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朋友刚讨论完一双新运动鞋,打开手机,立马收到电商平台的推荐;你和朋友约好今晚去酒吧手机监听 软件,很快,你常用的应用中就频繁出现附近酒吧、餐厅的推荐;你在通讯软件上和朋友聊起考研的事,立马接到电话,问你是否需要提高学历……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因为前后的行为实在太过“巧合”,让人不禁怀疑手机软件监听了我们的聊天信息。
新华网 杨益民 摄
事实上,近期有媒体采访专家、实地测试,称“监控”广告或许只是假象,普通用户很难自行找到监控的直接证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数据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反感各种精确到毫米的广告推送通知。
基于互联网算法机制的精准推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分析用户的兴趣偏好,向用户推送可能符合其喜好的商品或内容,大大减少了人们寻找目标商品或服务的时间,提高了商业社会的交易效率。但个性化推送并不意味着窃取隐私,技术变革的优势不能异化为禁锢个人权利的牢笼。我们应该对互联网上日益增多的所谓精准服务保持足够的警惕。
员工通过手机直播销售家具。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我们不应草率断定平台通过“监听”投放广告,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手机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监听用户录音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前苹果承认其语音助手 Siri 偷偷上传并留存用户声音,引发用户强烈反弹,苹果最终取消了该功能。个案不能代表全部,但如果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谁能保证手机或 App 厂商不会这么做呢?这在某种程度上更与平台本身的道德有关。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数据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的基石。与其说互联网做流量生意,不如说数据支撑着他们的商业蓝图。没有数据,互联网平台的商业逻辑就无法进行,也就无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商业效果。值得思考的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用户隐私面前,平台会更倾向于哪一边?
近年来,针对互联网算法的规范、保护用户权益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无论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是四部委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都明确提到对互联网算法的限制、对用户个人权益的保护。
然而,新闻中算法侵犯个人隐私、大数据杀伤老客户、信息茧房“控诉”等争议仍屡见不鲜,这说明看似严苛的监管体系并未能完全遏制算法平台侵犯用户权益的冲动,此类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们进入互联网社会已久手机监听 软件,从不奢望互联网是一尘不染的数字天堂,但谁也不愿互联网成为频频侵犯个人权利的叛逆者。我们只是希望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平台能够最大程度地遵守善法,在实现商业利益的同时,将对用户生命的侵犯降到最低。
舆论场上关于算法善恶的讨论不计其数,人们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算法没有价值观,人是衡量算法的尺度”。这个结论虽然可能遮蔽了互联网世界很多运作细节,但却大体揭示了算法管理的真相。要限制算法的“恶”,就必须管控算法背后的人。
平台一方面要主动从用户出发,在技术设计上避免算法违规,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监管中落实纸面上的法律规定,规范和引导平台算法的发展。“围墙花园”不是真正的互联网社会,只有拆掉“围墙”,才能处处闻到芳香,这需要各方共同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