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国高校餐饮研究报告2025发布:探索高校餐饮市场的发展潜力与未来趋势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1-10 14:01:08     266

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餐饮市场稳步增长。为挖掘高校餐饮发展潜力,红色食品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5年中国高校餐饮研究报告》。

近年来,年轻消费群体餐饮消费潜力巨大,成为餐饮品牌未来增长的重要动力。高校餐饮市场也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中,大学餐饮包括大学团餐和大学商圈的社交餐饮。本报告将大学商圈范围定义为以大学为中心500米半径范围内的商圈。其中,高等学校主要包括本科学校、高职(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高校餐饮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竞争环境如何?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红色食品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大学生餐饮研究报告2025》。以下为报告的部分展示。

品牌积极开拓新地点,高校餐饮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消费群体,是众多餐饮品牌的潜在消费者。这一群体的餐饮消费潜力不容小觑。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8岁至25岁年龄段,月均餐饮消费达到1075元,显示出年轻消费群体强劲的消费能力。

高校餐饮改革_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

近年来,年轻大学生消费者的潜力也受到各餐饮品牌的关注。海底捞、老香鸡、紫燕百味鸡、瑞幸咖啡等众多知名品牌纷纷抢滩大学市场,在校园内开设门店。高校具有消费群体稳定、集中、消费潜力大的优势。品牌通过进入高校商圈,不仅可以在学生阶段塑造和巩固学生心目中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还可以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 。因此,高校逐渐成为餐饮品牌新的关注点。

高校餐饮市场日益壮大,社交餐饮品牌店布局从校外延伸至校内

近年来,高校餐饮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高校餐饮市场稳步增长。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117所。其中,28.5%的大学分布在华东地区,其次是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占比15.4%、14.9%和13.1%。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上升。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从2019年的914.9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042.2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19年的91.7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30.2万人。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在校生规模也稳步增长。 2019年至2023年,全国学校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5.8%。可见,高校餐饮消费群体正在不断扩大。

事实上,由大学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大学商圈吸引和聚集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红餐大数据显示,高校餐饮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7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6%。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544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6000亿元大关,高校餐饮市场已成为潜力巨大的市场。

高校餐饮改革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

随着众多餐饮品牌入驻高校商圈,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全国高校商圈社交餐饮门店数量已增至62万家。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1、高校餐饮品类丰富,小吃快餐店占据榜首。

从品类来看,大学商圈社交餐饮店中,小吃快餐店数量最多,占比53.6%。其中,面类和米类快餐店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零食和快餐店总数的29.5%。和22.3%,而其他零食和快餐子品类的门店数量不超过10%。

高校餐饮改革_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

此外,提供现调饮料和中餐的门店数量占比均超过10%,分别达到12.7%和12.2%。其他餐饮品类也在大学商圈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不同的餐饮品类店共同构成了大学商圈多元化的餐饮生态。

2、校外餐饮品类相对丰富,校内餐饮则以现做饮品和小吃为主。

大学商圈校内和校外餐饮店品类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来说,校外市场的餐饮品类更加多元化,而校内市场则更侧重于方便、高需求的餐饮品类,例如新鲜调制的饮料和小吃。校外市场中,小吃快餐店占比最高,达到53.8%;其次是现做饮料和中式晚餐,各占12.3%。校外餐饮店不仅涵盖高频小吃、快餐、现调饮品,还包括中餐、火锅、烧烤、特色品类等多种适合聚会的餐饮品类。

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高校餐饮改革

在校园里,新鲜制作的饮料、小吃和快餐占主导地位。两者合计占校园社交餐饮店总数的80%以上。其中,现做饮品店占比最高,占比44.5%;零食和快餐紧随其后,占比38.6%。 %,其他餐饮品类门店数量不超过6%。

3、领先连锁品牌积极开拓高校餐饮市场,现制饮料品牌店数量领跑。

从品牌属性来看,目前校园社交餐饮店以独立店为主,占比65.1%,连锁品牌店占比34.9%。

近年来,茶、咖啡、米快餐、面条、火锅等餐饮品类的领先连锁品牌积极开拓高校餐饮市场。其中,入驻大学商圈超过500家的品牌包括蜜雪冰城(1300+)、瑞幸咖啡(960+)、酷迪咖啡(730+)、华莱士(510+)等。同时,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星巴克在大学商圈的门店密度也高于其他连锁餐饮品牌,平均商圈有近1.4家门店。

此外,进入高校的社会餐饮店多为连锁品牌店。红餐大数据显示,在大学商圈中,校内社交餐饮连锁品牌占比已达58.9%,高于校外的34.6%。

高校团餐仍占据半壁江山,校内餐饮经营中食材成本占比较高。

红餐产业研究院观察到,高校餐饮市场社交餐饮的竞争环境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以下内容将分析竞争格局、价格定位、成本结构和产品策略。

1、竞争格局分析:即饮零食连锁品牌加速布局大学校园市场

随着社会餐饮品牌进入大学,大学餐饮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交餐饮品牌进入校园市场之前,大学餐饮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的校内食堂和团餐公司。如今,随着社会餐饮品牌的涌入,高校餐饮市场的参与者变得更加多元化。

其中,食堂团餐因其在大学生消费心目中的主导地位,仍占据高达55.5%的市场份额。社交餐饮合计占据44.5%的市场份额。其中,校外餐饮店因其品种齐全、选择多样,能够满足堂食和外卖的需求,市场份额超过30%。相比之下,作为新兴力量,校内社交餐饮店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仅为11.7%。

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高校餐饮改革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连锁餐饮品牌在大学开设门店。例如,咖啡饮料品牌瑞幸咖啡、酷迪咖啡各有200多家校园门店,而蜜雪冰城、益和堂、谷茗、湖商阿姨等茶饮料品牌在高校也有较多门店。店铺。零食快餐方面,西式快餐品牌肯德基、麦当劳、塔斯汀近年来加快了在高校的门店布局,中式米饭快餐品牌老乡鸡、真功夫则纷纷在大学校园开设门店。

从具体店面位置来看,校园内社交餐饮店分布相对集中,71.4%的店面位于食堂区域。食堂区域因其基础客流量较高,成为校内餐饮店选址的首选。这个位置比较火锅,新鲜出炉,受到饮料店的青睐。

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高校餐饮改革_

位于宿舍区的社会餐饮店数量占14.5%。其中烧烤、烘焙甜品、零食、快餐、中餐等赛道TGI指数较高,符合学生在该领域更加生活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化的餐饮需求。虽然图书馆社交餐饮网点数量不多,但学习场景的餐饮偏好非常明确,比如现做饮料、烘焙甜品等。这些餐饮产品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补充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价格定位分析:正餐品牌在入校时倾向于降低价格,而零食、快餐和即饮品牌则倾向于在校内和校外商店保持一致的价格定位。

在高校商圈,那些原本主打餐饮模式、人均消费较高的品牌在进入校园市场时往往会采取降价策略,以提高性价比,从而更好地吸引和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比如海底捞就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其在校园内开设的门店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套餐和小菜,满足了学生对性价比的追求。

高校餐饮改革__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

相比之下,零食、快餐和即饮饮料品牌往往会在校内外保持价格和定位的一致性,并通过有限的折扣来提高成本效益。以蜜雪冰城、瑞幸咖啡、老乡鸡、麦当劳、肯德基为例。虽然他们校内商店的人均消费价格略低于校外商店,但两者差距并不大。

3、成本结构分析:校园餐饮店食材成本占一半以上,净利润低于普通餐饮店。

食材成本是餐饮店经营中最大的成本支出。与普通餐饮店相比,校内餐饮店的食材成本占比更高。具体来说,校内餐饮店的食材成本约占总收入的52%。这主要是因为校内餐饮对食材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从而推高了成本。此外,对食材的采购方式也有要求,要么是校内统一采购,要么是商家单独采购。不同的方法对食品成本的波动有一定的影响。

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_高校餐饮改革

其次是房租加积分的成本。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租赁模式对这个成本的影响较大。平均而言,租金加积分的成本约占总收入的20%左右。此外,人工成本也占17%左右。从净利润来看,与普通餐饮店相比,校内餐饮店整体净利润占比较低,约占总收入的7%。

4、产品策略分析:社交餐饮品牌入校后更加关注学生需求,精简产品SKU。

当社交餐饮品牌进入高校市场时,其目标消费群体变得更加集中。因此,大多数品牌倾向于从主打产品中剔除一些不太受学生欢迎或不符合校园规定的单品。这简化了校园商店中产品 SKU 的数量。此外,减少非主打产品和套餐产品也是社交餐饮品牌入校后采取的产品策略。

高校餐饮市场调研报告_高校餐饮改革_

以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为例。他们减少了烘焙食品、零食和周边商品等非核心产品 SKU 的数量。相比之下,麦当劳、肯德基、老乡鸡等快餐品牌则减少了餐食组合,以满足校园市场的特定需求。

结论

纵观目前大学餐饮市场的发展,大学商圈的餐饮店正面临多重经营挑战。例如,高校餐饮消费存在显着的周期性,直接影响高校餐饮的经营节奏和收入。此外,学生群体餐饮消费价格敏感度高,学校管理限制多且严格,就餐高峰期外出就餐压力较大。这些经营痛点也影响了校内餐饮店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但尽管如此,在餐饮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餐饮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高校餐饮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增长。红餐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几年,高校餐饮市场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高校食堂综合性、综合性功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高校餐饮市场,社交餐饮与传统团餐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大学餐饮 随着市场发展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交餐饮品牌将进入大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智库”,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