数据的商家进行反向惩罚,降低推荐率和曝光率。建立并严格执行直播行业商家和主播的准入标准,对直播行为进行不定期的动态监测,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违法信息。
从监管部门角度,陈银江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数据造假的监管力度,采取科技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一旦发现企业存在数据造假问题,要依法严厉处罚,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消费者也应运用好法律赋予的权利,坚决抵制数据造假等行为,用市场的力量倒逼经营者合法规范经营。同时,立法、司法裁判也需跟进,及时规范违法乱纪行为。”朱小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