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便利店转让引发百万浏览:创业梦碎,实体零售困境与挣扎

作者:软荐小编      2024-12-01 14:02:46     79

_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

作者/十里

ID/灵手客

便利店开始转运

“花20万元转账的便利店每天都在赔钱。”当郭鹏将这段经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时,出人意料地吸引了数百万浏览量和数千条评论。

996辞去工作后,郭鹏本以为创业可以让自己摆脱兼职的束缚,却万万没想到却被困在了实体零售赛道。为了“减少损失”,他不得不重返职场,一边当牛做马,一边勉强维持着便利店的经营。

“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就是打开商店的系统,计算一下我当天损失了多少钱。”郭鹏无奈地告诉“灵兽”。

他回忆说,刚接手的时候,暑期生意还不错,酒水饮料卖得很快,周围也没有太多竞争。下半年,尤其是暑假过后,销量大幅下滑。以前客流量少的时候,他还可以通过举办活动来吸引顾客,但后来连活动都没有效果,店里一天天冷清。

眼看自己已经无法生存,他决定将店面转让。

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

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小赚一笔,或者至少保本,但现实是感兴趣的买家越来越少,他的心态也逐渐崩溃。 “果然,越是着急的人,越是容易妥协。”最后他亏本十万卖掉了店铺。 “虽然我不愿意屈服,但也只能及时止损。”他说。

像郭鹏这样的便利店企业家,和在北京开店的王奇有着同样的经历。

今年9月,我辞职创业,接手了一家便利店。装修、采购、招聘、学习管理,忙得不可开交,第一次体验了当老板的感觉。但没想到,现实很快就给其泼了冷水。

开业第一周,便利店的营业额只能勉强维持在1000元左右。但没过多久,营业额突然下降到每天几百元。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顾客流量越来越少,销售额也在下降。

再谈起便利店,王奇身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煮人”。与996工作相比,开店简直就是007。为了赚更多的钱,王奇和家人24小时轮流看店,但效果依然微乎其微。 “冬天快到了,天气越来越冷,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郭鹏和王奇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而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

他们慢慢意识到单靠努力可能不会有回报。这种“寒冬”的感觉也是从同事那里传承下来的。王奇加入了许多同龄人团体。以前都是分享如何操作、进货、选品,现在退群的人越来越多,发转账信息的人也越来越多。

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_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

一位饮料销售人员向《灵兽》坦言,今年生意确实不好做:高档烟卖不出去,廉价烟卖得不够多,便利店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困难。这背后有三个原因:

首先,零食店、折扣店的扩张造成了严重影响。各类零食店、量贩超市规模不断扩大,以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品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直接挤压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间。尤其是水饮料和零食品类,销量下滑尤为明显。便利店货架上的过期产品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产品滞销,很多店主干脆不敢进货,导致货架空空的现象逐渐增多。

二是烟酒销量继续下降。高端烟酒原本是便利店、烟店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现在需求明显减少,货品积压严重。如果不能出售,就不能流通。虽然低端烟酒需求稳定,但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弥补高端市场的下滑。烟酒整体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了便利店的收入。

第三,消费观念的变化,赚钱变得更困难。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养生,戒烟人数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了便利店烟酒产品的销售。

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

“调仓困难主要是高端口粮(高档烟酒)积压。”郭鹏表示,口粮券曾经是便利店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支撑超市和便利店的关键品类。然而如今,口粮证却成了一种负担。

他告诉《灵兽》,这几年,没有配给证的店铺转让,几乎很难找到买家。现在即使商店有配给证,也不一定能顺利转移。原因是,每家便利店都积压了大量的高端口粮产品,潜在买家看到这些库存后往往会望而却步。

特许经营还是自营?

“如果自己开店不靠谱,尝试加盟加盟是否可行?”郭鹏在转会前就曾为此苦苦挣扎。与此同时,他开始反复权衡自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的利弊。

从成本上来说,自营便利店的优势在于门槛低,投资成本相对较小。郭鹏回忆,创业初期他只投入了18万元。与品牌加盟店30万元甚至50万元的高投入相比,自营店的成本压力明显较小,投资回收周期也更短。

另外,自营店在货源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他们的进货渠道很多,价格也相对便宜。店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调整产品结构。

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_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

“虽然免费,但很难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供应商通常都是整件发货,货物周转速度慢,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情况。”郭鹏说道。

相比之下,品牌便利店对进货的限制较多。不仅采购价格通常比外部采购高出5%-10%,增加了成本压力。没有自由选择产品的权利,所有产品均由总部统一配送。这虽然可以保证整体产品结构的一致性,但也限制了门店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产品的灵活性。

郭鹏最看重的是品牌店在供应链上的优势。 “连锁便利店行业毛利率最高的品类是生鲜,可达70%以上。是店铺盈利的重要来源。这就是品牌店与自己比较的原因。经营商店的优势之一。”

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

尤其是生鲜、热食、低温奶、面包等品类。这些高利润品类是拉大品牌店与自营店销售差距的关键。 “如果加盟便利店,产品可以涵盖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抓住其他业态(如餐厅、小吃店、咖啡店、面包店等) ”。

郭鹏测算,这样不仅能吸引客流,还能大幅提升整体24小时营业额,从而提高整体利润。

但缺点是品牌店的经营标准非常高。除了日常的商品管理之外,还需要执行总部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质量检验、生鲜准备、废品盘点、卫生清洁等,这些繁琐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负担,还影响了工作效率。带来“为别人做嫁衣”的无奈。

面临困境,郭鹏决定减少损失,将店铺转让。

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便利店市场,约有30%的便利店将面临破产风险。尤其是选址不当、依赖城镇化红利的门店,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密度低、缺乏消费厚度的商圈成为便利店生存的“雷区”。

与此同时,约30%的便利店选择通过升级加盟品牌来提升业绩。品牌便利店凭借生鲜高毛利率和供应链优势,逐渐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这种升级并不适合所有店主。高投入、高风险、长回报周期让很多像郭鹏这样的创业者望而却步。

我们应该打价格战吗?

郭鹏将便利店生意不好归咎于外部竞争的加剧。

最初,周边超市通过大规模的价格战对他的生意造成了影响,后来零食店的进入让他的生意更加糟糕。

起初,郭鹏并不认为零食店会对便利店产生太大影响。甚至有人认为,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青年人,他们对零食的需求相对较低,而零食店的目标顾客更多是家长带孩子消费的家庭,消费群体两者都不完整。重叠。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过于乐观。小吃店不仅吸引年轻消费者,还通过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低的价格从便利店分流顾客。

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

郭鹏也主动做出改变,尝试对门店进行调整。 “退回店内散装零食,减少零食面积,增加百货产品品种。”郭鹏告诉《灵兽》,比如批量销售大米、食用油,也降低百货产品的价格,希望能吸引更多顾客。

最终,调整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百货产品不再是便利店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便利店依靠百货店来吸引顾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与此同时,郭鹏也低估了消费降级的影响。原本以为便利店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消费者愿意为便利买单,价格战对便利店的影响有限。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多走几步去超市,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

“现在,即使是个体工商户也无法避免价格战。”郭鹏无奈的说道。

郭鹏的感觉是对的。就连7-11、罗森这样的国际连锁便利店品牌也不得不调整策略,减少百货商品的比例,增加生鲜、自有品牌、更精细化的商品。组合,以提高竞争力并消除阻碍消费者比较价格的障碍。

转让便利店要注意哪些_转让的便利店好还是新开的好_

虽然郭鹏也尝试借鉴类似的思路,利用货币产品打价格战,同时通过其他高性价比的差异化产品吸引客户、增加利润。不过,这样的策略的有效性并没有阻止他决定将店面转让。

“看似简单、门槛低的生意,被以为是失业后的救命稻草,谁知道隐藏的门槛竟然这么高。”郭鹏感叹道。

郭鹏的经历只是消费降级和外部竞争对现实行业影响的一个缩影。

在经济增速放缓、消费更加理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便利性已不能完全弥补价格劣势。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便利店需要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减少对货币产品的依赖,加大对生鲜、自有品牌等高利润品类的投入。这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单品的利润率,还可以增强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同时,便利店可以通过拓展线上渠道、入驻外卖平台等方式吸引更多流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打造商业闭环模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实体店的生存不仅需要耐力,更需要智慧。如何在价格战中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是每个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灵兽传媒原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时力,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