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8日,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发布寒潮预警。今年冬天会冷吗?现在是寒冷的冬天还是温暖的冬天?已经是冬天了,为什么台风这么多?新华社采访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丁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朱丁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黄艳艳解答了网友关心的话题。
新华网:今年冬天我国气候总体形势如何?
丁婷:预计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高于常年同期,降水量将北多南少。我国气温波动较大,季节内气温变化较大。可能会出现强烈降温和强烈变暖事件。大的。
新华网:同期气温较高。今年算不算“暖冬”?
黄艳艳:基于大数据与物理机制融合的人工智能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即将到来的冬季基本偏暖。
朱鼎震: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是比平时冷还是暖?并不是说冬天的三个月里只有一两次气温明显下降,就是寒冷的冬天,而是要看整个三个月的情况。平均气温偏高还是偏低可以决定冬天是暖冬还是寒冷。我们一般建议大家要关注具体的天气变化。
新华网记者:进入11月,很多人普遍感觉天气没有以前那么冷了,南方部分地区也达到了30℃。这是什么原因呢?
丁婷:11月上旬,全国平均气温8.2℃,比常年同期偏高2.2℃。这是1961年建立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温暖的11月初,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以上,江南南部、华南等地最高气温超过30℃。
朱丁震: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偏偏强,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这个季节,应该已经是偏南或偏东的位置了,但还是偏北、偏西。因此,我国南部地区仍处于其控制之下。那么从北方的环境来看,还是有一些从西风带过来的暖高压在控制着它。所以整个中国大陆还是以暖高压为主,冷空气还没有下来。因此,近段时间气温明显偏高。等级高的原因。
新华网:为什么11月台风如此多?
朱丁震:台风的高峰期是在夏季,但最近的台风也在12月出现,但像今年11月台风如此多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台风产生的最重要因素是海水温度。今年台风多发也与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有关。这个季节,海水温度按照正常情况逐渐下降,但全球变暖的趋势总体在加剧,整个海水温度仍然很高。因此,热带气旋和台风仍在产生。
魏克:今年台风确实比较多,这与区域海水温度较高有一定关系。此外,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导致我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一直活跃。
丁婷:如果11月份台风源头海水温度较高,就会为台风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台风。统计显示,1991年至2020年,11月平均发生台风2次。例如,2019年11月就产生了6个台风。 11月份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普遍偏南。具体来说,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是深秋台风最“青睐”的登陆地。
新华网记者:拉尼娜现象长期以来被称为“寒冬制造者”。拉尼娜现象和寒冬可以完全划等号吗?
丁婷:从1951年到80年代中期,拉尼娜现象期间我国冬季气温一直较低。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事件期间的冬季高温也时有发生。
黄艳艳: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很大。冬季整体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中高纬度降雪、海冰、大西洋海水温度异常等,拉尼娜现象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寒冷的冬季。
朱鼎震:从统计上看,拉尼娜一般会产生较冷的气候,但拉尼娜更多的是起到冻结或降温的作用。
新华网:为什么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往往非常剧烈?
朱丁震:“全球变暖”是一个气候概念,是指全球四个季节气温平均比常年偏暖。但并不意味着,比如冬季就会出现极寒事件或者非常明显的寒潮天气。
魏克:全球变暖与区域性寒冷事件并不矛盾。寒冷事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范围也相对较小。目前,冬季普遍变得更加温和。
丁婷:全球变暖并不是普遍、均匀的气温升高。尽管气候变化导致极寒事件减少,但极寒事件总体强度并未减弱。全球变暖将改变大气环流状况,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北极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升温速度是全球的2至3倍。变暖趋势下,北极涡旋减弱,西风带波动更加剧烈,经向环流更加突出,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分裂南下影响我国,增加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冷事件。
新华网:冬季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增多,如何应对?
丁婷:全球变暖使得气候更加不稳定,极冷和极热事件频繁发生,这可能成为新常态。特别是大规模极端天气事件给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和加强防范应对。
黄艳艳:公众可以多关注气象局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制定出行计划。强烈降温时,提前准备防寒保暖衣物和取暖设备。还可以准备食物、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导演:于自如文静
视频制作:张霁、叶鸾飞、李根、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