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

作者:软荐小编      2024-11-18 14:01:17     167

11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迎来建校72周年暨建校107周年。

云山碧绿,珍珠水清;我们的学校,化工大学,有伟人的遗产。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今天的华南理工学院不仅被誉为中国的“南方理工大学旗帜”,而且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和“企业家的摇篮”,报效国家、报效国家。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组建了自己的“造车学校”。 4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环工系”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学校也被誉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之都”。黄埔军校”。

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1995级计算机与应用毕业生何小鹏在2020年回到母校的毕业典礼上所说,“如果你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你如果想造车,就在校友群里问,前辈们会帮你搞清楚供应链。”

作为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之一“小鹏汽车”的掌门人,何小鹏看似“玩笑”的言论,其实只是低调大学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车辆。真实反映。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化工部”随处可见。

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广汽集团的曾庆红、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永景锂能的刘金成、大阳电气的卢楚平……等“华工系”企业家纷纷在业内崭露头角。新能源汽车。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要领域之一,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变革,避免“卡壳”。 “中国工程系”的学生支撑着半壁江山。

这背后,华南理工大学除了为行业培养众多优秀校友外,还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成果。

未来,一批批“中国工人”将走出校园,成为各自领域的中流砥柱。

《黄埔军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

要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黄埔军校”是如何创办的,我们需要追溯到1918年,当时广东省政府在清末“广东工艺局”设立工业学校。同年8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广东省第一甲级工业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它就肩负着“实业救国”的梦想。这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最早的办学源泉。

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调整期间,华南理工大学正式成立,与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并称为“四大工科学校”在新中国。 1995年、2001年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开始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以工科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将目光转回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确实名副其实。

从整车业务线来看,小鹏汽车、广汽集团,甚至是站在风口浪尖的昔日“新贵”威马汽车背后的人都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小鹏汽车的背景无需赘述。作为首家在美港股双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小鹏汽车赴美IPO时,创造了当前新造车企业融资金额和发行估值最高的IPO力量。 。 《2024胡润富豪榜》显示,47岁的何小鹏目前的财富为320亿元。尽管他的财富较2021年的巅峰时期大幅缩水,但他仍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巨头“广汽集团”在“中国工人”曾庆红的掌舵下,拥抱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潮流。新品牌“广汽艾安”应运而生,将于2022年上市,10月完成A轮融资,共引入53家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创下单笔融资新高创国内同行业最高记录。

在今年4月举行的广汽集团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广汽艾安累计完成融资超200亿元,拥有上下游战略产业资源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动研发及产业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产能保障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十分重要的“动力电池”行业,“中国工人”也随处可见。

其中,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无疑被称为“电池毛”。曾毓群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工作多年后,他选择在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凭借扎实的学术背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创立了CATL,专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此外,CATL时代的“同行”、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也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杰出校友。刘金成博士期间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材料物理与化学。在刘金成的带领下,亿纬锂能跻身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十,是市值千亿的行业巨头。

除了整车、电池企业,不少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也涉足汽车行业相关领域。

其中包括卢楚平,他于1994年创立了大阳汽车。如今的大阳汽车除了生产空调等电机外,还涉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汽车旋转电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和氢发动机系统。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电机及控制器独立供应商。

此外,还有谭国英,华峰股份的创始人。华峰股份以铝制品起家,目前已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领域。陈丽娜是通达电气负责人,该公司专注于客车车载智能系统的研发和制造。

除了上述华南理工大学知名校友外,还有长安福特总裁何小庆、宝能董事长姚振华……活跃在新能源汽车一线的“中国工人”名单很长。这也充分展现了华南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

“企业家的摇篮”

“中国工人”为何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半壁江山?

对此,何小鹏的解释是,湖南工业大学很多校友都选择了需要长期坚韧创新的赛道,因此更具爆发力。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友只是占了天时地利,而是因为大家一直在做,正好符合国家发展规划,成为政策鼓励的对象,所以他们利用了这种情况。

“中国工人正在思考如何用技术改变世界。商业化相对较少,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商业化就会随之而来。在很多学科中,越底层、越基础的想象力就越多。无论是电池或者电机,中国工人在这些系统上做得非常好。”何小鹏在央视《对话》中说道。

同时,这也得益于华南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持续投入。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专业历史悠久。它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立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汽车电气技术的研发和教学,并出版了自编教材《电动汽车科学》。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还拥有多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平台。

俗话说:“叶深根长”。华南理工大学深耕汽车行业近半个世纪,“中国工人”的足迹如今遍布汽车制造全产业链。而以工科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显然不止一所“造车学院”。

在“中国工人”搅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不难看到一家名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的造车新势力。开沃汽车创始人黄鸿胜是第一位因“中国工人”而闻名的“中国工人”,因被誉为“彩电三剑客”而在商界脱颖而出的参与者。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都是华南理工大学1978级新生。然而几年后,他们三人分别执掌TCL、康佳、创维。这3家彩电企业均位列当时全国彩电行业前4名。他们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他们被称为“彩电三剑客”,也被称为“华南理工大学三剑客”。这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在商界“出圈”。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华南理工大学曾培养了珠三角70%的企业家和高级工程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湾区由中国高校校友创办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已超过200家。

2022年,人民日报主办的《证券时报》根据现任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公告简历,制作了A股董事长本科毕业院校“星球地图”。其中,华南理工大学以23名董事长校友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胡润校友会榜》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共有16位校友上榜2023胡润富豪榜,排名第六;上榜校友财富总额达6227亿元,排名第三四位,仅次于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

如今,80后、90后新生代企业家也给出了惊人的答案。袁钰宇带领迈普医疗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常静带领石头科技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有米传媒创办陈迪、黄冠,荔枝微课创始人陈国强银树科技CTO、奇物CEO王毅、百视达文化传播创始人吴明、灵科航天创始人胡振宇等多人入选福布斯“30位精英榜” 30岁以下的企业家”。

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还发生了“校友互投”事件。 2022年7月,“中国工人”陈方明创办的博尔顿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星航资本、合肥仁顿、麦顿投资联合领投,中集车辆、上海科投共同跟投。 ., Ltd. l 资本共同投资。其中,同样由“中国工人”创办的小鹏汽车是星航资本的战略基石投资者。

校友之间的相互同情还不止于此。早在201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校友会成立大会上,广州校友会还与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签署了《学校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从科研合作、人才引进、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与母校的合作。互动和沟通。

根据学校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广州校友会组织相关校友企业设立战略产业基金,推动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学术界和研究界。同时,充分利用校友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学校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配合完成科研任务。

可以预见,华南理工大学将会涌现一批批创新创业典型代表。

火种代代相传

一大批“华工”企业勇敢崛起的背后,离不开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努力。

早在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合作设立“基因组科学”创新班,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针对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选拔和招聘。全国创新人才培养“化工模式”已形成。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基因组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基因组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除了提供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支持外,华南理工大学还提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支持。

2023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重庆校友联络处向学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赠送了一辆艾维塔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据了解,该车辆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及部分零部件技术聚集了化工校友和校友企业的智慧和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做的还有很多。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与东莞市政府联合成立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投资成立东莞华工协同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实力和社会技术创新力量。 ,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原则,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运营。此外,公司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产业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运作,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一所大学社会贡献和科研产出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个工作案例被列入《2020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清晰地展示了华南理工大学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特别提到,将打造“五院一园”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和产业化。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围绕广州、佛山、珠海等粤港澳核心区域以及珠江两岸轴线,打造“五校” “一园”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即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和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东莞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山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创新项目与企业需求、创新成果与企业的对接。实际生产力、技术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

其中,“五院”强化中试放大、产业化验证、中小企业孵化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打造成为湾区重要的创新节点和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他们将利用各机构的地理和人才优势,为该地区提供服务。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支撑服务。 “一园”充分发挥孵化转化功能,重点引进成熟科技成果投资设立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用于学校科技股权投资的转化实施加快中小企业成长的成果。

数据显示,“五院一园”五年来孵化企业超过160家,获得各类资金支持超过10亿元。 2019年、2020年两年期间,华南理工大学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投资设立企业15家,相关成果价值1.67亿元。

从“华南理工三剑客”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未来,这座拥有107年历史的“企业家摇篮”将继续谱写更多属于华南理工大学的不朽篇章。 “中国工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钱然,36氪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