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尚未开始,但硅谷的战鼓已然敲响。
在这场AI巨头的较量中,谷歌CEO皮查伊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
在谷歌山景城总部举行的年度战略会议上,穿着喜庆毛衣的皮查伊用严肃的语气告诉员工——
2025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的紧迫性以及企业加快行动的必要性。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时刻,赌注从未如此之高。
这些言论的背后,是谷歌与微软OpenAI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自从ChatGPT出现以来,搜索引擎巨头就一直在努力追赶。过去两年,谷歌的努力几乎总是被爱抢风头的OpenAI盖过风头。
直到12月,Gemini 2.0 Flash、Veo 2、“谷歌版o1”Gemini 2.0 Flash Thinking等依次炮轰,展现出超越领先机型的潜力。 。
这意味着本次AI大赛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会上,皮查伊展示了大型模型的对比图。 Gemini 1.5 自豪地领先于 OpenAI 等其他竞争对手模型。
当被问及ChatGPT成为AI的代名词时,皮查伊坦言,“在漫长的历史中,你不必总是成为第一,但你必须表现出色,保持在同类产品的第一梯队。这就是2025年的目标。”会是这样的意思”。
谷歌开发者关系主管洛根·基尔帕特里克(Logan Kilpatrick)多次暗示,谷歌明年确实会大举推进。
——预计Gemini 2.0完整版将于1月份正式上线。
就连谷歌DeepMind CEO哈萨比斯在年度总结下也表示,这些只是开胃菜,好戏要从2025年开始。
有网友预测,明年谷歌将把很多强大的模型免费提供给大家,同时也会发布直接攻击O3的竞争模型。
为了占据这场AI革命的制高点,谷歌正在全力以赴。
Gemini,下一个拥有 5 亿用户的热门应用
对于谷歌来说,更糟糕的可能是其搜索业务面临竞争对手 OpenAI 的挑战。
虽然谷歌仍然主导着搜索市场,但 GenAI 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在线访问信息的新方式。
而OpenAI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AI的代名词,就像Google在国外被视为搜索的代名词一样。
谷歌承受着巨大压力,正在大力投资Gemini,以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
Gemini 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访问许多工具,包括谷歌的聊天机器人。
皮查伊表示,“建设大型新业务”是当务之急。
谷歌目前拥有 15 个应用程序,拥有超过 5 亿用户,高管们普遍认为 Gemini 应用程序将是下一个。
皮查伊认为,Gemini 应用程序具有“强劲势头”,但也不得不承认“2025 年仍有一些工作要做,以缩小差距并建立领导地位。”
皮查伊随后补充道:“明年最大的重点是在消费者方面拓展 Gemini。”
此外,谷歌还与美国的法律纠缠在一起,包括其垄断搜索的法律裁决以及对其非法主导在线广告技术的指控。
英国监管机构暂时认定谷歌的广告技术做法影响了该国的竞争力。
对此,皮查伊表示:“这是我们的规模和成功所带来的。这是技术正在大规模影响社会的大趋势的一部分。因此,此时此刻,我们必须确保我们不会分散注意力。”
谷歌,“后来者”占据先机?
OpenRouterAI的数据显示,Gemini在开发者中的市场份额已从9月份的约5%飙升至>5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股价也上涨了14%。
此时,距离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已经过去了2年。
早在 2017 年,Sam Altman 在一次电子邮件交流中就明确表示,谷歌 DeepMind 是 AGI 竞赛中最强大的对手。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曾经被公认为“AI巨头”的谷歌,实际上却是个“作秀者”。 。
自ChatGPT发布以来,它几乎成为“AI的代名词”。不仅迅速征服了市场,还与微软一起腾飞,在Edge浏览器中嵌入了Copilot AI搜索助手,直接占据领先地位。
被寄予厚望的谷歌却频频犯错。先是巴德遭遇了交付困难,随后又经历了AI概览总结能力的大翻盘。建议孕妇吸烟、自杀、跳桥等。
得益于AI的趋势,股价不升反降。一时间,谷歌成为了笑柄。它被OpenAI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更准确的说,连台湾比赛的资格都没有。
令人不解的是,谷歌和DeepMind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硬件、最多的训练数据和最优秀的人才。他们也发表了许多划时代的论文,比如AlphaFold、GenCast等,但为什么连Anthropic这样的人连公司都创办不了呢?
网友分析的详细原因不计其数。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艘掉头的沉船”。
从安全角度来看,作为世界级科技巨头,无论发布什么产品,其用户基数都不会小,会涉及各个种族、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一个小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而且文本生成非常主观,很容易受到培训材料中偏见的影响,因此谷歌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合规性检查。
2023年初,谷歌迫于舆论压力,匆忙释放了巴德。在发布会上,对于“我可以告诉我9岁的孩子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有哪些新发现?”的问题,巴德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这直接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8%,市值缩水超过1000亿美元,令投资团体和用户失望。
但事实上,OpenAI的产品往往充满废话,自命不凡。不过,因为是初创公司,公众的容忍度会高很多。产品标记为beta测试,可不断迭代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