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尊界S800:百万级豪华轿车引领智能驾驶新潮流

作者:软荐小编      2024-12-08 15:04:17     125

文|竹郎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车企在发布会上不提及智能驾驶,新车基本不会受到关注,甚至会被贴上“老古董”的标签。

从“生命不息,奔驰无止境”到“遥遥领先,强到飞翔”,当下的汽车行业似乎正在经历着手机行业曾经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型阶段。

11月26日,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杰S800在华为年度品牌盛典上亮相。华为鸿蒙智能与年度旗舰手机mate70一起发布汽车,充分说明了尊杰S800的重要地位。

作为华为“捷”家族首款“百万级”豪华车,“智能”是尊捷的最大卖点之一。这也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汽车厂商不仅要在传统的性能和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土地。

然而,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车企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但要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全面普及,还需要克服许多挑战。

智家为何突然如此火爆?

2018年,比亚迪王传福提出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电动化,下半年智能化”。

展望2024年,截至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1000万辆的国家。

随着电动化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市场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进入智能化发展的下半场。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无论是传统主机厂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加大了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力争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机器。

事实上,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智能驾驶是各大汽车厂商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车企技术实力的代名词。

2024年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智能驾驶的讨论越来越多。从多家大型车企公布智能驾驶技术的最新突破和应用成果,到相关车企公众人物不断呼吁推出L3级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力文件政策。政策有力支持车联网发展。

从概念上讲,智能驾驶仍然需要驾驶员随时监督和接管,而自动驾驶则追求在任何情况下完全自动驾驶。

驾驶距离_驾豪车故意撞酒驾_

图注:某车型在国内城市智能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通常分为多个级别,从0级到5级。其中0到2级通常被视为辅助驾驶,例如车道偏离警告、障碍物检测、自动制动、自适应巡航等功能。 3级到5级可以称为真正的自动驾驶,可以让驾驶员将手脚从方向盘和刹车油门上移开,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国内法律法规暂时还不允许L3上路,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道路通行正在开展试点工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大朗智库高级顾问张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正在逐步获得官方认可,法规和政策也逐步放开。政策对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发挥了作用。但法规尚未完全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这导致车企和保险公司对于L3级自动驾驶的推广持谨慎态度。

因此,目前车企主推的智能驾驶更多是基于低级自动驾驶,更侧重于L2+智能驾驶,集成了一系列驾驶辅助功能。不过,目前华为乾坤、小鹏汽车推出的智能驾驶套件也具备L3级自主决策能力。

在国内,百度于2013年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布局,是国内最早研发智能驾驶的公司之一。此后,华为、小马智行、蔚来、小鹏汽车、Momenta等新兴车企和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独特的产品设计纷纷加入智能驾驶赛道。

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带动了应用场景的落地和需求的不断扩大。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2021年以来,随着自动驾驶硬件成本的下降、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行业法规的逐步放开,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L2级自动驾驶系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主流配置。包括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在内的高端车型已经开始标配L2系统。

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92亿元,同比增长32.44%。据相关机构预测,2024年L2+智能驾驶功能整体渗透率预计将达到8.5%。其中,高速NOA功能渗透率约为8%。 (NOA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升级功能,由特斯拉率先推出,包含城市NOA和高速NOA功能。)

中国智能驾驶公司只有华为等吗?

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在复杂路况下自动驾驶的视频频频出现并成为热门话题。

尤其是今年以来,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动作频频。一是分拆汽车部成立新公司,实现独立运营;随后又斥资长安、大力士等车企投资英威特;最近,甚至拒绝与华为合作的广汽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也宣布将与华为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品牌。

华为并不单独生产汽车,但它的身影在汽车市场随处可见。

据官方介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智能驾驶、座舱、智能车灯等多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乾坤”和“鸿蒙座舱”两大核心解决方案品牌。

其中,乾坤智驾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业务单元。目前,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 3.0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物理端到端。

目前市场上,除了鸿蒙四世搭载华为乾坤智能驾驶外,长安深蓝、艾维塔、比亚迪方宝、东风蓝图等厂商的部分品牌车型也搭载了华为乾坤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华为高端智能驾驶技术已应用于18款车型,涉及11个汽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并不是国内智能驾驶市场的唯一存在。国内不少企业也在智能驾驶领域积极布局。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就吸引了奥迪、奔驰、奇奇、通用、大众等20多家车企的合作。今年9月,Momenta发布了首款大规模量产的智能驾驶模型,将感知和规划整合到一个大模型中,形成端到端的深度学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巨资的小鹏汽车今年也推出了国内首款量产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包括神经网络XNET、大控制模型XPlanner和大语言模型XBrain ,成为少数实现端到端大型车型量产的车企之一。

此外,小米、乐跑等车企也积极整合智能驾驶团队,向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冲刺。例如,小米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从高速公路NOA到市区的十个NOA城市的覆盖。

_驾豪车故意撞酒驾_驾驶距离

图注:德国知名专业汽车咨询公司P3发布智能驾驶评测

除了众多玩家纷纷入局之外,在智能驾驶领域,还存在着路线之争。讨论最多的是激光雷达和纯视觉解决方案之间的争论。

作为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的坚定支持者,马斯克曾多次抱怨“激光雷达昂贵且不必要”。关于智能驾驶到底应该采用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方案,国内已经形成了两个阵营。以余承东为代表的一方坚持激光雷达方案;对方包括极岳汽车CEO夏一平认为,纯粹的视觉感知最接近人类,迭代速度更快,算法上限更高,信息量更大。最接近L4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在张宏看来,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环境感知、决策、应急处理、网络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智能驾驶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未来主流解决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需求和技术发展。现在市场更倾向于以纯视觉解决方案为主体,以激光雷达为基础比如在硬件上,特斯拉在HW4.0中加入了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张宏说。

新能源汽车距离标配智能驾驶还有多远?

2024年是智能驾驶元年,主要是智能驾驶技术从高端市场向主流市场的转变。

麦肯锡分析认为,技术迭代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进入快车道。智能技术方面,智能驾驶、生成式AI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技术迭代,预计将带动各类高端智能功能和配置的价格从25万元左右上涨至15万元左右。

以鸿蒙智能为例,新发布的搭载华为纯视觉感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智界S7,售价已降至22万级别。此外,长安深蓝新推出的深蓝S07等车型也将售价推至20万以下。

事实上,自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已逐渐从量价转向量产技术。尽管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中国的传闻不断,但其车型在中国的价格却一降再降。 Model 3国内售价从40万元下降到20万元左右。

目前,车企在研发技术的同时,还在研发智能驾驶。

这也是各大车企加大智能驾驶技术投入以抢占市场先机的原因。除了华为乾坤、Momenta搅动智能驾驶格局外,蔚来的NOP、比亚迪的神眼、小鹏汽车的XPILOT等智能驾驶系统也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这些系统对于改善驾驶体验、降低事故风险、提高驾驶安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如果智能驾驶真正成为标配,也将面临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

比如,目前标配华为乾坤智能驾驶的车型,仍然配备的是比较基础的版本。例如,要在市区激活无地图智能驾驶功能,仍然需要购买高端智能驾驶套餐。高端智能驾驶套餐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以华为乾坤高端智能驾驶方案为例,目前买断价在3万元左右。

张宏表示,智能驾驶技术何时成为所有车辆的标配,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成本、法规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全球将有大量智能驾驶汽车投入市场。未来几年,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将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下半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成熟、成本进一步下降,智能配置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已是大势所趋。

不过,张宏也指出,智能驾驶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仍需突破一些技术瓶颈,如高精度地图和传感器技术、算法和AI处理能力、可靠的车辆控制和执行系统等。

在智能驾驶成为标配的过程中,高端智能驾驶的“低成本”不可避免,这也预示着高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价格战也可能成为汽车之间价格战的主战场。 2025年,大疆创新推出了高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售价7000元。未来,随着特斯拉FSD进入中国,高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价格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就像整车制造一样,能够坐上智能驾驶餐桌的玩家也只会是极少数。

这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