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何增荣
“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是一个孤注一掷的举动,而不是一个务实的交易,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两家公司之间几乎没有互补性。他们在同一市场运营,拥有几乎相同的产品。”这些品牌也非常相似。”
日产前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对日产本田联盟及其背后的原因表示极度悲观,称这是孤注一掷的举动。都说当权者眼瞎,站在一位昔日当权者如今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应该没有人了解日产、了解日本车企、了解日本政府比戈恩更好。
当然,不能排除戈恩对老东家有“敌意”。事实上,不仅是戈恩,大多数外界人士都对本田与日产的“合并”持怀疑态度。毕竟,本田和日产都面临着新能源技术发展缓慢和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快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技术更强的产品。
而且,就连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博也表示,这笔可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是对“中国力量崛起”的回应,是该计划背后的主要推动力。 2030年之前必须制定“反击”计划,否则就有被竞争对手“击败”的风险。
2030年之前,也就是说需要6年的时间。在中国汽车市场,六年的时间足以完成三次新技术迭代。外资品牌还剩下多少机会?
目前的情况是,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已逐渐被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占据主导地位,对一些全球知名汽车公司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所有外资品牌,包括本田、日产,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应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苦苦挣扎,因为较低的劳动力和制造成本使本土公司更加灵活,能够以比外国同行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鉴于此,全球汽车行业正在整合,我们将看到更多此类战略合作和出于必要的合作。
本世纪初,本田和日产全球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中国。但今年,他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只有五年前的一半左右。此次“合并”可视为一次机遇,将使三菱等三家公司能够共享资源,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其他电动汽车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废弃的日本车
虽然周末通常是汽车销售市场较为活跃的时段,但全国多地的东风日产4S店却显得格外冷清,光顾的顾客寥寥无几。店内精心陈列的9辆汽车中,有7辆仍然依靠传统汽油动力,其余2辆是混合动力车型,电动汽车完全缺席。
这一幕无疑凸显出日产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热销车型”缺失问题远比其他市场严重。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能源转型。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占新车销量近40%。这一比例为全球之最。位居经济体榜首。
在这场转型中,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表现尤为出色。 2024年1月至11月,比亚迪共销售汽车约376万辆,同比增长40%,全部为新能源汽车。与2019年相比,销售额增长了八倍。
相比之下,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日产似乎陷入困境。本田在华销量同比下降31%至74万辆;日产汽车销量下降 11%,仅 62 万辆。照此趋势,这两家日系巨头的全年销量很可能比2019年减半,可见他们在新能源浪潮中的挣扎。
一位日本大型汽车制造商的高管坦言,比亚迪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了激进的策略,导致日本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利。
面对这一困境,本田决定采取行动,计划在本财年结束前大幅削减中国燃气汽车产能至96万辆,同时宣布裁员数千人。尽管本田从2022年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在中国市场推广电动汽车,但在这个性价比为王的市场,其电动汽车销量却始终没有起色。
日产的处境更加困难。 2021年,基于对市场需求快速回升的乐观预期,日产将在中国的年产能提高30%至180万辆。这一扩张规模远超同期丰田和本田。但市场需求并未如预期回升,导致产能过剩。
尽管销量持续下滑,日产汽车仍于今年3月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期计划,目标是到2026财年在中国实现年销量100万辆汽车。然而残酷的现实迫使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宣布11月份战略调整,实际上放弃了原来的销售目标,并承认需要重新审视市场定位。
此外,有消息称,由于业绩持续低迷,日产正在考虑关闭部分工厂以降低成本。本田和日产都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方面,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尤为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日本消费者购买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意愿较低,只有约10%的人表示会考虑,而中国市场高达90%的消费者愿意接受国产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差异揭示了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打破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垄断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
“即使进行业务整合,也难以扭转市场份额萎缩的趋势。”一位中国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在评价本田和日产的调整方案时指出。这既是对两家日系车企当前困境的总结,也是传统汽车厂商在整个行业变革趋势下艰难转型的真实写照。
想法合理,实施起来有难度
虽然本田和日产提出了通过合作实现七大协同的想法,但目标是实现整车平台共通、研发一体化、采购一体化、运营效率提升、销售和财务职能一体化、人力资源建立等。为智能电气化奠定基础。增强竞争力的措施。上述措施在全球可能可行,但在中国市场可能困难重重。
需要明确的是,本田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是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东风和广汽是两家不同的国企。因此,结合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三大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实际发展现状,这一设想的实施效果和可行性仍面临诸多挑战和质疑。
首先,通过车辆平台共通化实现规模经济的思路虽然理论上可以降低成本,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虽然同属本田体系,但在车型布局和市场策略上存在差异,而东风日产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品牌基因和产品特征。
事实上,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三大车企有很多高度重合的产品:紧凑型车市场的思域/新歌/轩逸,紧凑型车市场的英斯帕/雅阁/天籁,紧凑型车市场的XR-V/缤智/逍客。 SUV市场,中级SUV市场的CR-V/昊鹰/奇骏等
要实现整车平台的通用化,不仅需要巨大的技术改造和产线调整成本,还可能影响现有车型的市场接受度和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通用平台可能无法满足这一趋势,导致销量下降。
更重要的是,本田和日产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差距”:PHEV/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型)和BEV(纯电动)的强大产品或技术。虽然本田有PHEV、日产有电动动力,但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无论是销量还是知名度都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这个缺口短时间内很难填补。
其次,整合研发职能以提高开发能力、实现成本协同的思路也面临困难。本田以其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混合动力系统而闻名,而日产则在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整合研发职能意味着要克服技术壁垒、文化冲突和管理难题,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会抑制各个企业的原始创新活力。
此外,不同企业之间研发文化和流程的差异也可能影响整合效果,导致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企业需要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研发功能的整合。
就采购功能整合而言,虽然理论上可以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但实践中可能面临供应链断裂和质量控制问题。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此外,不同的公司对供应商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整合后,需要统一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且,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复杂多变,区域差异、供应商关系、成本控制等因素都会影响整合效果。三大合资企业长期建立的供应商网络和采购体系短期内难以有效整合,整合过程中的摩擦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供应链稳定性受损,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生产和交付。
虽然提高运营效率是实现成本协同的关键,但三家公司生产流程、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意味着运营效率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累加效应。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和消费者偏好要求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大规模整合往往伴随着效率的暂时下降和成本的增加。
销售与财务职能的整合看似带来了规模经济,但实际上,三家公司在销售渠道、市场策略、财务规划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整合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统一销售战略、优化金融结构将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错误的销售策略和财务决策可能很快导致市场份额的丧失。
最后,虽然建立智能化、电动化的人力资源基础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但三家公司在人才储备、技能结构、培训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简单的整合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技能不匹配和团队士气低落。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整合就能解决的。
可以说,本田与日产提出的七大协同思路,理论上看似合理,但基于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其实施难度和效果值得商榷。
中国合作伙伴怎么看?
本田与日产的合并,对于他们在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东风汽车和广汽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不仅可能重塑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还将对运营成本、市场竞争格局、销量、财务管理等维度产生深远影响。
在股权结构方面,以历史上汽车行业的并购为例,如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曾一度导致其全球合作伙伴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如果本田和日产合并,很可能形成新的控股架构,这将对东风和广汽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话语权构成挑战。如果新公司选择重新分配股权或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东风和广汽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各自在合资企业中的定位和收入预期。
在运营成本方面,虽然理论上合并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但在实践中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整合过程。以通用汽车与菲亚特的合并为例。合并后两家公司经历了长期的供应链整合、工厂重组和人员调整。这些工序不仅产生了额外的费用,还一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对于东风和广汽来说,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可能意味着面临类似的整合挑战,包括生产线调整、供应商变更以及可能的员工培训和安置问题,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推升合资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成本。
从市场竞争和销量来看,合并后的本田日产理论上将拥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更广泛的产品线,这将有助于增强其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合并并不一定等于销售自动增长。
例如,雷诺-日产联盟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协同效应,但后来却遇到了市场策略不协调、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对于东风和广汽来说,合并后的新公司如何定位中国市场、协调产品线、配置营销资源,将直接影响合资公司的销量和市场地位。
从财务风险来看,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以福特与马自达的合并尝试为例。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过程中暴露出财务评估不准确、文化差异较大等问题,给双方带来了相当大的财务压力和市场动荡。
本田与日产合并后,新公司可能会调整财务政策,包括利润分配、投资决策、资本结构等,这些变化可能对东风和广汽的财务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合并过程中的管理混乱、员工士气低落以及市场反应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都是东风和广汽需要密切关注并做好应对的财务风险。
毫无疑问,本田与日产的合并对于东风汽车和广汽集团来说,既是潜在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密切关注并购进展,积极参与并购后整合进程,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确保合资企业稳定运营和长期发展。
包括但不限于合并后与新公司保持密切沟通,争取良好的股权结构和收入分配;提前规划以控制和优化运营成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降本增效的核心是效率提升
在全球汽车行业剧变的背景下,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谈判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又一重大举措。这种动态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深刻变化,也揭示了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共同挑战,特别是中国市场这一关键战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市场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特别是占新车销量一半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渗透率,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电动化时代。与此同时,国产汽车品牌赢得了五分之三消费者的青睐,创下历史新高,这给国际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
通用汽车因中国市场份额下降而遭受利润损失,不得不计提巨额费用;大众计划通过关闭工厂和大规模裁员来应对困难,同时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重建市场地位。
在这场革命中,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先行者,成功激发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热情,而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则凭借在电池技术、成本控制和车联网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迅速崛起成为行业新星。
面对如此竞争格局,本田和日产意识到,仅靠传统汽油车业务的合并很难扭转局面,尤其是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两家公司在市场规模上各具优势,但单一公司很难全面应对智能汽车和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虽然合并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但也伴随着文化融合和产品重叠的挑战。
为了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大众汽车采取了积极的本地化战略,增加中国零部件的使用,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成本,同时投资数十亿美元向本土企业获取尖端技术。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国际车企必须深度融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才能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如果本田与日产合并成功,有望通过资源整合与中国本土车企进行规模竞争。但要真正提高竞争力,还需要在技术创新、品牌差异化和市场反应速度上下功夫。三部俊博的言论指出,合并带来的好处要到2030年才能明显体现出来,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日本车企必须加速转型,否则将面临被为代表的新兴力量超越甚至淘汰的风险。来自中国的比亚迪。
几十年来,本田、日产、通用、大众等外资品牌一直主导并蚕食中国市场,丝毫不惧怕中国竞争对手蚕食其据点。但随着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短短四年内在中国迅速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汽车行业,外国品牌却措手不及。
无论是对抗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还是超越中国电动汽车强国本田、日产等国外巨头车企,都需要资金、专业知识和规模。这些都是巨大的投资。他们需要大量资金来开发电池和软件,并且拥有开发这两者的供应链。
这不再是一场谁制造最好的内燃机的游戏,而是一场完全不同的游戏。合并后的本田和日产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是努力夺回市场份额,还是从日益萎缩的地位中退缩。虽然合并在纸面上总是有意义的,但实际上它绝非易事,而且我们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知道这次合并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