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024 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合作创新,应对挑战,惠及世界

作者:软荐小编      2024-10-26 16:02:22     151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胡宇伟 冷淑梅 王勇 张翠】编者按:10月22日至24日,中国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WSTDF 2024)主会场活动科学技术协会在京召开。此次汇聚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和国际组织代表的盛会,是中国不断扩大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多位中外嘉宾在现场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一致认为只有坚持合作创新,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造福世界人民。 。

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海洋负排放、智能制造等六大全球焦点问题展开思想交流。其亮点有哪些?接下来各国学者将如何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 《环球时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详细记录和采访。

“不寻常的安排”

22日晚,论坛开幕式前夕,来自美国、欧洲、非洲、东盟等地区的科学家们早早抵达会场,热情交谈,交换名片,期待着下一个议程。

人工智能论坛新闻__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2024年世界科学技术与发展论坛10月22日在北京开幕。

“这在全球范围内绝对是一项非凡的安排。”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阿肖克·巴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当前科学界迫切需要讨论人工智能的风险和伦理问题。治理,本次论坛也将切入这个话题,尝试探讨发展之道和治理之道。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面的交流更显珍贵。 “国际合作对于造福全人类的科技进步非常重要。我很高兴中国能够主办这一重要活动。”美国圣母大学学者詹妮弗告诉记者,科学是一项国际事业,中国有很多重要的科学家,我们必须相互联系。

此次论坛不仅“邀请”世界顶尖科学家汇聚一堂、建立信任,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人。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与常见的科技论坛或展览不同,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场馆更吸引与会者的是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展览。

在通往餐厅的走廊里,来宾们被两侧的展品所吸引——从中国传统智力玩具拼图、九环、鲁班锁,到非遗文化竹纸制作技艺,外国客人都被精美的作品迷住了。 “中国元素”“充满好奇,又充满赞叹。

“这更像是一次文化之旅,让人感到温暖,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一位来自南非的女科学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认为这只是一次严肃的学术活动。但现在我对这个论坛有了新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促进科学交流的国际舞台,本届论坛在议题设置上突出了6个“我”,体现了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关切,极具现实性和针对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联合国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关系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引领的颠覆性创新将未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学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丰富研究方法。

探索碳中和的“海洋负排放解决方案”

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正处于气候灾难的边缘,迫切需要采取变革性行动来应对。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活性碳库,在地球历史上对调节气候变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正在直接影响海洋的碳吸收功能……

“如何保护和恢复海洋负排放能力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海洋负排放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年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洋负排放是指海洋通过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大气中吸收额外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海洋中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让海洋“吃掉”更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我国在海洋负排放技术研究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早在1991年,焦念智就率先启动了海洋新生产力研究,这是为数不多的海洋碳汇定量指标之一。 2010年,焦念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微生物碳泵”碳储存机制,揭开了海洋巨大碳库的成因。这个问题被美国科学家称为“未解之谜”。

早在2017年,焦念智就牵头启动“海洋负排放国际科学计划”(ONCE),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利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深入探索海洋负排放问题。海洋负排放过程与机制.根据应用场景实践,开发出一套海洋负排放解决方案,并在全球推广。

“我们要实现三个目标:海洋负排放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技术应用突破;引领国际标准制定,打造海洋负排放生态工程新范式。”焦念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已有33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加入该计划,ONCE计划提出了许多合理、合理、合法的负海洋排放解决方案。例如,海水养殖对环境有负排放和汇增加。清洁能源驱动的人工上升流将养殖海域底部的富营养化咸水带到上层,供给养殖海藻光合作用所需的养分,解决养分、无机碳、溶解物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氧,变“污染场”为“增汇场”;用海藻饲喂牛减少甲烷排放,东西循环减少排放、增汇。研究发现,用海藻饲喂反刍动物可减少甲烷排放高达西部畜牧业可与东部海藻养殖产业结合,通过实施“养海藻”产业链协同战略,形成“东西内循环”新业态。东部养牛,西部养牛”,从而减少排放,同时提高汇率。

焦念智表示,ONCE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成立“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标准工作组。该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推动海洋负排放和碳中和领域的国际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负排放实践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指导。

_人工智能高峰论坛_人工智能论坛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涵在论坛期间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

“这为全球接受‘海洋负排放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焦念智告诉记者。

焦念智还特别提到,推动海洋负排放技术突破需要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这种跨学科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新生产力的创造,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在本次论坛“跨学科融合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的主题会议上,各国科学家也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跨界资源推动智能制造创新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引领全球制造业深刻变革。它不仅代表着制造技术和模式的全面升级,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高效整合跨境资源,创新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协同整合跨境资源,为完善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创新应用场景”的主题会议上,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

“这是一个互相分享技术观点的机会,很可能会擦出火花。”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海南大学教授董钦熙在主题论坛上作报告。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可以互相启发。

董勤喜目前正在研究并推动国产高端CAE工业软件的广泛应用。他表示,工业软件是整个现代工业体系的“大脑”,在整个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每一套现代工业产品和设备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运行。 CAE工业仿真软件被誉为“工业软件皇冠上的明珠”,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它是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工具,为生产、设计和制造注入强大的工业智慧。 “以前国内高端工业软件发展不足,现在正在逐步走向自主可控,必须大规模应用,推动智能制造不断升级。”

25年来,董勤熙与日本科学界有着密切的交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科学家非常欣赏和钦佩中国的科技成果和科学家,也愿意与中国合作。例如,日本的高速公路和羽田机场的D跑道的设计软件就是董勤熙和日本科学家一起开发的。目前该软件已成为国际通用的道路设计软件;董勤熙还与东京大学的团队合作研究如何防止碳纤维复合材料粘合层开裂。联合研究,相关成果也为氢能储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世界共同的问题。科学无国界,环境无国界,所以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碳排放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不存在任何障碍。”中立性。”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环保业务总监、博士 倪跃勇环境科学博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智能化、绿色化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三菱电机与中国高校、青年企业家、科技初创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作为一名教育家,马来西亚东姑阿都拉曼大学副校长倪木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与中国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 “马来西亚是东盟的窗口。许多中国企业来到马来西亚,相信我们共同培养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这些知名企业看重的人才,助力中国和东盟未来的发展。”

直达人工智能对话场景

全球科学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等问题的热烈讨论无疑是本次论坛的“亮点”。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人工智能治理创新为培育科技治理生态系统构建国际信任基础”主题大会上,多数科学家强调要确保人工智能发展成果造福人类福祉。

北京致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过去,人类需要寻找复杂背后的模式。现象,但现在他们可以训练大型模型来产生稳定的输出流。 “机器智能”,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全面造福人类福祉。 19世纪,爱迪生用电照亮了曼哈顿的街道,世界逐渐被照亮。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不断完善,智力基础设施将不断照亮世界,人类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例如农业领域的智慧种植、病虫害防治;制造业生产管理与智能控制;能源行业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和运维;交通行业自动驾驶与智能调度;金融行业个性化资产配置及风险评估;医疗行业辅助诊疗、智能指导等。

韩中科技合作中心首席代表、韩国科学技术部软件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金俊妍在致辞中提到,根据研究,人工智能并不始终提高人们的办公效率。当人工智能应用在工作中的比例较低时,如果低于25%,那么工作绩效不会有明显的提升。金俊元表示,人工智能不像传统自动化取代人类劳动,所以人们必须学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让人工智能辅助他们。

除了如何用好这项技术外,与会嘉宾普遍呼吁从技术、伦理、法律等方面防范人工智能风险,设置“安全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目前重点监测大语言模型的伦理风险和多语言的伪造内容。 -模态大模型,并具有创新设计的系统,包括合规性、公平性和商业合规性。该评价方法基于道德、维权、可信度五个评价维度,应对人工智能伦理判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问题。

“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善恶属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驾驭它。滥用甚至垄断人工智能的能力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导向'。”黄铁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不能被全人类掌握,就会加剧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另一方面,目前人工智能存在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将共同讨论。人工智能治理计划和控制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协作研究是唯一的出路。

人工智能高峰论坛_人工智能论坛新闻_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九章刘徽——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创始人刘徽》展览。

黄铁军表示,致远研究院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人工智能合作的窗口。致远自主研发并开源的大型AI模型BGE已成为Hugging Face全球每月下载量最大的大型模型。 “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全球发展,让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使用这个工具。”

今年3月,致远研究院发起并组织了中国首个人工智能安全高端闭门论坛——“北京人工智能安全国际对话”。数十位中外专家共同起草签署《北京人工智能安全国际共识》,提出人工智能风险红线和安全治理路线,还呼吁“全球协调行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和治理,是避免失控的关键”尖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全人类带来了生存风险。”

“共识远大于分歧。”黄铁军表示,我们需要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因为这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国推动国际科学交流受到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家的“朋友圈”日益扩大。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参加本次论坛的外国高级别专家和国际组织人数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为期三天的主会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位嘉宾进行了分享和对话,其中包括14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拉斯克奖获得者以及27家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41名国内外院士和200多名来自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

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024-2033国际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科学十年”)决议,教科文组织牵头实施。该决议旨在增强各利益相关方对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各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谋划相关活动和项目并开展相关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涵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启动的“科学十年”将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和相互交流。中国始终强调与“南方国家”分享经验和知识,致力于帮助其他国家消除贫困、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例如,中国领先的航天技术已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得到应用。

中法两国过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一直积极开展合作。今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次会议上,中法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正式成立。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伊冯娜·勒马霍出席本次论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法中两国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视为优先领域,这种科学合作不存在任何障碍。

人工智能论坛新闻__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中国对促进国际科学合作的承诺仍然非常坚定。”美国《科学》杂志资深国际记者理查德·石磊参加“环境与社会和谐共生为促进人类健康福祉提供良性耦合机制”主题会议圆桌论坛。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但许多高水平专家仍然愿意亲自来北京分享知识和经验。各国科学家都非常开放、坦诚。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建立了彼此的信任,有助于促进科学的全球化。理查德表示,中国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学》杂志也希望发挥作用,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科学。

“形成示威并呼吁”

中国为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 2023年,我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和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秉承“科学无国界,造福全人类” ,共同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葛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在国际交往受阻的背景下,中国推动全球通过举办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加强科技交流与交流,体现了坚定了我们继续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真正为全球交流注入了“强心剂”。

据主办方介绍,世界科学技术与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协于2019年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为推动民间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和技术交流,拓展我国对外交往渠道,构建开放的信任合作网络。葛强表示,中国推动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努力正在形成示范和号召力,让世界更多科学家发挥主体作用,打破现有束缚。

葛强表示,今年的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不仅是促进沟通、缩短距离的宝贵机遇,也有望发展成为有效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的长效机制和平台。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论坛实施更多有益的交流项目。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