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个词,叫“信息狂”,用来形容那些强迫自己阅读无数书籍、文章、课程,希望有所收获,但最终却一无所获的人。我曾经也是“信息狂”,是一只“知识食肉动物”,读过很多书,但最终没有一本能在我的记忆中沉淀下来,把文件扔进印象笔记,再也不看了。
接触到 Notion 之后,我发现传统的文件夹+标签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合这种更加灵活强大的思维工具。如何保证自己收集的信息、自己创作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好的组织和管理?不会变成垃圾场再换另一个工具?这也促使我去寻找新的管理方式,而恰巧接触到了 PARA 信息组织方式。也许它不是最好最完美的,但至少比没有框架要好,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不过在我们开始详细了解 PARA 之前,@George Hale 在《产品沉思俱乐部》中分享的关于此类信息管理工具和方法的看法值得先了解一下,因为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做这些事情的初衷和必要条件。
在谈到交易和信息管理工具和方法(以下统称为“工具”)时,有两个问题需要了解。
•该工具的父级或元级工具类型的核心目的和原则(例如 RoamResearch 来自 Zettelkasten,它是 slip-box) •其次,该工具最初设计用于发生或适用于的场景(例如 GTD、GIST、OKR 等)
第二点会制约和强调第一点,虽然各种理论的倡导者都在试图让这些理论具有普适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每一种工具适用的场景不同,需要不同的目的和配套设施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显然,一切事务与信息管理,都是以采取自然或非自然的应对方式、辅助记忆、循序渐进地处理事务、清空思绪专注于当下、以目标为导向、可衡量和可持续等为目的。在滑箱的思路下,知识管理,持续改进才是重点。
以下内容都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实践,结合 Notion 和国内环境写的,只保留作者原有的思想框架,对内容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补充了个人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由于 PARA 只是一篇指南而非操作指南,所以本文很多内容涉及到概念的探讨,具体操作部分会比较简述——很多时候我们容易仓促上手一个工具而忽略了它是否合适。基于概念创造出自己的方法远比了解别人的具体操作重要得多。
感谢产品冥想俱乐部的贡献:(排名不分先后):@Isabella zhang @Mona Chang @George Hale @miko gao @YaoXing Liu @wuxixinyu L
版本:2020年6月1日第一版
PARA 的起源
PARA 是由世界顶级生产力专家之一蒂亚戈·福特[1]创建的。他通过自己的项目培训了全球 20,000 多人,并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探讨技术如何帮助知识型员工彻底提高个人效率。来自 70 多个国家的 1,000 多名学生参加了蒂亚戈的在线课程“打造第二大脑”[2]。
今天,信息管理软件越来越多,信息管理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很少有是同一批人发明的。试想一个完善的信息组织系统。它能有效支撑你的现在和未来。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通用:包含任何来源的任何信息,跨平台,兼容不同时代的信息管理工具。 • 灵活:兼容您之前的任何项目或活动,并可考虑未来的扩展 • 简单:不需要耗时的维护、编目、标记或重组,只需要最低限度的维护、编目、标记或重组 • 可操作:通过任务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无缝集成 • 以结果为导向:构建信息以提供有价值的工作 • 模块化:允许根据手头任务的需要隐藏或显示不同级别的细节 • 机会主义:从好的方面来说,它利用已经完成的工作,而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时间
PARA 的含义和定义
图片来自 fortelabs.co,翻译:@Isabella zhang
PARA 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方法,但并不是特定的规范或教条,其核心是“根据信息的可操作程度,聚焦或转移信息”。PARA 结合了项目、区域和四个初级类别,涵盖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类型的信息。以下是每个模块的定义,这也是这个方法论的核心。(⚠️⚠️由于篇幅限制,本节每次扩展都包含大量内容,请点击阅读全文)
•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框架,是最小的执行单位。 •领域:你每天需要改进的领域(所以你需要对此负责)。 •资源:你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当前和未来领域外部的支持。 知识储备 •档案:沉默的内容,但未来可能会有用 •缓存:快速收集信息,降低判断成本(个人加法)
@George Hale 说道:如果想依靠信息或者长期工作,有三点必须遵循:专注一些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广泛吸收。可量化意味着明确的阶段和边界。无法直接量化的领域的“专家”是主观的、自我感知的和直觉的。
Goal 是贯穿整个过程的目标,Area 的持续改进是最终目标,Project 的选择和执行是可量化的分段目标,Resource 是支撑次要“Area”的资源与信息(外部)。
要完善Area,需要不断吸收有效的外界信息,进行阶段性的“创造”,阶段性创造的主题可以是Area的分解,也可以是基于Project的抽象、总结,主要通过实践(Project)和理论(即Resource、外界参照、经验、方法论)来进行。
图片来自 fortelabs.co
关注项目与领域的关系
欧文·费雪在《利息理论》一书中说:收入是一系列事件。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许多事件组成的。
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一份完整的生活和工作项目清单。但他们会告诉你,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忙碌了这么多年,他们其实发现自己可能做了很多事情,但都零零散散。这就是只有项目,却缺乏领域专注的问题。
图片来自 fortelabs.co,翻译:@Isabella zhang
创建一份清晰的项目清单会让你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一旦界定了边界,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有策略地决定做还是不做,如何弥补或尽快放弃。只是大多数人不明白项目和领域的区别。看看图中的例子。这份清单上的所有项目都不是项目。假期有结束的时候吗?有没有一刻你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效率”从你的清单上划掉?不——这些是正在进行的领域,而不是项目。
这就是问题所在,当我们对项目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的时候,就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由于篇幅所限,这部分内容无法展开,请点击阅读全文)
•1. 你不知道自己投入的界限 •2. 当前努力与长期目标没有联系 •3. 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朝着目标前进 •4. 项目和领域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何开始使用它以及以后如何维护它0.明确你的领域
根据星光而不是过往船只的灯光来确定你的航向。 ——奥马尔·布拉德利 根据星光而不是过往船只的灯光来确定你的航向。
你不必在 20 岁结婚,30 岁进入中年危机,40 岁开始过佛系退休生活,你不必听从别人的安排,应该由你自己决定将精力投入到哪里,而不是别人的期望——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应该对你负责。
理清一个领域,最难的,是要直面自己的内心。[3] 世界的力量只能让我们在年轻时看似不迷茫,但中年之后,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的路。从上一代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退休后才迷茫——正如张小鱼在《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我们开始思考死亡》一文中提到的,虽然我们最终都会死去,但距离死亡还是有一段距离。长久以来,你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应对:一是把自己和一些宏大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写一本书、创办一家公司、研究一种美食、不断帮助一些人;二是只关注当下,不考虑过去和未来。
如果你想以前者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想清楚自己想要改进的地方就非常重要。我们很少有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人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可以像投资一样审视你的时间,然后思考你的投资策略(有关时间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死时间和活时间[4])——你应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放在多个篮子里?你应该最大化你的回报还是只是保护你的资本?请记住,时间和金钱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没有办法“节省”时间。
1. 首先明确项目清单
图片来自 fortelabs.co
定义你的项目,否则他们会定义你。你会不断被拉进别人的项目中,你会发现即使有人主动提出帮助你完成项目,你也不知道该如何让他们去做。从哪里开始呢?
这意味着核心问题是定义你的项目,工具只是解决它的手段。不要寻找“一种可以做所有事情的通用工具”,而是列出你的项目清单,然后将此清单复制到你现在和将来使用的每个项目工具中。这样你就可以尽可能无缝地实现程序之间的过渡。
尝试让不同的方案适应每个程序的功能会迫使大脑在每次切换程序时“加载”并记住不同的方案。这会给学习可能更适合专门任务的新工具带来阻力,从而阻碍创新。
在上面的例子中,每个程序中的项目列表都是相同的,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任意数量的其他程序。这不仅发挥了每个程序的独特功能,而且还保持了跨接口的项目层的统一性。PARA 兼具了两全其美的优势:集中一致性和分散适应性。
2. 创建项目列表
如上所述,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一份完整的自己的项目清单。但他们会告诉你有太多事情要做。而当这份清单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惊讶于自己一下子做了多少事情,很容易选择鸵鸟策略,继续前进。但请记住,收集完整的清单是获得控制权的第一步。创建一份清晰的项目清单,这样你才能有信心对新的承诺说是或否。(⚠️⚠️由于篇幅限制,这部分近千字无法展开。请点击阅读全文)
• 导出所有想法 • 保存有价值的内容 • 组织和完善您的列表 • 确定预期结果和时间范围 • 确定优先次序并审查结果
3. 告别过去
如果你从未使用过 PARA 方法,那么你可以用这种方式重新开始——这是因为与其在泥潭中打滚或花费大量精力整理未来可能不会用到的东西,这些会让你失去开始的机会。不如和它们说再见,把它们放在一边。当需要的时候,你仍然可以通过搜索找到它们——重要的东西不会被忘记,忘记的东西并不重要。
1. 将现有文件移动到名为“存档 [日期]”的新文件夹中(日期为当天) 2. 为每个当前项目创建文件夹。 3. 将所有项目文件夹移动到名为“项目”的新文件夹中。 4. 创建新的“存档”文件夹并将现有文件夹移动到其中。 5. 仅在需要时创建新文件夹。
4.日常保养
图片来自 fortelabs.co
4.1 大胆让信息在模块之间流动
PARA 与其他组织方法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动态系统。它的力量并非来自需要遵循严格规则和惯例的深厚“知识”储备,而是来自四个方面:项目的快速周转不是需要管理的风险,而是我们维护系统的实际机制。
对于特定的信息(无论是一行文本、一张图片、一条完整的笔记还是一整本笔记本),都有可以在四个主要类别中的任意两个之间流动的单独用例。
由于人们的思维是网络式的,而不是金字塔式的(看看我们如何获取信息和组织知识 [5]),所以要避免创建一堆可能永远不会使用的空白笔记本或文件夹。这只会让你的工作空间显得拥挤。
几点说明:
• 项目和领域经常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个产品功能上线后效果很好,后来就变成了需要长期维护的系统。 • 领域和资源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个爱好升级为副业。 • 不要吝啬存档,也不要把存档当成垃圾桶。很多时候,当前项目的总结会对未来的内容有用。记得在存档里寻找过去的智慧,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4.2 利用每一刻来维护系统
这个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降低使用成本,而不需要投入太多额外的精力。所以如果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维护,那就意味着这个系统的初衷被违背了。这是因为“整理”是人们从来不会做的事情之一。原因很简单:
• 它代表耗时的间接工作专门p字的软件,没有明确的回报或影响。• 你没有时间“停止并清理”一个项目,因为你需要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来满足最后期限。你不会在项目结束后这样做,因为你必须继续进行下一个项目。你的部门预算中没有专门用于“清理”的项目。
因此,工作一拖再拖,直到所有系统都开始崩溃。然后,失败就被归咎于“生产力不足”。
相反,当你已经在浏览笔记时,利用这段时间将你注意到的笔记移到其他地方会更合适。我们实际上每天都在这些工具上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机会比你可能意识到的要多。所以当机会出现时,你应该抓住机会整理和组织你的工作。你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即时组织”。随着你的成长,以小批量的方式改变你的组织结构,而不是大批量地改变,当然也不要作为一项专门的努力。
无需担心将笔记从一个类别转移到另一个类别时出了什么问题。没有“完成”,所以你不必担心“完成”是什么样子!你总是有搜索作为备份工具,以防你错过什么,或者一旦你开始定期使用这个系统,你会经常与这 4 个类别互动,你会开始注意到各种小的优化和变化,使信息更方便。未来的自己很容易发现。
十、个人Notion使用项目设置
根据上面的定义,一个项目至少需要一系列事件才能完成。所以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不会进入这个数据库。我将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相关的项目创建在一起,然后通过关联的数据库进行分类。然后使用 filter 和 view 来实现各种视图和过滤器。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项目性质发生变化时,不需要迁移数据库,只需更改类别即可。每个项目的属性如下:
•Item:项目名称,尽量保持清晰(对自己来说) •Area关联:Area数据库(下方)与Project数据库关联,对区域进行分类。 •Status:未开始、进行中、进行中(主要推动者不在,或者需要时间收集数据)、已完成将从View自动归档。 •Priority:一星到三星。这样我会强迫自己不要有很多三星时间段 •Time:分为开始时间和预计结束时间 •Classification:因为有些区域比较大,所以我新建了一层分类,方便以后管理。
区域设置
对现有的 Area 进行总结,但不要太贪心。
• 主要用于统计项目数量,观察自己分配了多少精力,比如最近在家庭生活和人生哲学上投入的精力明显少了。 • 有些领域相关的标准和想法,会直接在这个领域的Page上编辑,而不是放一个项目去关联,这样更容易找到
资源设置
资源部分由两个数据库组成,一个用于内容收集(见),一个用于分类管理,两者相互关联。
之所以这样设定,而不是在一个数据库中用标签来区分,是因为有些创作会直接放在这个分类里(但此时它们不属于任何领域,只是单纯的记录一些东西),而内容集合 The List 里则包含了所有的摘录,方便区分。
对于日常的收藏,我依靠Notion的webblip插件将它们保存到列表,看完之后再与这个分类进行关联。
在阅读的同时,我会参考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6]的方法,提炼出内容的重点,方便日后复习。同时,由于我个人兴趣比较多,如果订阅了Product Thinking Product Meditations[7]的朋友看过的话,就能看到里面有相关的方向和日常工作方向,也有一些纯粹是个人喜好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太过散漫,失去重点。
索引设置
基于PARA系统,我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个人主页,作为我日常工作的起点,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给我自己创建了一个工作台,让我可以鸟瞰全局,知道每天当前事情的进展情况。
这里我链接了Project的数据库,可以看到还有一个MindCache来缓存我的想法。每周日晚上,我都会规划下周要做的事情,在Project里新建一个项目,并关联到Area;MindCache的回顾和归档。
向厨师学习终极原则:mise en place
Mise en place[8],法语意思是在烹饪前准备好所有食材,并将它们放在一个地方,这样你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它们。这不仅仅是告诉观众需要什么食材。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厨师更好、更冷静地烹饪。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 Mise en place?
首先要让厨师对这道菜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需要什么材料,需要什么调料,有个大概的概念,这样不容易忘记步骤,忘记材料,那么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次,它能让厨师更专注于烹饪。对于新手厨师来说,如果你一边做饭一边看菜谱,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把食物放进锅里,突然发现需要 10 克糖,然后赶紧去称量糖,等我们回过神来发现锅可能已经烧焦了。但有了 Mise en place,我们就能大大减少这种忙乱,让我们更专注于烹饪。
第三,增强心理暗示。专业厨师和业余厨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mise en place,当你把所有的食材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像在告诉自己,我现在是一个厨师,我要把这些食材变成你面前的食材,你会把你对美食的热爱倾注到眼前的食材里,这就是专业厨师的风采。
厨房是知识工作者的终极隐喻,因为他们也必须在极强的时间压力下向苛刻的受众提供精心制作的产品。所以让我们回到一些更基本的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一个好的系统需要具备哪些原则?(⚠️⚠️由于篇幅限制,这部分近千字无法展开。请点击阅读全文)
•按可操作性进行组织 •及时组织 •控制随机性 •复杂系统只能发展,不能构建 •专注于交付成果 •接受不完美 •扁平而非多层
结尾
Alan Kay[9] 在 2012 年的 SCIx 大会上表示,每当你创造一个工具时,你同时创造了一个增强装置和一个假肢。汽车在某些方面增强了我们,但在其他方面,虽然 PARA + Notion 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第二大脑”的构建,但这一切的价值仍然建立在“第一大脑”的基础上——因为所谓的知识和智慧,目前只有第一大脑才能产生。
此外专门p字的软件,你可以继续阅读《渐进式总结》[10],学习如何做笔记,并在拥有组织信息的框架后为未来的自己提供支持。
· 回复“progressive”查看“什么是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 回复“PARA”即可查看该 Notion 文章的完整版本
· 回复“精选”可查看产品冥想合集
参考
[1] 蒂亚戈·福尔特:
[2]构建第二大脑:
[3] 明确你的领域最困难的是你必须面对自己的内心。
[4]死区时间与活区时间:
[5] 我们如何获取信息和组织知识:
[6] 什么是渐进式概括?
[7]产品思维精选产品冥想:
[8] 准备工作:
[9]艾伦·凯:
[10] 什么是渐进式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