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滴滴收购 Uber 中国:中国式生存智慧的胜利

作者:软荐小编      2024-08-12 09:12:18     74

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

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

车上坐着滴滴总裁柳青、创始人程维、CTO张博(从左至右)

注:照片来自 GQ

战争结束了。

8月1日,滴滴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Uber中国全部品牌、业务、数据等业务,疲惫不堪的对手相互妥协,长达两年的出行领域争夺战正式结束。

滴滴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来还原一下滴滴艰苦的成长历程。滴滴打赢出租车大战、对抗国际巨头Uber,靠的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不知疲倦的重复,用耐心磨垮对手,不惜一切代价活下来。

滴滴最终占领了中国出行市场,这不仅是中国创业者的一次逆袭,也印证了中国式成功的精髓: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遇见美丽。

见证滴滴这两年的野蛮生长,对比现在,或许还能找到滴滴胜利的痕迹。

未来,Uber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独立性,司机和乘客将继续获得稳定的服务;滴滴出行则将整合双方团队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与专长,共同开拓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营销推广等,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各层面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也将促进内部竞争、相互促进,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持续提升司机收入;滴滴出行也将密切配合监管部门,持续培育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转型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滴滴经历了一段疯狂增长期,未来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程维聘请柳青出任滴滴 CEO 之后,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刘青对程维说:“我不想来了。”

这原本是程维特意安排的滴滴核心管理层例会,2014年6月30日上午,在程维位于德实大厦的办公室里,刘青被安排坐在程维身旁一个十多平米的隔间里,对面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散落在几张沙发和凳子上。

内部会议,陌生人出现,气氛有些尴尬。程维介绍刘青时,给她编了一个公司身份——新进咨询师。“这个身份掩护是事先商定好的。”刘青回忆道,“我们仔细调查了一番。”

柳青与滴滴的投资谈判在一周前结束。这是她第三次代表高盛入股,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在上地一家小餐馆吃饭时,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对程维开玩笑说:“你不让我投资,我就给你打工了。”柳青没想到,程维竟然认真对待这个话题,并邀请她到公司去考察。

会议聚焦滴滴当时唯一的打车业务,在高盛12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普通分析师到高管,柳青习惯从战略运营的角度思考问题,讨论策略、细节,甚至细化到一个参数或者功能,类似实战会议的风格,对她来说显然并不熟悉。“我们的话语体系完全不一样,所以没法在情感上打通。”柳青说,听了一路,心里很受挫。

面对工作内容和创业环境的巨大差异,刘青有些犹豫。

尽管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滴滴在2014年夏天却遭遇了不利局面。7月8日,快的正式推出“1号专车”业务。滴滴通过推出补贴计划,进入了这个新战场。将滴滴再次拖入价格战的泥潭。

2014年8月,Uber推出“人民Uber”,推动公益拼车,凭借对私家车主的高额补贴和低廉的价格,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日订单量超过100万单,其中中国占据4席。

滴滴需要一位有国际视野、善于战略规划的高管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生死战。程维知道,无法阻止Uber的直接后果是滴滴将失去现有的市场优势,原本规划的网约车、公交、公交和企业版滴滴将无法生根发芽。“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只是一句空话。

柳青的偶然出现,很容易让她被人认定为某个人:她的父亲是联想创始人,也是国际投行高管,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她的父亲经常告诉她,在投资上可以遇到很多创业者,但两者相比,创业才是最好玩的。滴滴无疑是她突破自我的机会。她的犹豫来自于对滴滴团队的陌生,以及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也来自于她的家庭,她的母亲并不支持她跳槽。

“我们每天聊十几个小时,交流得就像谈恋爱一样。”那段时间,程维每天都会和柳青交谈,向团队里的每个人传达他的看法,直到她打消疑虑,回归滴滴。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说,程维是一个不给自己设限的CEO,能赢得柳青的支持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挑战。

程维决定,如果想让刘青和团队谈心,就必须走出工作局面,为此,他几乎是心血来潮地为滴滴团队和刘青安排了一次西藏之旅,“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在工作中,在艰苦环境中,作为一个团队面对困难,有种把生命托付给彼此的感觉。”

临走前,程维带着刘青去路边摊吃夜宵、唱K。陪同的人都是滴滴推送团队的骨干,大部分都是程维在阿里巴巴时期的下属。喝完啤酒,大家的矜持开始褪去,开始聊起在滴滴的工作细节,以及对移动出行行业的理想。类似的聚会上,程维常常感动得和老朋友哭得稀里哗啦。醉意中人的眼睛红红的,火辣辣的。刘青被这散发着荷尔蒙的年轻气息所感动,第一次觉得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团队。

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

滴滴出行首席执行官柳青

我们一行七人飞到西宁后,租了车前往拉萨。

高原的夏夜经常下雨,为了活跃气氛,男人们会讲鬼故事。泥泞和雾气隐藏着危险。看着车窗外漆黑的悬崖,心里有一种恐惧感。负责驾驶的CTO张博听后,车上的人渐渐感觉到,自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程维跟柳青聊起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表示理解柳青对高盛老友的不舍,拿出手机放了一首《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柳青哭了,程维也哭了。她决定辞职,连夜给亲朋好友发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

回归滴滴后,程维宣布柳青出任滴滴出租车首席运营官,36岁的他将成为滴滴的二把手,在滴滴的新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_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

程伟是一名战争史爱好者,滴滴图书馆入口处第一排书架上摆满了战争史书籍。在会议或谈话中,他经常引用明末战争、国共内战等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拿着80万天使投资,程维带领的滴滴团队进入了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经过两年的激烈竞争,滴滴在众多打车软件中脱颖而出,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20岁的程维,已经锻造出了滴滴团队的战斗力。

在决定加入滴滴之前,柳青曾向父亲征求意见。这位经验丰富的商业教父建议女儿多了解一下程维。

张艺梅第一次遇到程维是在2012年8月的滴滴面试的最后一轮。面试的前半段,张艺梅心里忐忑不安,以为自己遇到了一家骗子公司。

她穿过喧闹的中关村电子世界,终于在楼上的仓库区找到了滴滴的门牌号。办公室很小,布置简单,大约有25个工位。门外不时传来卡车拉货的声音。两个月前,刚刚成立的滴滴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在这里设立办公室。

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

张逸梅 | 25岁,滴滴行政主管

“为什么所有的工位都是空的?”张逸梅指着人很少的办公室问滴滴的面试官。面试官回答说,那些工位是现场销售人员的,是市场里的。她心想,难道自己是骗子公司?就算桌子上没人,也应该有纸和笔。她不敢说。

从滴滴总裁办公室出来,张逸梅决定来这家看似“不正规”的公司。面试官是个皮肤细腻、身材丰满、温和的白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大个子全程笑个不停,还调侃自己微胖的身材。张逸梅到北京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笑容,紧张的心顿时放松了下来。

后来,张逸梅得知,那段时间滴滴处境艰难,程维在产品上线时举步维艰。滴滴将打车产品外包给一家公司,后者又将打车产品分包给山东蓝翔技工学校。维和伙伴们发现,这款产品漏洞百出,打车十次,响铃只有六七次。原定于 7 月的上线日期一再推迟。

接入司机端同样困难。出租车公司担心交管部门管控,对打车软件漠不关心。线下团队挨家挨户找遍了北京189家出租车公司,只有昌平一家叫银山的公司愿意使用打车软件。更大的困难是,出租车司机智能手机普及率很低,十个人中只有一两个人有,有智能手机的司机中也有一部分没有。程维亲自去了一家叫景山的出租车公司,跟司机群聊了40分钟,最后只聊到了6个人。

加入滴滴后,张一梅成为第10名员工,担任前台接待。每天早上,程维都会笑眯眯地走进办公室,和她打招呼,她会好奇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发生。程维和员工加班吃外卖时,她会和同事一起去抢程维的菜,但程维并没有生气。后来,抢总裁的菜成了办公室里常规的娱乐活动,程维经常会点几份外卖一起分享。

“在遇到波折的时候,程维总能稳住局面,让大家觉得跟着老板走是绝对可靠的,遇到的问题都是暂时的。”程维的稳重,让滴滴创始人李想印象深刻。

在阿里时期,李想是程维团队的一员。阿里的市场部会把员工分成人数相当的小组,相互竞争。程维当时负责的销售团队只有四个人,各个小组PK时带去的新人实力都很弱。程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团队的业绩做到了全国第三。当时,阿里在全国有9000名销售人员,分成几百个小组。

2012年冬天的一个雪夜,滴滴的订单量突破了1000单,伴随着数据的利好消息,滴滴也完成了A轮融资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获得了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滴滴的员工数量增加到了30多人,办公室也变得拥挤起来,于是大家决定在中关村e世界租一间新的办公室。

作为滴滴唯一的非业务员工,张逸梅越来越忙。她是公司的前台,负责接待访客、收发快递,办理报销、社保缴纳等;由于团队即将扩大,她还负责人力资源招聘人员;公司需要购置家具、办公用品,她负责采购。出租车司机奖励计划上线后,她经常花时间在超市里寻找手感好但价格便宜的毛巾。

完成A轮融资后,程维把公司数百万的账户交给张逸梅打理。抱着公司的“钱袋子”,她突然觉得有负担了。她把电子银行U盾挂在钥匙链上,每次上下车,都会下意识地摸摸它。

很多早期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都记得一位叫“美美”的记者。记者是张一梅最喜欢的工作,学生时代,她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演讲。公司需要有人播报新闻,她自告奋勇,播报发布的政策、天气、路况。嘈杂的办公室里没有录音设备,为了不受干扰地录下声音,她只能蹲在工作站下面,对着安卓手机一遍又一遍地读稿子。

张艺梅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围绕着公司的事情转。渐渐地,同事们开始叫她“万能梅”。后来,滴滴把“极致执行力”概括为公司文化的核心,张艺梅被树立为榜样。其中一张是印着她照片的大幅海报,贴在公司的墙上。

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

赵一博 | 32岁,出租车事业部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早期营销领袖之一

北京西站地下停车场是出租车枢纽,每天有3000辆汽车等待乘客,像一个巨大的漏斗。2012年10月,滴滴副总裁赵一博开始在这里“工作”,从早上7点开始入场,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用智能手机筛选出租车司机,并建议安装滴滴出租车司机应用程序。

出租车的等候时间是5到10分钟,赵一博和同事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向司机讲解滴滴打车App的用途、说服司机安装,并复制一个软件包到手机。运行一个月后,安装司机终端3000台,而之前通过出租车公司渠道推广,安装1000台司机终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赵一博和同事们在北京西站发现的新模式,很快推广到了北京南站、首都机场。滴滴的推送也出现在出租车司机吃饭聚集地百子湾。赵一博和同事们迅速打印出3元优惠券,分发给办公室里的每个人,为司机们创造订单。

赵一博是滴滴创始员工之一。选择创业后,他带着家人搬到了北京,在中关村附近的一栋筒子楼里租了一间房,厨房共用,一间房租一千多元。晚上他从站里回到家时,妻儿俩已经睡得差不多了,出租车司机打电话告诉他出了点故障,他只好起身去楼道里接电话。北京的冬天风大,干燥寒冷,赵一博在楼道里只穿着单层衣服,只能来回踱步,以免被冻着。

“金桔烂橙奖”评选是滴滴管理制度的特色(公司名字叫小桔科技,公司员工也自称小桔人)。程维会定期开会,让各部门负责人通过PPT展示的方式,进行工作总结。受到批评最多的部门负责人会得到“烂橙奖”,一个哭脸的青橙模型。相反,表现突出的部门会得到笑脸的“金桔奖”。说毒舌最多的人会得到“最佳毒舌奖”。

作为一个工作狂,赵一博自然不想落得如此尴尬的下场。在北京站稳位置后,程维陆续派赵一博、陈志峰等人前往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负责各个区域,全面推广滴滴打车。他们几乎照搬北京的经验,到了一个地方,先考察出租车司机聚集点、招募销售人员、搭建推广平台,大概7天后,再转战下一个城市,重复这一流程。

程维在北京,远程指挥四个大区负责人,用A区的表现带动B区,营造“PK”氛围。短时间内,滴滴覆盖了不少高价值城市,团队在40天内就安装完成了1万台司机终端。

在此过程中,滴滴遇到了第一个强劲对手快的,总部位于杭州的快的在华南、华东市场占有优势,与立足南方的滴滴打车势均力敌,快的也采用同样的司机聚集点推广方式,即服务点经常设置在滴滴旁边,双方销售人员之间摩擦不断。

赵一博负责北京市场时,滴滴快的的服务点相邻,双方多次互访“制造摩擦”。 “我让两个身高185cm以上的壮汉戴着墨镜叉腰站在服务点,对方根本不敢过来。”赵一博说,市场的竞争就是在每一个小点上都要分出胜负。

“打架是常有的事,我们只有两个要求:不打架,打了也不能输。”负责深圳市场开发的易银波回忆说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销售们打得头破血流,城市经理们私下关系还不错,偶尔还会一起吃饭。

直到史无前例的“补贴战”打响,打车软件市场从线下拓展到线上,赵一博和同事们的“浪费时间”才告一段落。他把两年的营销工作都投入到了出租车司机的培训上。手机打车软件的使用被定义为市场教育,是稳扎稳打,而“补贴战”则是移动出行市场的爆发,改写了市场格局。

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_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

张博 | 32岁,滴滴CTO

作为滴滴的产品总监,26岁的罗文是滴滴在这场战役中的“总参谋长”,在CTO张博的推荐下,他从百度辞职加入刚刚创立的滴滴,并主导了滴滴2.0版的产品设计。

2014年新年前后,腾讯在B轮基础上再次投资滴滴,两家公司的合作进入蜜月期。腾讯当时正在推动微信支付,希望完成商业化的关键一步。程维对微信支付接口的期望并不高,只是打算卖“失约险”。罗文分析了这个方案后认为,不解决收费问题,单单获得微信流量是行不通的,只有打通支付流程,服务才能立体化。程维接受了他的意见。

连续一个月熬夜加班后,罗文与技术团队在微信钱包为滴滴打开了一扇窗口,打车和支付都可以在这里完成。2014年1月4日,滴滴正式告别变革时代。当天,有6000单订单通过微信支付。仅仅6天后,微信支付与滴滴联合推出补贴活动,“打车大战”一触即发。

1月20日,快的和支付宝正式效仿滴滴开展补贴活动,乘客和司机每人获得10元补贴。此后,两家公司的补贴政策层层递增,攻守不明。快的甚至喊话“滴滴要涨价了”。为应对竞争对手的策略,滴滴推出动态补贴策略,每单补贴从12元到20元不等。

负责与腾讯业务合作的李海如那段时间很紧张,按照每天5000单的预估,她向腾讯提出了每月446万元的预算,时刻担心对方会不会接受,这笔钱能支撑到月底,李海如看着账目数字,心里一阵揪痛:已经花掉了1.08亿元。

这种简单粗暴的金钱游戏,让参与的各方都陷入泥潭,精疲力竭。滴滴一度将补贴降至5元,订单量暴跌至40万单,滴滴不得不用掉大部分融资来继续补贴。竞争最激烈的时候,马云也坐不住,称烧钱战让打车更难。5月16日,双方几乎同时宣布结束补贴战。

赵一博和同事们欣喜地发现,再也不用跑到机场站去叫出租车司机了,服务点每天早上8点开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出租车司机的长队。

2014年5月22日凌晨,滴滴一位负责线下推广的负责人在后台测试时出了差错,将“滴滴红包”上线,“5分钟内就有5000多人领取。”罗文说,这可谓是一炮打响。这一情况打破了滴滴和快的刚刚达成的默契。滴滴连夜开会,讨论的结果是:不管怎样,就做吧。

滴滴红包突破了以往点对点的补贴模式,通过社交网络迅速传播,用户覆盖面更广。猝不及防的快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推出红包产品,却很快被微信封杀。经过这场“不宣而战”,滴滴对快的的优势扩大到3:1。

在滴滴和快的拼搏的一年里,张一梅一直被心律失常、耳鸣、低烧等症状困扰。医生诊断后提醒她,长期的疲劳和压力,可能让她的耳朵再也听不到低沉的声音。她难以入睡,耳边总响起有人在喊“一梅、一梅、一梅”。疾病留下的礼物,是一句口头禅:“我好烦。”

2014年6月,滴滴从中关村e世界搬迁至上地德仕大厦。作为搬迁负责人,张艺梅进入了最忙碌的时期。她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爷爷出车祸了。她再次赶回家,却耽误了行程,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我在干什么?还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吗?”事后,张艺梅很自责。

然而,参加完葬礼后,她还没有来得及与亲人叙旧就返回了北京。

滴滴顺风车是什么软件_滴滴顺风车是干什么的_滴滴顺风车司机端和乘客端是一个软件

罗文 | 27岁,滴滴产品总监

罗文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摄影,他喜欢简单而美好的事物,沉迷于背着相机在街上走来走去。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15门课不及格。他就读的大学学术氛围严谨,他不得不多次补考,才勉强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同样热爱摄影的产品总监,就把他招进了百度。

“滴滴全线出击,营销战一场接一场。”罗文喜欢简洁美观的设计,加入滴滴后,他考虑最多的是支付问题,让补贴更高效。生存型的产品,会更在意产品的功能性。罗文自嘲说,这就像战争来临,艺术家被征召入伍,不得不拿起武器。

柳青加入滴滴的“化学反应”迅速发生,凭借强大的人脉关系,她为滴滴的融资和战略升级,公司架构重生。2014年12月,柳青主导的D轮融资谈判结束,滴滴获得了近10亿美元的融资,而快的也不甘示弱,宣布融资8亿美元。针锋相对的局面让投资者开始担心滴滴和快的会再次陷入战争。

投资巨头DST在滴滴D轮融资中投资了1亿美元。在拜访滴滴期间,DST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尤里·米尔纳告诉程维,Uber来了,滴滴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和快手竞争。“外交和军事不是两码事,或许不打仗才是最好的选择。”程维和柳青达成一致后,决定听取投资人的意见。

这场代号为“情人节计划”的谈判持续了22天,是双方高管和投资人全情投入的一场谈判。谈判过程中,双方多次受挫,柳青及时介入调解,滴滴和快的CEO一起喝酒,增进双方信任。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的滴滴团队将领导合并后的新公司,快的高层将逐步退出。

通过整合阿里巴巴的管理方式和百度的技术,加上腾讯和阿里的支持,滴滴迅速进化,并在中国市场与Uber展开竞争。滴滴与滴滴合并后公布的首批数据显示,出租车业务覆盖360个城市135万司机,日订单量达400万单;专车业务覆盖61个城市40万司机,日最高订单量达150万单。

“之前是营销战,现在是产品战、品牌战。”罗文总结说,这场战争已经升级,这位产品经理很兴奋能与拥有先进产品理念的Uber正面交锋。

面对“人民优步”推土机式的攻势,价格战再度展开。2015年4月2日,快的旗下“一号专车”宣布正式推出公益性叫车服务“一号快车”。5月13日,滴滴打车也宣布推出滴滴快车。两款服务的定价与人民优步相近,在发放优惠券后,价格更具竞争力。

滴滴快车专车事业部将专车申请通过率提升至90%,并结合强势补贴,提升注册量。专车事业部负责人陈志峰称,前期每天接入6万辆专车,全部进入快车专线,专车申请者完成50单即可升级。在滴滴平台上,低价区域的运输能力迅速提升。

派单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订单成功率决定市场份额。早在2014年底,罗文就和同事开发了“滴滴”系统,根据天气、路况等情况奖励积分,并及时调整派单策略。2015年8月,北京遭遇大暴雨,滴滴随即推出“动态定价”,将订单成功率从50%提升到82%。

通过算法优化派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防止一些司机作弊。罗文说,在滴滴目前的技术团队里,有近百名算法工程师,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用复杂的计算来降低司机作弊的成功率。补贴大战期间,滴滴因作弊损失了5000多万。

作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之一,Uber显然对此并不适应。做假单的人成立“Uber全国假单群”,把补贴红利吃光,然后分一杯羹。甚至有人编写了假单平台软件。假单产业链还发展出了一套行话,假单乘客和司机分别充当“护士”和“病人”,假单被称为“打针者”。

在遏制Uber的扩展之后,DIDI迅速推出了计划的业务线,包括Didi Hitch,Didi Bus,Didi Driver和Enterprise Edition,每个业务线都在进入旅行市场后彼此支持和依靠。

7月20日,Didi Hitch的“橙色星期一”活动在300多个城市中发布。

迅速扩张的员工在2015年6月对Didi的人力资源部门造成了压力。 。

随着越来越多的才能加入DIDI,她的职责减少了,当时她的责任是在建筑物的第五层时,有助于员工安排工作站。增加到13。

为了使其办公室集中,DIDI在宗冈软件公园租用了两座建筑物,在搬进之前,总共有2500个工作站。

Didi Chuxing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eng Wei在过去的两年中说,迪迪·乔(Didi Chuxing)和乌伯(Uber)在中国的创新领域互相竞争和学习,希望继续促进技术创新,并在整个移动旅行的过程中逐步促进整个合作阶段。 Ators。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