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整年,我被公司骗了钱。
这句话成为了号称在AIGC、云计算等领域投资数十亿的前上海明星企业“积木银河”850多名员工的真实写照。
“极木银河”的几位前员工告诉《智能涌现》:算上工资、补偿金、报销等,欠员工的金额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 “他们都申请了个人仲裁,但因为案件已经被部门接手,我们只能等待。”
《极木银河》的雷雨发生在2024年6月,过程极其戏剧化——CEO陈群在租住的别墅里留下一封告白信,然后失踪。信中写道:“(我)是一个骗子……(公司)总共缺口62亿。”
陈群在别墅写下的自白
在《智创》获得的一份公司介绍中,“极目银河”声称将以“创业孵化+创新赋能”的商业模式成为世界级创客社区;雷雨过后,员工们才明白,公司原来所谓的投资、孵化,其实都是创始人用来吸钱的骗局。
雷雨过后,“极木星系”迅速崩塌。只有850名员工和280多只猫受害。
是的,有猫。
在“吉姆银河”的工业领地上,还承包了一个流浪猫基地。我们不知道这笔投资是否是创始人陈群塑造人格的一种方式,但一位前员工告诉我们,公司里很多人出去谈合作时都会提到这笔资金,“这会让人们觉得我们是一家非常特别的公司。”一家有爱心的公司。”
《绿洲》宠物基地的猫咪在《灵动崛起》中被拍摄
当骗局失败时,人和猫都陷入了困境。
这家位于上海奉贤的猫咪基地负责人告诉Smart Emergence,该基地的年租金高达200万。最高峰时,这里收养了1000多只流浪猫。极木星系雷雨过后,基地资金链濒临断裂,仅存的280只猫一度面临被遗弃的境地。
(为了克服困难,基地近几个月一直在努力寻找新雇主,现业务已转型为宠物治愈品牌“自然心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自然心生”公众号/迷你为流浪猫提供支持的计划。)
极木银河奉贤宠物基地“绿洲”拍摄《灵动崛起》
至于员工,我们在最初采访时心中始终存有疑虑——巅峰时期,“极目银河”员工人数一度扩张到1000多人,硕士比例达到65%,其中不乏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员工。来自字节、腾讯、百度、哔哩哔哩等大厂背景的加盟。
然而“极目银河”及其创始人陈群在业内几乎没有名气。为什么这样一家空壳公司吸引了大量背景良好、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加入,最终却落入陷阱?
当我们剥开这个骗局的细节后,我们发现“吉木银河”的骗局颇为扑朔迷离,堪称“连环骗局”。
从画大饼、塑造人物形象,到寻求权威背书、“把左手移到右手”……《极木银河》几乎用尽了商业公司能用的所有欺骗手段,变身了来自一家鲜为人知的空壳公司。已成为涉足十多个新兴高科技产业、动辄投资数亿的独角兽。
为此,我们“剖析”了这可能是2024年最具欺骗性的企业骗局,将骗局一一列出,并制作了一份《求职防雷指南》,帮助您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找到工作机会。即使你不小心踏入了职场陷阱,也希望你能尽快识破,及时走出来。
伎俩一:虚张声势的CEO:塑造形象并寻求认可
求职者加入一家公司的第一步是了解该公司及其创始人的背景。骗局此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几乎没有行业声誉的“极目银河”及其创始人/CEO陈群来说,虚张声势就是最好的掩护。
“刚进公司的时候就听说老板是红色背景的。”几位积木银河前员工告诉《智能崛起》。
在创始人陈群流传的人生故事中,还有更具体的版本:“红三代”、“江苏某市首富的儿子”、“架桥起家、创业”。吸引将军投资抗美援朝。”
《吉木银河》折页上夸张宣传陈群《灵动涌现》拍摄
就连面试的时候,HR也会神秘地向应聘者透露,陈群是身家数十亿的老板,资金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正是这些传闻,让一些员工的疑惑得到了一级答案:为什么公司默默无闻,却似乎如此强大。理由是:“需要低调”。
事实上,这些光鲜亮丽的背景都是陈群刻意塑造的人物。
据《智者崛起》报道,“极目银河”内部有一个小部门,专门研究如何为陈群等高管“买奖品”。
官方宣传册上,陈群有一个颇为唬人的头衔——“5月4日青年奖获得者、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名誉会员、产业发展研究院名誉所长”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2014中国经济人物”...
据我们核实,这些奖项大多纯属捏造——“五四青年奖”并不存在,而实际上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所谓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国家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查询显示,并不存在。
那么,陈群是谁?
经过多方核实,《聪明崛起》拼凑出了他的真实身份——陈群的真实籍贯是浙江台州,并非传闻中的“苏富二代”。起初,陈群只是江苏一家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十年前,他通过银行贷款、P2P、区块链等业务一步步赚钱,才赚到了第一桶金。
如果说人设很容易被打破,那么陈群更精巧的包装方式就是为了赢得政府的认可。
2023年,上海郊区建成了一座“积木工业园”。工业园有两栋建筑,一座全层健身房作为两栋建筑之间的连接。知情人士称,装修是按最高标准晋升的,光是装修就花了很多钱。四千万。
在《智慧崛起》获得的陈群与投资者的演讲录音中,陈群夸口,上海市、区、镇三级政府每年为“积木银河”提供4000多元的创新扶持资金。一万,“这个(技术)项目几十万,那个项目一两百万。”
这一点尚未得到相关政府方面的证实,但肉眼可见的是,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中期的雷雨天气期间,“吉木银河”公司内经常高挂红色欢迎横幅。
“你在横幅上看到的头衔从副市长、区委常委到全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都有,”一名员工告诉Smart Emergence。
《智慧崛起》在积木银河产业园拍摄
“为什么《极木银河》能落户上海这个地区?政府为什么给他们提供两栋楼?有没有进行回调?”一位“极木银河”中层经理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
现实情况是,《极木银河》选择的上海郊区地处偏远地区。该地区的高科技企业很少,像“积木银河”这样能够帮助上千人就业的科技企业就更少了。
在各地政府迫切寻求技术创新转型的当下,如何聚焦技术创新属性、解决就业需求,对于“积木银河”这样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困惑的。
“CEO跑路事件”发生后,积木工业园入口处的灯带标识迅速被当地拆除,并封锁园区进行《智慧崛起》拍摄
从显赫家世的创始人、富丽堂皇的办公场所,到一直受政府委托的政企关系网络,“积木银河”打造了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华丽外壳。而这些都是欺骗员工信任的诱饵,层层吸引人们上钩。
一位来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者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当时对《Smart Emergence》的判断——“骗子公司何必这么麻烦呢?”
伎俩二:虚假工作,“表演”工作
当求职者被华丽的包装迷惑而进入公司时,“积木银河”将继续为员工营造虚幻的职场氛围。
“积木银河”成立于2023年2月,多名员工表示,公司成立一年半以来,向外界公布的十多个项目中,三分之二“没有收入,无法覆盖正常收入”劳动力成本。”
然而,对于处于创业阶段、探索业务的初创公司来说,收入有限是很正常的;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吉木银河”在业务开始好转之前,就招募了一支庞大且冗余的销售团队。 ——150余人,占公司人数的1/4。
一名员工向“智慧涌现”介绍了具体的团队规定:“极目银河”的销售体系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每个区域不仅有区域总监,还有所谓的大客户经理;这些董事和经理有各种助理;
此外,每个销售区域都有专门的“CMO助理”。该公司的首席营销官曾解释说,这些人的作用是“充当首席营销官,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其签订合同和开展业务的权利”。
在这种草根团队式的管理下,员工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庞大的销售团队似乎每天都在“玩工作”:“150人经常出差,与各地‘做公关’”。只是接一个项目,飞来飞去,在当地酒店住个三五天,没有想到一个公司应该有的任何成本。”
团队组建杂乱,产品交付质量低劣。
以访问量最大的“极目银河”元界业务为例。他们的业务是与景区合作,让游客扫描景区二维码体验AR元宇宙,每次收费10元。
不过,有工作人员曾对这项业务在景区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地考察。 “交付的设计和交互效果都很差,很难让用户真正愿意付费。腾讯以前没能做到这一点。”
《极木银河》元界经营成果图及产品图展示
尽管如此,当陈群向投资人演讲时,这项业务却变成了——“他们已经与全国数千家顶级景区达成深度合作。”
一名员工曾翻阅公司与景区的具体签约合同,发现合同上的签名基本都是不知名的乡村景区。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重庆的玫瑰园或者乡村的小景点。”
更不可思议的是,“积木银河”销售团队的管理层更是“签订军令状”——让各业务单元的销售签署一份文件,承诺在短时间内完成销售额从千万美元到上百万美元的项目。 2024年,领取或收款并在身份证后两位数字上签字。
“我看完笑出了声,就像一场表演,签不签无所谓,因为没有惩罚机制。”一名员工说。
“积木银河”销售团队需签署员工提供的“军令状”
草队式的管理、绩效式的业务提升是很多员工入职后的一致感受。
当然,你可以将这些归咎于初创公司的管理疏漏,但请记住,如果一家公司在人工费用和其他成本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却看不到完成的产品或可观的收入,即使它有融资,永远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当我们回到公司的根本,我们看看“极目银河”到底在做什么?有哪些产品?更多荒唐故事接踵而至……
欺骗之三:企业千疮百孔,除了吹牛之外一事无成。
在完成了创始人、企业背景、团队架构的部署后,“极目银河”开始了骗局的关键环节:无限扩张经营版图,以达到吸引融资的目的。
很多员工记得,陈群对“极目银河”的规划相当夸张——用他的话说,他计划2023年投资12个项目,2024年再投资50个项目。
在营收方面,陈群对海口吹嘘,“2023年营收将突破9亿”、“未来上市,实现千亿、万亿市值”。
但陈群想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那就是——无休无止的生意把馅饼摊开,把风口堆起来。
如果你还记得电影《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投资项目”的情节,同样荒诞的故事充斥着“吉木银河”的创业史。
有员工梳理情报发现,“极目银河”的业务逻辑相当简单粗暴。有些是“为所欲为”,而另一些则是基于数字高管拍着头“为所欲为”。
他们的业务范围从宠物电商、到元界、到数据中心、到AI应用,甚至还有泳池卫士、招聘软件、贷后管理等非潮流细分业务……主要业务是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联系。
“极目银河”业务分布现状
一位中层管理人员曾经看到过“极目银河”的项目建议书。连最基本的商业目的、市场分析、竞品研究都没有,只有几张薄薄的excel表格。
Excel电子表格中,公司管理层只填写了几个业务公式——“某某的转化率为正,经过最后计算,结论是可以盈利。”
这位中层管理人员对Smart Emergence表示,“《极目银河》的商业书不像是商业演示,而更像是小学生的算术题,结果既赚钱又好。”
更荒唐的是,是否要做任何新业务几乎都是陈群一个人做出的决定,或者是他和公司四位高管(CMO、CFO、CHO、CIO)在上海的一栋别墅里做出的决定。这是在扑克桌上决定的。
《灵动崛起》在陈群租用的上海东方别墅拍摄
例如,《智慧涌现》了解到,“积木银河”旗下的蓝领灵活用工SaaS项目“积木有工”,源于该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公司CHO的陈群在实习期间告诉陈群。游戏中他拍着胸脯,“只要投入钱,一年就可以实现收入5亿,2025年收入25亿,就可以养活整个集团了。” 未来。”
但当这些技术项目实施后,大多数都被证明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其中可笑的商业逻辑很快被一些员工看出来——“2024年我们还是做传统的人力资源外包,无论价格、资源、系统都比别人没有优势。”该员工评论道。
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宋静怡律师也告诉我们,在求职时,员工最好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等信息。尤其是,如果发现该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存在犯罪风险,就更要提高警惕,因为明知对方从事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帮助,也会构成共犯。
“我遇到过一些理财公司,都是空壳,后来雷雨交加,员工就被当推销员判刑了。”宋静怡律师表示,她提醒求职者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等网站进行应聘。搜索(可点击链接跳转)确认该公司是否涉及诉讼。
骗局 4:骗子的终结——向员工要钱
2023年,创业已经不是一次性应对一切的时候,更不是“极木银河”那种粗暴的孵化方式。眼看着自己无法通过项目融资盈利,陈群开始思考最后的逃生之道。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陈群竟然针对的是员工的腰包。他开始通过公司项目向员工要钱。
“积木银河”的几位前员工告诉《智能新兴》,“积木银河”和陈群旗下的理财公司在试用期内有一个转正的秘密方式,那就是购买陈群财务公司开发的理财产品。利率为6%,似乎高于大多数理财回报。
陈群的金融产品合同(部分摘录)
为了获得固定的工作岗位和所谓的利润,有的员工购买了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股票。
不仅是基层员工,陈群也磨刀霍霍向管理层发起攻击。
“积木银河”的几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智能涌现》,2024年初,陈群以“投资新理财”、“公司资金紧缺”、“个人项目需要流动资金”向公司借钱。管理人员拥有70万至500万不等的高额资金。
这一切都发生在陈群的“金蝉脱壳”之前几个月。
出钱的人中,就包括跟在陈群身边多年、眼见银河的二把手。此人甚至抵押房产套现;此外,还有管理人员生病了,需要钱治疗。
为了让借款行为更有说服力,陈群不断向这些员工释放各种烟雾弹,比如“公司即将兑现3500万元股权融资”等。
奇怪的是,在借钱的同时,陈群突然变得神秘起来——比如,他以“肺炎”为由谢绝了年会等集体活动,也很少出现在公司。与此同时,公司还传出他和妻子秘密离婚的消息。
最终,员工购买的理财、高管借出的钱,都随着陈群的失踪而被浪费了。
如果员工后来才意识到这些隐藏的迹象,这很正常,但还有更多的线索应该引起警惕。
比如,《聪明崛起》发现,陈群旗下的所有公司,无论是金融公司“明轩基金”,还是“积木银河”集团旗下的公司,法人及最终受益人都不是陈群本人,而是陈群本人。他指定的高管或亲密伙伴。
“或许他当初设计法人架构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要退出,因为法人要承担风险。”一位员工猜测道。
与此同时,陈群名下所有公司的认缴资本基本达到数百、千万,但实收资本要么为0,要么远低于认缴资本。
宋静怡律师告诉《智能涌现》,她接触过的大多数诈骗公司最大的特点基本都是空壳公司,法人、股东都持有代理身份。这也应该成为求职时评判公司的一个因素。一个关键参考。
截至目前,陈群仍下落不明。员工猜测他很可能已经不在国内了,他们对追回拖欠的工资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一名员工愤怒地对我们说:“你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这家公司是个大陷阱,至少让别人别再踩了。”
在上述的自白中,陈群写下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不如出去尝试一下,也许有一天我可以为大家挽回一些损失。”
“智能涌现”搜索到的陈群微信朋友圈封面,是一个人毅然走向沙漠深处的背影。不知陈群此时是否也在荒野中行走。
陈群朋友圈截图
概括
针对上述四种骗局,我们尝试总结了一些应对措施。它们可能不能向您保证任何事情,但至少可以起到提醒作用:
1.不要相信所谓“背景硬”的创始人和CEO。
行动胜于雄辩。判断一个企业领导者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需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获得过什么奖项,吹过什么牛。
对于神秘的说辞,你需要寻求更多的证据,学会使用工具——小红书、脉脉、各种XX检查。如果一个创始人/公司除了花哨的奖项和头衔之外没有其他的存在感,那么它就更重要了。小心——蘑菇越漂亮,它的毒性就越强。
2、多与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尤其是销售团队。
如果你是一个i型人,不想在公司交朋友,那就多看看公司的大集团规模是否会急剧增加——当一家公司在业务尚未成型之前就盲目扩大团队,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危险信号。
想尽快了解贵公司的经营状况吗?我建议你多和销售同事聊天。销售是公司的血管。产品卖得好不好,客户是否买单,未来的销售前景如何……销售对这些衡量一个公司运营是否健康的核心指标有着第一手的经验。
3. 公司是否从事新业务?让我们看看赛道上的No.1表现如何。
“极木银河”想要同时孵化/投资十几个产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变态的做法。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了解行业现有玩家的生存状况,比如虚拟世界、人力资源等。分类,很容易找出这些行业的瓶颈。
所有求职者需要知道的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收缩、维稳是主旋律。如果一家公司突然喊出扩张的口号,那就应该多打几个问号。
4、关注部分企业的异常情况。
比如创始人/CEO长期失踪、重要场合不露面、突然有离婚传闻等(这将是资产转移的征兆);而且工资被拖欠,无法报销……
5、公司说:转正员工必须要买自己的金融产品吗?
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