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绕过电话费、月费、数据费、漫游费、短信费、家庭网络费等层层大山之后,还有一座无底的冰山在不远处静静地等待着——它的名字叫恶意扣费。
幸好,工信部的大佬们出手相助了。
今天,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情况,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涉及53款手机应用程序的官方黑名单。
▼
让开,让我看看黑名单里都有谁!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手机下了恶意软件扣钱,共有20家应用商店的53款应用因涉嫌强制恶意扣费、捆绑其他程序、未经用户许可收集隐私信息等“罪名”被下架。
其中,百度手机助手的两款被识别为恶意“吸钱”应用的成功勾起了马小姐的好奇心。虽然它们已经从应用商店中消失,但笔者还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关于它们的蛛丝马迹。这里就让大家睁大眼睛,看看“吸钱”怪兽的嘴脸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有一款名为 Hole.io2 的应用程序。
名字听起来有些高端,但看了介绍之后发现,这其实是一款相当适合消磨碎片时间的解谜游戏,在某游戏网站上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所谓的高分技巧,可见它的受众应该相当庞大。
有意思的是,这个有着英文名的家伙,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就像大街上的Tony、Andy、Steven,其实都叫二狗子。
另外一个小偷小摸的APP叫坦白说查看器——这是一款会让马化腾沉默、张小龙哭泣的APP,更是红橙黄绿蓝紫钻石贵族们的必杀技。
其目的就是让一对匿名的QQ好友展开聊天,然后双方都能借助柯南波罗和福尔摩斯的缜密思维推断出对方的身份。更神奇的是,据说它还给TIM QQ(大致可以理解为简化版的QQ)用户留有后门……
说实话,除了偷偷扣钱,我真的想不出这东西还能怎么盈利。
▼
恶意扣费为何如此普遍?
显然,这已经不是流氓软件第一次因为恶意扣费见诸报端,肯定有不少用户听说过甚至深受其害,而这种现象之所以持续存在,无非就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免费优先的消费习惯。与国外iOS用户早已养成付费习惯不同,国内大部分安卓用户仍然极度依赖免费的手机应用,这为一些小厂商将SP(服务商)业务、付费外挂嵌入“免费”游戏的生存模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二是运营商的疏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良曾指出,运营商有监管APP的技术条件,监管职责包括收费政策、措施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定等。因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同志们难辞其咎。
三是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欧盟委员会通过《计算机犯罪法》将安装间谍软件定义为犯罪行为,美国则根据间谍软件制造者攻击对象的不同进行差别量刑,韩国是全球第一个明确要求手机预装软件必须自行卸载的国家……
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如何避免恶意扣费?
阴霾尚未散去,大家还是要注意安全。马小姐还准备了一份简单的指南,教大家如何远离流氓应用和恶意收费。
首先手机下了恶意软件扣钱,尽量从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千万不要随便扫个二维码就下载。当然,依赖大平台也并非万无一失,下载量和用户评分低于平均水平、宣传语过于夸张的应用也需要谨慎。
第二,安卓用户在安装apk格式安装包的时候,请尽量关闭不必要的权限——比如一个小游戏想看你的短信和通话记录,太诡异了。你为什么不问我今晚吃的卤鸡里加了多少块豆腐呢?
?如果你觉得太复杂,可以下载apk权限修改器来为你服务。
第三,不要点击各种花哨的xx、xx、xx广告,那些看似诱人、花哨的广告背后往往是恶意代码和病毒的高发区。
四、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
▼
希望今天的推送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马小姐欢迎粉丝们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自己最关心的亲朋好友,让大家早日摆脱那些默默偷走大家钱财的APP。
当然,马小姐也愿意聆听大家的声音——哪款流氓软件/APP给你的印象最深?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让马小姐粉丝们无奈地避开那些你们踩过的雷区~
(来源:果壳网、工信部、新视界、澎湃新闻、搜狐科技、法制日报、法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