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OpenAI的ChatGPT推出两年,用户数突破2亿,AI热潮推动科技股市值增长超8万亿美元

作者:软荐小编      2024-12-03 10:02:50     165

_千亿市值科技股_科技巨头市值排行

编译|怡婷

编辑|莫英

智动智讯12月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截至2024年11月30日,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经上线整整两年了。在发布之初,OpenAI 工作人员就对 ChatGPT 会积累多少用户进行了押注。最大胆的估计是 10 万用户。

事实是,近两年来,在全球关注下,ChatGPT在两个月内获得1亿注册用户,超越海外版TikTok,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目前,ChatGPT 在全球拥有约 2 亿活跃用户。

据彭博社统计,在 ChatGPT 掀起的生成式 AI 热潮下,美国六大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在两年内增长了超过 8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8 万亿元)。 AI芯片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咨询公司、卖铲子和镐的人都赚了很多钱。

1、大中小公司市值增速差距巨大

ChatGPT推出后两年内,美国六大科技公司——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总市值增加了83万亿美元。

其中,“卖铲子”的英伟达市值增长最为明显。 2022年11月30日至2024年11月25日,其市值增加2.9万亿美元,增幅超过700%; Alphabet 的增长绝对值最小,为 75270 亿美元,增长约 66%。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2022年11月ChatGPT上线后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变化(来源:彭博社)

中小型公司的回报较小。 2022年1月3日至2024年11月25日统计期间,科技板块带动标普500指数(S&P 500,简称“标普500”)上涨超过30%,而小盘600指数( S&P SmallCap 600) 上涨 15.6%,S&P MidCap 400 400) 上涨24.9%。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2022年11月以来市场总回报(来源:彭博社)

2.卖铲子和镐的人赚很多钱

近两年,AI芯片厂商的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ChatGPT推出后的第一季度,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收入就超过了英特尔(Intel),并在接下来的六个季度中持续上升,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4年第三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为308亿美元,是两年前的八倍;同期,英特尔数据中心营收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43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33亿美元,下降约23.26%。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三大AI芯片厂商数据中心营收(来源:彭博社)

微软、亚马逊(AWS)、谷歌的云服务收入近两年也加速增长。这三大云服务提供商的年收入总额将在2024年达到2560亿美元,两年增长超过36%。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三大云服务商年营收(来源:彭博社)

彭博社将咨询巨头描述为淘金热中的“镐和铲子小贩”。据《纽约时报》报道,麦肯锡今年约 40% 的业务与生成式 AI 有关,IBM 生成式 AI 业务收入已达 30 亿美元。此外,埃森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合同总价值从2023年下半年的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10亿美元。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埃森哲2024财年生成式AI相关合同金额(来源:彭博社)

用于训练大规模人工智能的服务器市场也在腾飞。自ChatGPT推出以来,特别是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超微、戴尔、惠普的服务器收入出现了显着增长。其中,超微AI服务器营收从2022年第四季度约3.32亿美元增至2024年第二季度35亿美元,增长954%。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ChatGPT 推出后领先的 AI 服务器公司营收情况(来源:彭博社)

3. 生成式人工智能吸引了全球近20%的风险投资基金

从全球创投资金流向来看,ChatGPT出现后,创投机构开始加大对生成式AI相关项目的投资比例。

以2024年为例,全球风险投资项目总计吸引资金约1661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吸引资金319亿美元,其他人工智能项目吸引资金660亿美元,非人工智能项目吸引资金680亿美元;与生成式AI相关的创投项目资金总额占全球创投项目资金总额的19.2%。 2022年,这个值仅为2.16%。

车载芯片新突破,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风险投资资金流向(来源:彭博社)

结论:生成式AI竞赛巨头优势巨大

当 ChatGPT 在 2022 年底推出时,它所代表的生成式 AI 有望为初创公司带来更加平等的进入壁垒。但创始人很快意识到算力的消耗,逐渐放弃了大基础模型的研发,转而致力于让AI服务更容易控制成本、更容易落地。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大型科技公司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而中小型初创公司在做具体产品时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庆幸的是,生成式AI的市场格局仍处于快速变革时期,在细分赛道中找到正确定位或许是初创公司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