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云计算领域公私之争:公有云领先多年,推特下云后私有云占上风

作者:软荐小编      2024-09-17 15:01:57     150

私有云软件企业排行榜_私有云企业_企业私有云软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 第一新声,作者 | 肖炜

在云计算领域,到底应该“公有”还是“私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今有人说公有云是云计算的大势所趋,也有人坚信私有云至少占据了云计算的半边天。

虽然两种观点在市场上并存多年,但从市场份额来看,公有云已经领先了好几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5月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较2018年增长57.6%。当年,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私有云,并一直保持至今。

不过,随着Twitter(现Twitter X)纷纷转向云端,云计算的“公私之争”再度进入高潮,不过这一次,私有云明显占据了上风。

去年 10 月 27 日,也就是马斯克收购 Twitter(现 Twitter X)一周年之际,Twitter(现 Twitter X)的工程团队发布了一篇帖子,其中出现了“云退出”的字眼,引发了众多关注。云市场一片讨论,直白地说:Twitter(现 Twitter X)已经不跟公有云厂商玩了。

该推特帖子还透露了工程团队优化X平台、开始在本地环境运行更多工作后的对比结果:每月云成本降低了60%;将所有媒体/blob工件移出云环境后,云数据存储大小减少了60%;通过技术手段,云数据处理成本降低了75%。

最尴尬的还是Twitter(现Twitter X)的供应商亚马逊,不仅失去了一个大客户,还被数据打脸,吃瓜群众表示:云计算巨头亚马逊的产品都不好用,那还有什么公有云好用的?

不过业界其实更关注另一个事实:Twitter(现X)并没有放弃云计算,而是采用了类似私有云的形式继续运营公司业务,并取得了超越公有云部署的工作成果。

此时,真正的问题浮出水面:私有云为何兴起?

私有云的兴起源自金融和国企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私有云的崛起是由金融行业和国有企业推动的。

先看规模,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企业私有云软件,2022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82.6万亿元,国有央企和国有资产占比较高的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云计算应用层面,国务院国资委于2020年8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知》,将国有企业定位为深度上云、用云的排头兵,其中,国有金融机构对云计算的需求极其旺盛,因此私有云需求增长迅速,自然而然带动了私有云市场的扩大。

我们再来看驱动因素。在私有云兴起的两大驱动力中,金融行业在上云方面步调不一: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众多,发展规模、服务水平不一,因此各机构对上云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不同的理解: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在积极完成金融云业务场景全覆盖的建设,进而探索基于私有云架构的业务数据融合创新;同时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小银行尚未进入私有云、信托云的建设,对云计算的需求尚未释放。

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金融行业私有云的未来前景都值得期待。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为394亿元,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为28.6%。预计到2025年,我国金融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元。2025年,金融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在这个广阔的云计算市场中,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是私有云快速成长的关键一步。“金融行业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需要云平台支持快速开发和部署企业私有云软件,支持金融机构实现快速响应,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有严格的要求,还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控制。私有云的主要优势是其高安全可控性,确保数据安全合规。对于需要大量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金融企业来说,从长远来看,私有云更加经济高效。”第一新声采访了博云科技COO崔骥,得到了上述私有云适合金融业务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央企,相比金融行业,央企已经在使用私有云了,据统计,国内大型央企都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私有云:银行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城商行)有80%以上在使用私有云产品,证券交易所和十几家证券公司、南北两大电网公司、80%的航空公司也都是私有云厂商的客户。

其实,这么多央企选择私有云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稳定运营、履行社会责任。EasyStack COO王瑞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政策角度看,更安全的私有云更适合央企,私有云绝对是央企的首选。其次,云要跟着数据走,央企数据的重要性、数据要素的商业价值决定了它们不会用公有云。“为了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信息创新领域,在新常态下的央企对云平台技术、数据管控的要求极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企业数字化的独立自主需求被摆在了时代的高度,央企如此,大型民企也一样,从这个核心诉求上来讲,私有云是顺应潮流的。”

金融和国企业务支持需要更加创新的数字化基础

云计算的数字化作用正在被市场和客户认可,那么什么样的数字化基础才适合金融、国企?这需要从目前的市场来分析。

据财经十一报道,某龙头数字企业高管总结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策略时表示:一体化、硬件化、定制化是进军政企市场的敲门砖,“首先要抓住切入市场的机遇,然后再想办法,通过二期、三期项目盈利。”

其实,这种对云计算行业的描述有些模糊,一位拥有超过15年从业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曾向《第一新声》完整回忆了中国云计算市场四个阶段所经历的不同策略,总结起来可以说,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充满教训。

第一阶段:项目定制。后来厂商发现碎片化的版本、高昂的维护成本,不仅不断亏损,产品也难以立足,对于客户来说,僵化的版本无法升级,远远落后于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引入的需要;

第二阶段:硬件厂商开始投资建云、运维,这个策略主要聚焦在政务云领域,几年之后发现,这也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厂商不赚钱,客户业务也不满意。

第三阶段:互联网化云公司推行“全栈”“大集成”策略,并以此提升营收进而绑定用户,结果交付结果却让人失望,客户只能咬牙坚持,互联网思维对云计算行业的入侵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四阶段:放弃集成,专注于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个过程始于去年,当时国内云公司集体达成“共识”——拒绝项目制,坚持产品交付。这是产品型公司的回归。本质上的正确姿态,也是行业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如今行业已经成熟,我们来讨论一下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私有云服务为何长期以来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答案很简单:私有云的发展留下了沉重的技术债。

我们再来看看技术债:新技术导致基础碎片化,导致了虚拟化、超融合、IaaS、容器等各种功能孤岛的形成;技术兼容渗透能力不足,最直观的就是系统组不能考虑网络SDN;公司只强调个性化定制吸引客户,但和厂商主力产品线脱节,技术覆盖能力跟不上,后续投入巨大,每一次升级都是一次实验鼠,让自己和客户吃亏;运维能力制约了顶层设计,说白了就是有意愿做点什么,但后勤跟不上,只能选择保守过时的虚拟化或者超融合路线,走不了私有云路线,无法支撑大规模部署;布局超出了自身的技术能力,总希望依靠大厂的产品和技术做后盾。这样一来,不仅架构太重、成本太高,而且还被全栈方案牢牢绑定。

事实上,金融、国企客户的私有云扮演着数字化基础的角色,随着云的深入使用和客户技术能力的提升,私有云的关注点一定会从产品功能转向更加关注架构技术路线、产品设计理念;从短期需求满足转向兼容新技术、大规模场景的未来拓展路径。整个行业的认知已经达到这个程度,解决技术债的方向也随之而来——系统设计和高级架构。

当然,满足架构要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但总有玩家能走在潮流的前面。“从长远来看,从业务深度用云、扩大建设规模的角度看,金融、国企用户更倾向于选择私有云计算。”关于上云的关注点,大家很容易形成共识:

1、开放的技术路线。为避免被单一技术和单一厂商所束缚,云平台需要具备接入开放生态的能力;

2、可演进的产品架构,当引入新技术、新需求或者进行大版本升级时,保证平滑升级,不影响业务、不迁移数据;

3.均衡的基础设施平台能力。产品可实现虚拟化、超融合、分布式存储、云网络、容器、裸机等资源管理,兼顾信息化创新趋势下的X86和国产架构,支持通用算力、GPU智能计算等不同硬件的能力;

4、轻量灵活。可从3个节点平滑扩展到上千个节点,部署使用简单,运维轻;可满足客户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演进的周期,兼顾传统业务与新技术,兼顾投资。王瑞林认为,技术架构建设层次越低,越能解决客户面临的实际问题。

对于架构的趋势,青云科技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部高级技术总监付帅给出了自己的观察:“我们观察到,多元化异构算力已经成为行业的大趋势。为了满足金融客户的需求,我们在产品开发中,关键词就是‘开放’和‘集成’:通过统一的平台架构,可以向后兼容和对接不同的硬件、不同的CPU、不同的GPU,支持各类应用,特别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大模型。目前的私有云厂商在架构设计上,都已经留出了兼容的空间。”

那么解决了私有云的行业和场景问题之后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呢?主要两个方面是:降本增效、服务业务创新。

降本增效,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据王瑞林介绍,过去金融/国企客户在部署云计算时,“每次要在原有的架构上加新技术、新硬件,都很头疼,因为很多云厂商都想提高云计算的成本。如果没有门槛,这些新东西是不会支持的,客户要用这些,只能从头拆掉,这样就浪费了资源和成本,甚至可能中断业务,效率极低。”

服务业务上最明显的创新就是将大模型嵌入到云计算中,这里大模型应该分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两部分,从AI大模型的发展来看,普遍认为垂直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更加可行,并且通用大模型更多在公有云上开发,而垂直大模型则更多在私有云上实践。

大模型如何为客户业务带来价值?一位百度智能云技术人士曾表示,在大模型出现之前,AI技术通用性差,定制化交付繁琐,只能变成项目制,毛利非常低。最受诟病、最难落地的就是实际工业环境的碎片化。大模型出现之后,客户只需要关注大模型平台,上层软件平台泛化能力更强,底层技术细节的差异被屏蔽封装,AI落地时无需微调数据,也无需调整训练轮数,时间成本和交付难度大大降低。

只有数字基础安全,数据才安全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从安全性上来说,公有云和私有云哪个更好呢?首先,大家普遍认为私有云更好。

要想知道安全事件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先来看看阿里云。据媒体统计,阿里云在过去六年中,共发生过四次重大事件:

1、2018年6月,阿里云出现持续近半小时的重大技术故障,导致部分客户无法访问阿里云官网控制台和使用部分产品功能。

2、2019年3月3日凌晨,阿里云疑似发生宕机事故,华北地区多家互联网公司受影响,APP、网站全部瘫痪,阿里云按照SLA协议(服务合同)处理赔偿事宜。

3、2022年12月18日,阿里云香港区域可用区C发生大规模服务中断,影响香港和澳门多个站点,这是阿里云运营十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中断事件。

4、2023年11月12日晚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闲鱼、阿里云盘、饿了么、钉钉等多款产品均出现故障,公司B端客户也受到影响,有媒体指出,此次故障还影响到中国大陆、香港、印度、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即便是阿里云这样的巨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公有云的安全性屡遭质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一直以来公有云的安全主要集中在数据泄露、访问安全、接口安全、数据劫持、监控不足、网络攻击、数据丢失等问题上。虽然各大厂商都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几乎都广泛存在于公域网络中,而公有云又是构建在公域网络上的,这已经成为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除了结构性问题,云计算平台还存在自主可控合规问题。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省部级领导干部座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云计算平台自然是金融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在目前的云计算市场,安全和合规是客户构建和部署前的红线,有了这个红线,在选择产品时,私有云基本上会是首选。

为什么呢?首先私有云是放在一个私有的环境中,比如企业、政府、组织等,自建机房,或者由运营商建设但整体出租给某个组织,组织、政府等以外的用户无法访问或使用;其次私有云服务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管理方便。

以上这些特点对于金融、国企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私有云为客户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客户敏感数据不被泄露、机构核心数据不被截取。对于我们服务过的证券客户,如果他们提供信息查询功能,那么放在公有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也有高频交易业务,对速度和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大型交易所把服务器放在旁边加强服务和监管,这些是不可能放在公有云上的。所以业务类型决定用什么类型的云,金融行业、中央国企的数据价值巨大,尤其对于运营商、央企、政府来说,这种数据只能放在私有云里。”在工作经历中,王瑞林非常了解客户对安全的迫切需求。

都说数据创造价值,其实可以进一步限定:只有安全的数据才有价值。这个价值在哪里?别着急,很快就会有的。12月15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数据元×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元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数据元在经济发展领域应用成倍增长。数据效应得到体现,打造示范性强、知名度高、带动作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300个以上,产品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数据元应用示范区。读懂这份意见稿,我们可以读出一句话:为业务深度融合创新保驾护航。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从马斯克的云计算延伸而来,云计算绝对不是云计算的终点,了解它其实就意味着了解私有云未来的发展路径,这比当一群吃瓜群众的头头要有意义得多。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