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回顾:模型端与应用端的进展与大厂竞争格局变化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1-02 09:04:29     69

经历了2023年的激增后,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在2024年仍将是最热门的行业之一。

回溯到两年前,ChatGPT 刚问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虽然当时所有人都对LLM带来的震撼感到惊讶,但他们没有想到,短短两年时间,人工智能就已经以包括聊天在内的各种形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 。 ,广度和深度重塑生产生活方式。

这些变化大部分发生在去年。

那么,站在2025年的起点,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年里各大人工智能公司在模型和应用端都取得了哪些进展?主要厂商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业化将以何种形式进行?

01 模型端OpenAI走下神坛,各大模型公司“让百花齐放”

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几乎所有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都在逐渐拉大新模式研发力度与回报之间的差距。原因是由于计算能力和可用数据的短缺,被业界认为是大模型预训练第一原则的Scaling Law(认为模型的性能与量有关)计算的数量、模型参数的数量以及呈幂律关系的数据的大小),一直受到事实性的阻碍。

在大规模讨论Scaling Law的失败之前,OpenAI给大家带来的惊喜程度其实已经放缓了。

2024年中期,OpenAI保持了一贯的领先地位,GPT正在快速迭代。

5月13日,OpenAI CTO Mira Murati 在三十分钟内发布了四个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 GPT-4o。与需要在处理之前将音频和文本相互转换的GPT-4相比,GPT-4o是原生的多模态模型。所有输入和输出均由同一神经网络处理。可以说是发布的时候就进行了处理。一波“屠榜”。

冒险岛4代清晰智能版_飘渺雪域服务端商业一键端_

9月13日,OpenAI正式宣布发布o1,包括o1-preview和o1-mini两个版本。在响应用户的请求之前,o1会像人类“深度思考”一样进行漫长的内部思考链条,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自我纠正错误。这也让它在数学、物理、化学、编程等领域拥有更强的能力。

12月20日,OpenAI在为期12天的直播中发布了最新推理模型o3及其轻量化版本o3-mini。与o1相比,它在编码、数学和科学问答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并在ARC-AGI基准上成功完成突破,完成了人工智能适应新任务能力的重大飞跃。

不过,虽然从 4o 到 o1 再到 o3 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许是因为基准已经比较高了,实际的使用体验已经不再像 ChatGPT 刚出来时那么令人惊喜了。

另外,每一代的最新型号在成本上确实不经济。据ARC-AGI发起者在测试报告中写道,以o3为例,用户可以付费手动解决ARC-AGI任务,每个任务的价格约为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元),而在低推理时模式下,o3完成每项任务的成本为17-2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4至145元)。

这样的成本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

正当OpenAI的新玩意儿没有给出大家期待的惊喜时,其他AI公司的大型模型的进度正在迅速追赶。

3月,Anthropic推出Claude 3系列,针对不同场景专门优化了不同版本; 6月,Claude 3.5发布,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10月,升级版Claude 3.5 Sonnet和全新The Claude 3.5 Haiku与大家见面,在保持价格和生成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全面的性能提升。

meta于9月份推出了Llama 3.2 AI模型,并于次月发布了这两个模型的量化版本,迅速增加了其实际使用的场景。

谷歌的Gemini也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快速迭代并应用于生产场景——根据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最新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讲话,Gemini API的使用量在过去六个月中有所增加。月中暴涨14倍,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在中国,以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为首的各大厂商以及新兴的“六小虎”也在快速迭代。例如,Kimi 的 o1 是 GPT-o1 的一个很好的基准。深入思考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之而来的是OpenAI市场份额的下降。

Menlo Ventures的研究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OpenAI在闭源模式下的先发优势有所减弱,企业市场份额从50%下降至34%。它失去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Anthropic和Google赢得的。

飘渺雪域服务端商业一键端__冒险岛4代清晰智能版

具体来说,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一定是空画的馅饼了。

2 月,OpenAI 发布了第一个 Vincent 视频模型 Sora。据介绍,Sora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并且包含高度详细的背景、复杂的多角度镜头以及多个情感角色。从当时发布的demo来看,无论是精细的画质,还是一分钟的输出时间,都是一种降维的形式,碾压了当时乃至至今所有的Vincent Video大模型产品。 。

从Sora发布demo到正式上线的半年时间里,很多竞争对手都在奋力追赶,但在发布前的最后一刻,没有哪个文图胜视频能像Sora的demo那样流畅。

然而,在Sora正式开放后,大家发现Sora的demo其实只是一个demo,具体生成的内容与现有的闻图声视频应用没有太大区别。一位OpenAI员工在直播中表示,“如果你期望Sora只需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生成一部故事片,我认为这种期望是错误的。”

价格方面,如果你想订阅可以生成无限1080p视频的专业模式,价格高达200美元。这样的定价对于那些只需要Sora的用户来说实在是令人失望。

之后Google迭代推出的Veo2也被认为是超越Sora的文本视频产品;而国内的维度、科灵、极萌、海螺、青影视频也表现得和索拉一样。毕竟既然都是抽卡,谁不想抽一张价格更低、效果差不多的卡呢?

而这也是大车型竞争的冰山一角。或许在不久的将来,OpenAI只会以相对领先的“领导者”的身份存在,更多的AI大厂将在更多的AI赛道上展开角逐。追我吧

02 应用端Chatbot、AI陪伴、图片编辑霸榜,BC两端商业化日渐清晰

随着各大人工智能公司在模型端不断发展和成熟,作为大模型能力触达用户的媒介,应用端也将在2024年迎来最好的发展期。

Sensor Tower发布的《2024年AI应用市场洞察》显示,1-8月全球AI应用下载量同比增长26%至22亿次,应用内购收入猛增51%至2美元十亿。年下载量预计将超过33亿次,收入达到33亿美元。

从具体应用来看,ChatGPT在收入榜、下载榜、活跃用户榜上均排名第一。下载前 30 名中,几乎都是聊天机器人应用、图像编辑应用和 AI 伴侣应用。

冒险岛4代清晰智能版_飘渺雪域服务端商业一键端_

其中,Chatbot应用和图像编辑应用主要作为工具存在,而以Character.AI、Talkie AI为代表的伴侣AI产品则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 2024年,Character.Al的日均会话数将高达25个,平均会话持续近4分钟,用户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5小时,远高于ChatGPT。

此外,在本次榜单中,国产AI产品豆宝位居下载榜第五位。不过,根据AI产品榜最新数据显示,11月豆宝的MAU已达5998万,仅次于ChatGPT。

飘渺雪域服务端商业一键端__冒险岛4代清晰智能版

除了这些面向大众的成熟应用外,医疗机器人、生物医学成像、数字治疗等新技术也已应用于前沿治疗领域;个性化学习、智能助教、沉浸式学习体验等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已经屡见不鲜;在能源领域,专门负责部署管理和优化、故障预测和维护的系统也已投入日常使用……

可以说,2024年的人工智能正在将触角伸向几乎所有传统或非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专业应用从中涌现。

随着AI应用渗透率的提高,相关商业化也已开始。

在C端市场,大部分AI应用采用订阅式变现方式。其中,除了OpenAI推出的Plus会员收费高达200美元外,Pro会员的价格几乎与Anthropic的Claude Pro和Google的Gemini Advanced完全一致,分别为20美元、20美元和19.99美元。

国内大型号产品的收费方式几乎相同。

例如,国内唯一推出付费会员模式的主流聊天机器人产品——问心一言,已推出包月价格49.9元。成为会员后,可以使用最新的文鑫大机型4.0和4.0 Turbo;而在文图视频直播领域,包括极萌、可灵在内的大多数AI创作应用也采用了月度、季度会员兑换积分以及积分使用服务的链接。

_冒险岛4代清晰智能版_飘渺雪域服务端商业一键端

在B端市场,由于有云服务的“前车之鉴”,按照Token/API接口调用次数计费已经比较成熟,也是大多数大型机型厂商选择的计费方式。在这些主要的AI厂商中,大机型的价格战已经打响。

今年5月份以来,中国云厂商开始了大模型推理算力的价格战。字节、阿里、百度等老牌云厂商已经纷纷下调大模型推理算力的价格,各个代币的价格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创出新低。

未来,B端AI的商业化恐怕会像云时代的竞争一样。随着基础模型的优化和算力芯片的迭代,将逐渐成为AI时代的又一场“体量王”竞争。但如何呢?在这场必须打的价格战中,各大AI厂商最需要关注的核心命题是通过提升企业客户最关心的模型能力和效果来突围。

参考:

“OpenAI发布新模型GPT-4o:免费给所有人,更容易使用,更强”,意识到危险;

《OpenAI最强推理模型o3发布,推理能力再创新高》,虎秀智库服务;

“万亿市场!” AI:从模型到算力和应用,全面繁荣! 2024年终总结》,AI云原生智能算力架构;

《ChatGPT发布两周年,OpenAI市场份额为何仍在下滑?》,未来研究与创新技术;

《2024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洞察》,Sensor Tower;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