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3月15日晚会正在现场直播。央视315晚会曝光“网贷降息”。报道称,董女士只贷款了7000元,三个月内利息和逾期费用就累计到50万元。
以下为实际记录
“714高炮”比生命还贵
【主持人】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毫。个人贷款市场需求旺盛,但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申请贷款不仅有门槛,而且办理手续也需要时间。相比之下,网上申请贷款就非常方便。您可以在手机上操作,资金即时到账。有的甚至声称利率低、无抵押贷款。这种便利和无忧对借款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一旦介入,你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深渊。
【文本】
短短三个月,家住长春的董女士就背负了50万多元的债务。她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受害人董女士:我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意思了。我一个人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前行。当我被打死的时候,我才松了口气。
50万多元的债务来自于董女士最初的贷款只有7000元。她向亲戚朋友借钱,每天拼尽全力偿还永远无法填补的窟窿。
受害人董女士:我脸皮这么厚就是为了堵这个洞,但最后没能堵住。
到底是什么让董女士陷入这样的境地?三个月前,董女士的店面出现了营业额问题。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接到了推销贷款的电话。对方称,他们APP平台的贷款利率仅为每月0.6%,董女士动心了。按照要求,她填写了自己的各种信息,奇怪的是,她还要验证自己的手机运营商。
受害人董女士:他说的是可以的。填写一下就可以了,只是为了看看这个手机是否是你的实名注册的。
根据对方要求,董女士上传了个人信息,借了1500元。让董女士意外的是,只收到了1050元。缺失的450元作为综合费用扣除,贷款必须在第7天偿还。实际借款期限仅为6天。
贷款成功当天,董女士就陆续接到其他推销贷款的电话。一天之内,她一共借了7000元。这些APP在借钱时,会以各种名义扣除30%的贷款金额,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头利息”。 7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还款当天,董女士发现自己借的7000元无法偿还,只好从其他贷款应用申请新贷款来偿还旧债。没想到,这就是她噩梦的开始。
受害人董女士:我只是觉得自己多花点钱比较好,而不是去找亲戚朋友倒钱或者借钱,怕被人看不起。
我要还7000元。 6天后,我要借1万元。我得还10000块钱。 6天后,我要借14000元。一个月后,最初的7000元债务已滚至4万元。
可怕的不仅仅是利息的断绝。董女士发现,未偿还贷款的逾期费用也接连出现,每日金额高达本金的5%至10%。
被害人董女士:斩首显然是不好的,但申请时根本没有反映逾期费用。在黑暗中情况很糟糕。
仅在这款“甜兔”APP上,董女士就申请了8000元贷款,已逾期18天。逾期罚款达到14400元,远远超过贷款本金。就这样,董女士不断寻找新的APP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最初的7000元债务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增加到了50万多元。
受害人董女士:借款平台约有50家,每天的逾期费用达1万多元。
三个月来,在董女士每天继续偿还贷款的同时,她和她的亲友却不断接到各种侮辱性的催收电话。
受害人董女士:收款人告诉我,你知道(核实)你的手机运营商是做什么用的吗?那就是读取你的通话记录详细信息,包括你的通讯录。
债务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侮辱性的催债电话也变得越来越骚扰。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董女士彻底绝望了。她甚至给丈夫写了遗书。
遗书内容: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实在受不了了。我被愚弄了,而且越陷越深。我快要崩溃了。我才是伤害这个家庭的人。
家住徐州的小英也有类似的经历。为了还信用卡,她被“如意贷”软件中标注的“低息”贷款产品所吸引。她借了2000元,两个月后就变成了20万元。
被害人小英:你还二借三,再还三借四。这就是循环。最后,你借来的只是为了填补漏洞。
小英和她的家人还遭受了催款电话的骚扰和侮辱。
催收电话:你知道怎么找到晚上兼职的办法吧?你美不美,就把自己卖了,然后还清钱,然后成为一个好人。我会推荐给你。我首先将您视为您的第三位A客人。
家住杭州的小芳也曾在此类小额贷款平台上借过钱。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的债务就从几千元增加到了15万元。
受害者小方:有平台每天都要还款。有时一天之内要还款的平台有十二三个。太可怕了。
这种小额网贷被网友称为“714高炮”。 “714”是指贷款周期一般为7天或14天,“高炮”则是指其高额的“斩首利息”和“逾期费”。 ”。
2018年5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民间借贷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未经主管部门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从事或者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的机构或者机构。主要从事发放贷款业务。发放贷款是一项日常业务活动。严厉打击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的行为。
那么,这些“714高炮”为何能明目张胆地运作呢?谁在运行它?记者试图取得联系。
金葫芦APP客服人员:你们公司在哪里?你不能在这里说的是因为这是公司政策,你不能说。
快易APP客服人员:你们公司在哪里?你是否知道公司在哪里并不重要,这与你的借款无关。
现金树APP客服人员:抱歉,这个我们不能向您透露。
米利莱APP客服人员:我还不知道具体地址。
看来这些公司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见不得人的。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经营“714高炮”软件的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石经理:说白了,我们只是做“714高炮”类型,但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在市场上的所有行业中,应该至少有数十万个这样的应用程序。
这样的公司虽然不少,但都像紫兰科技一样,潜伏在水下,悄悄发财。而且,此类公司几乎都没有经营资质。
安徽紫蓝科技有限公司史经理:我们没有,没有这种,就是那种互联网小额借贷牌照。
记者:那些做“714”的企业呢?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史经理:没有,没有。
史经理坦言,“714高炮”由于斩首利率高,赚钱极其容易。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石经理:说白了,一个用户进来,我只赚他一个月的钱,够了,一个月1500块吧?名义上,我们只有七天,只有六天,六天 如果你一个月能做五期,就拿一本 例如,如果每月还款1500元,30%(资本利息),你就赚450元第一期,如果第二期给他2000元,那么你就赚600元,然后第三期给他2500元,对不对,你赚750元。那么你认为你能赚多少钱?分三期偿还。
收益这么高,风险也很大,但这家公司从来不担心客户借钱不还,因为他们有一张王牌。客户借钱时,必须授权软件访问手机通讯录并验证运营商。在该公司软件后台,记者看到了客户身份证照片、手机通讯录、手机通话记录等各种详细信息。之前的几位女受害者都中了这一招。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借款人)最怕的就是通讯录被泄露。他的朋友们会知道他还没有偿还借的钱。他最怕这个。
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公司的反应是改变他们的位置,所以每隔几个月,他们就会改变他们的APP。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石经理:玩了三个月。玩了三个月,换个(APP),再赚1000万,再玩三个月。
有人操作“714高炮”软件,也有人不遗余力地推广。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销售电话外,在信用导航、送花、易碎贷等贷款超市里也能找到“714高炮”软件。
融360号称“中国领先的智能移动金融平台”,拥有大量小额贷款商户什么软件小额贷款好,其中包括董女士借钱的“库卡”、“贷商钱”。融360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向商户推荐客户什么软件小额贷款好,每笔成功贷款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融360工作人员:我们平台只是给你推送一个客户。如果您以25元购买该客户,系统会向您扣除25元。
记者在融360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贷款产品都标明放贷前必须先购买商品。既然是贷款,为什么还要买货呢?
融360工作人员:借1000元,需要购买价值200元的产品。问他能否接受。这不就等于这里讲利率吗?
王先生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他从融360贷款时必须购买的各种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远远超过市场价格。
受害人王先生:变相斩首。 20%的利息,不管你要不要,这个东西你必须从我这里买下来才可以借出去。
王先生通过融360等“714高炮”欠下了10万多元的债务,疯狂的催收电话甚至打到了孩子的班主任身上。
受害人王先生:孩子回来告诉我,他说:爸爸,你在外面欠钱吗?我的班主任问我。我很伤心。我没想到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太恶心了,太卑鄙了,我确实想到了一些很极端的事情。一点也不夸张,我想到了死亡。
陷入这种悲惨境地的受害者远比记者调查的受害者要多得多。 2018年8月,深圳男子钟某因办理网贷服毒自杀。随后,家人不断收到追债短信; 2018年12月,27岁山西女子范某在“714”平台上被大量发布经过处理的裸照。催促付款,他不堪压力,投河自尽。
【主持人】
这些搞“714高炮”的公司都知道自己做的其实是非法生意,但他们却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弱点。缺钱的时候不好意思向熟人借钱,欠钱的时候也不敢张扬。各种手段纷纷设置陷阱,让受害人在陷阱中越陷越深。
“714高炮”等新的侵权手段,实际上掩盖了消费环境中的诸多困难。其中涉及灰色区域软件、泄露的个人信息、恶意催收电话、消费者疏忽以及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带来的不便。它的出现考验着我们管理消费环境的综合能力。我们要用互联网新思维,动员各方力量,建立共治共享的包容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