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周新宇
编辑|苏建勋
《智涌现》独家获悉,AI独角兽“智普”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达30亿元。新投资者包括多家战略投资者和国资,君联资本等老股东继续投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智能频谱基地大模型的进一步研发,从回答问题到解决复杂多模态的任务,更好地支持行业生态发展。
据《智涌现》显示,2024年以来,智浦商业收入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如果一家企业服务公司想要实现数亿ARR(年度经常性收入),通常需要近10年的时间。”智普COO张帆曾对《智萌》直言,“去年,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B端,随着API价格大幅提升,开放MaaS平台bigmodel.cnAPI年营收同比增长30倍以上; C端方面,自2024年Q3推出付费功能以来,“智浦轻言”预计收入突破1000万元。目前,智浦轻言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
目前,销售模型API、通过MaaS提供服务是模型层公司主要的ToB业务模式。
所谓MaaS(Model as a Service)可以理解为一个为开发者提供模型API和各种开发工具的平台。
例如,MaaS开放平台bigmodel.cn上有语言模型GLM-4系列、多模态模型GLM-4V系列、自治代理AutoGLM等模型产品API,以及模型微调只需三步即可部署的平台。 。
据了解,bigmodel.cn日均Token消耗量增长了150倍,其中付费Token增长了40多倍。目前,该平台拥有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同比增长30多倍,付费客户数量增长20多倍。
如今,大型模型公司也在下游需求明确的B端看到了商业化的确定性。
然而,随着价格战的开始,以及各公司模型能力的差距尚未拉大,MaaS的商业化开始受到挑战。 bigmodel.cn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的降低。
2023年初至2024年下半年,智浦开放平台价格从500元/百万Token下降至0.1元/百万Token。
智普一位高管告诉《智能崛起》:“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价格下降。比如在模型架构、工程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优化。即使价格下降5000倍,我们仍然不会亏钱,我们也不会亏钱。”这不是价格战。”
用户和代币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价格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场景变得越来越复杂。上述高管提到:“去年,大家都使用模型,主要用于简单的对话应用。今年,我们开始转向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和多模态任务。”
Agent 是足够复杂的场景之一。
从全球来看,AI行业有一个共识:2025年将是Agent爆发之年。无论是扎克伯格、比尔盖茨,还是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都在公开演讲中表达了对Agent应用前景的看好。
2024年,智浦在Agent上也做出了积极的布局。 10月,智浦对座席助手AutoGLM进行内测,一个月内用户访问量突破100万。
11月29日,在智普举办的Agent OpenDay上,正式发布的AutoGLM已经支持50步以上长步操作的独立执行,以及任务的跨App执行。
此外,智普还发布了Web端代理AutoGLM-web、PC端代理GLM-PC。前者可以在芒果TV独立播放《巷子里的人》最后一集并发弹幕打卡;后者可以远程“无人”操作电脑,类似于Anthropic发布的“电脑使用”功能。
同时,这些功能将首先在消费者需求明确的端侧设备中实现。在Agent OpenDay上,荣耀、华硕、小鹏汽车、高通、英特尔等厂商到场介绍与智浦的合作情况。
随着AI应用落地被提上日程,C端的变现能力也是AI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AI C端应用普遍还处于获客阶段。除了ChatGPT、Character.ai等少数具有先发优势或技术优势的产品外,大多数企业仍难以将用户量转化为付费。
但在消费端,智浦依然有着亮眼的表现:开始付费不到半年,智浦轻颜预计年营收就超过1000万元。这也主要取决于智浦的清晰语音功能的广度。
随着技术和资金达到瓶颈,目前国内能跟上OpenAI步伐的公司越来越少——GPT-4o和Sora就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智普已成为为数不多的模型产品能够全面对标OpenAI的厂商之一。 2024年以来,智浦陆续发布了对标Sora的视频生成模型CogVideoX,以及对标GPT-4o的端到端语音模型GLM-4-Voice和GLM-4-VideoCall。
这些模型提供的视频生成、视频通话、情感语音等功能均已在智浦轻言上上线。青言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模式最全的To C产品。
“我们觉得价值验证是通向AGI的唯一途径,就是用户愿意使用它、愿意付费。”智普一位高管总结了“智能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