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京雅
2024年夏天,经过3次重大功能更新和40余次功能迭代,AI代码编辑器Cursor在北美掀起了程序员狂潮,并立即成为大洋彼岸中国程序员的首选编程工具。
面对强大的GitHub Copilot,Cursor带来的交互方式的改变,体感使用的创新,全局完成整个程序文件代码的能力,尽管孵化了放弃GPT4并选择Claude作为基础模型的决定OpenAI,并迅速赢得各领域3000家客户的成绩以及早在8月就达到4亿美元的估值,使其成为科技圈热议的焦点。
Cursor甚至不是硅谷第一个流行的人工智能编程产品,也不是最后一个。
今年3月,“AI程序员”德文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仅仅五个月后,另一家名为 Cosine 的 AI 初创公司声称,他们新推出的 AI 程序员 Genie 在测试中的表现远远优于 Devin。 8月份,它集成了AI增强代码编辑器Cursor,迅速成为顶级版本。作为 VS Code 的衍生品,它继承了 VS 的强大功能。基于Code的优势,充分集成了AI功能,大大简化了软件开发工作流程和编程过程。其后,Magic、Bolt、Replit、Supermaven等成为AI编程明星公司的代表。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方向。 Supermaven 强调上下文的长度。 Bolt和Replit在工作流程上做了更多的扩展。他们不仅可以设计代码的整体结构,还可以对代码进行全局修改,甚至超出了Cursor的能力。
据报道,这些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超过22亿美元。 AI编程逐渐成为硅谷最性感的AI赛道。今年活跃的 10 多家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中,有 7 家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不过,与众多领域的“追捧”不同的是,在AI编程公司席卷硅谷的同时,国内却基本没有关于AI编程初创公司的大新闻。
一位来自前沿科技领域主流VC的投资人告诉硅星,事实上,去年国内突然涌现了一批AI编程公司。当时他们整理了十四五家公司。
“那些创业团队正在思考编程赛道上的各种事情,比如代码搜索、论文编程、代码注释或者代码修复,还有一些正在做纯粹的代码生成,完全对标 Cursor。”他说。
“但问题是,水平相差很大。”他描述说,总的来说,这些团队的代码生成水平较低。
硅星人了解到,去年奇绩创投论坛投资了6家AI编程领域的初创企业,此后几乎全部被消灭。去年短暂出现的 10 多个编码团队今年大部分都退出了。
基准光标,真实且纤薄
“水平相差很多”的问题其实是AI行业的通病。在基础模型和类似聊天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中国企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追赶美国竞争对手的情况。但事实上,融资依然在这些赛道上发生,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市场逻辑自洽。
但AI编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面向开发者的AI编程产品没有国界。这与企业知识库问答助手等产品不同。由于语言、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有很大不同。据硅星人士介绍,企业知识库问答助手面向中国和美国客户,中英文版本差异巨大。
“美国先做出了好产品,国内开发商就会使用,没有太多障碍。”来也科技CTO胡一川指出。
所以,AI编程赛道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平太浅。如果达不到Cursor、Bolt、Magic等新贵的地位,如果达不到这个硬标准,在很多中国投资人眼里,团队再优秀,也无法吸引到。投资。
一位AI应用团队联合创始人表示,目前海外市场有很多类似Cursor的明星产品。美国资本市场本质上是用海外最好的大模型(Cursor用的是Claude)直接做外挂。做成代理的编程产品很受欢迎。客观地说,在机型层面,国内似乎不乏与GPT4相媲美的机型,但问题似乎并不在这里。因为即使是基于海外车型,但目前很多应用的产品完成度和能力还是有欠缺的。
因此,当国内投资者看AI编程赛道的共同逻辑是对标Cursor时,自然不敢出手。上述AI应用企业家表示,他经历过几十次非常类似的对话,但发现投资人最终都认为“国产产品达不到这个标准”。
“现阶段,海外还没有中国团队能够解决此类IDE生态问题。” AIGCode首席执行官苏文表示。 IDE是指集成开发环境,是指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如微软的VS系列。他认为,即使中国企业想要在海外实现Cursor这样的“插件逻辑”,也还很遥远。
当技术本身落后时,过去中国投资者的一个共同逻辑是,我们有更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可以快速启动商业化,从而带来应用上的弯道超车机会。但说到AI编程,商业环境并不比海外好。
“投资它(人工智能编程),因为它能赚钱。”硅谷丰元资本合伙人徐晓宇表示,AI编程在硅谷火爆的原因在于PLG(Product Driven Growth)SaaS模式在海外已经建立起来。徐晓宇发现,他们机构过去三年投资的初创公司,找到并找到了PMF的生成式AI公司,与公司相比,可以在一半的时间内节省1000万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没有生成人工智能驱动程序。虽然这不能帮助这些公司未来成为谷歌,但足以发展成为小型独角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Replit,它成立于2016年,今年成为编程界的新贵。
但事实上,即使是Github Copilot、Cursor、Bolt等硅谷流行的编程工具,也没有达到现实中强大付费的地步。 Magic,另一个建立自己的编程模型的新贵,甚至还没有发布正式可用的产品。他们仍然是解决现有程序员在现有场景下的需求。
国内收费公路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2B SaaS生态因利润率低而无法盈利,因环境复杂而无法获得动力,这是老生常谈。就连李开复最近也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SaaS订阅的妄想”。而且,AI编程的一个重要目标群体是来自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但大公司更喜欢团队制作自己的生产工具。公开信息显示,阿里云、字节跳动、华为、百度等公司内部均拥有成熟的AI编程业务。这些业务服务于内部目的,使外部初创公司的市场机会减少。同时,这些业务在市场成熟时也很受欢迎。它可能会转身向外界提供服务,就像当年钉钉、飞书的经历一样。那么初创企业的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寻找出路:有些人正在寻找独特的市场机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最好迎头而上。
刘刚是国内最早关注AI+行业方向的风险投资人之一。遵循阿尔法公社“投资于人,而不是投资于领域”的逻辑,他作为合伙人,很早就拜访了几家有前景的AI编程团队。其中包括一个面向编程的Project,团队资质良好,产品也不错。该项目针对的是B端企业和开发商,但支付问题很大。他们找了几个大B客户进行私有化部署,但总体来说“说白了就是收不到钱”,勉强。维持但无法实现快速发展。
这支团队在2023年下半年陷入了困境,今年年初,他们毅然转型到了新的领域,开始有了一些不错的营收和业务增长。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李高耶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赛道的人。他两年前创立了 aiXcoder。在ChatGPT出现之前,李哥采用了更传统的编程方式来孵化项目,在IDE(集成开发环境)中制作插件和代码补全,这有点类似于经典的知识图谱。
从2023年开始,aiXcoder将转身拥抱大机型,拓展B端和2G端业务,并陆续拿下多家银行和国企的业务订单。年中预计今年营收约6000万,近10亿元。市场估值。此外还有高瓴资本、清流资本和汽车产业链基金的投资。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机会。国内有很多大公司,拥有比较庞大的开发团队,他们需要人工智能编程的帮助,但他们无法使用像 GitHub Copilot 或 Cursor 这样需要连接大型模型的产品。云。”胡一川相信。
目前,国内大部分领先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金融行业的大型企业都拥有极其庞大的开发团队,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希望使用先进的AI工具和技术,但不太可能使用互联网上的编程工具。出于安全考虑,必须使用可以在环境中本地部署的AI编程工具。
这不仅是AI编程赛道的特点,也体现了整个To B实现大模型的新趋势。胡一川认为,目前很多客户想要的不仅仅是你的模型本身,或者AI编程软件,而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想在本地部署这个东西,你需要选择什么样的GPU,以及如何安装在GPU上?如何高效利用GPU进行训练和推理,需要厂商具备非常专业的服务能力。”
简而言之,“AI编码中的角色从设计到开发到测试到发布。如果一家新公司想继续走这条路,竞争将会非常激烈,除非它找到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或者一个非常垂直的领域,只有能解决一些一般产品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有机会。”胡一川说。
这确实是一种生存之道。近日,原月之暗面视频一代产品Noisee负责人明朝平辞职。他的创业项目也是一家AI编程公司。据Silicon Star介绍,这家公司走的是类似于Websim的轻量级产品路线,瞄准游戏等场景。 ,(Websim是一个只通过文字描述就能生成网站的网站,可以生成小游戏和一段音乐,由OpenAI和Anthropic等大型模型驱动,如Claude 3.5 Sonnet和GPT-4o),目前没有自己的专属型号,会走比Bolt更轻的产品的付费路线。
与此同时,仍有“不信邪”的新创业者认为,最终的出路是与海外最强的产品“硬碰硬”,通过能力和模式的创新,赢得属于自己的机会。 。
AIGCode的苏文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国内一些AI编程公司做的很多工作是代码测试和代码修复,刚刚进入编程赛道,但并没有真正做深入的代码生成。
“真正的工作就像吃肉,你需要放弃剩菜。”
此前曾担任华创资本投资人。 2021年3月离开华创后,他保留了投资合伙人的身份,但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模式中。最终,他在今年1月创办了AI编程公司AIGCode,并获得了两轮融资。
AIGCode的产品是一个端到端的Autopilot工具,拥有自己的“从头开始预训练”通用模型。它想要对标池畔和魔术,成为模型时代的产品引擎。
苏文告诉硅谷之星,他已经将端到端代码生成作为他20多人团队的工作方向。 “如果20个人做不到,200个人也做不到。这个赛道的技术人才非常有限,有多少人做了预训练,有多少人做了先进、创新的软件架构? ” 20 Ren 的规模与其竞争对手美国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 Magic 相当。
从模型和软件架构生成代码,创建编程工具来端到端完成任务,并训练自己的模型,将其与应用程序垂直集成,最终接管APP工厂中的多个功能。这种端到端完成任务的编程,是苏文眼中在编程领域脱颖而出的唯一途径。在链路管道分工明确的硅谷,端到端是没有必要的,但在中国的开发和B端环境下,端到端可能是更符合的模式市场需求。
“只有端到端的代码生成或者碎片化的代码补全才叫AI编程。”
但这也要求你真的能够比硅谷的新贵做更完整的流程,并且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显然并不容易。和其他同行一样,市场和投资者给予他的时间窗口也是有限的。一切都需要加速。
苏文表示,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很多前期的事情,目前正处于完成产品功能覆盖的阶段,近期已经开始内部产品测试。
“在支付点到来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用户拉起来,让产品出来。这条赛道就像爬南北坡一样,副驾驶先从北坡爬到了大本营。我们南坡还是不一样,不过大家最终都能到达山顶。”苏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