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詹森
编辑|志豪
据车东西新闻1月9日报道,NVIDIA近期在CES2025上公布了Thor汽车级自动驾驶芯片等一系列最新车辆研发成果以及NVIDIA合作伙伴信息。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竞争下半场,对车载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英伟达等传统芯片公司也开始在车载计算、智能座舱AI领域深化布局。
新一代汽车处理器Thor专为L4级自动驾驶而设计,性能较上一代Orin提升近20倍。
发布会上,黄仁勋对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潜力表示乐观,预计该领域有望达到万亿美元规模。他透露,英伟达汽车业务预计2026财年将达到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亿元)。
1、多款车规级硬件2000TOPS智能驾驶芯片亮相展示
发布会上,黄仁勋重点介绍了下一代汽车处理器——Thor。
Thor图形单元采用与RTX5090相同的Blackwell架构,CPU采用Arm Neoverse V3AE服务器级架构。 Thor集成到自动驾驶系统Aurora Drive中,目标是2027年量产SAE L4级自动驾驶系统。
Thor 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包括高分辨率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信息,并将传感器数据转换为用于路径预测的标记。
他指出,Thor的处理能力是上一代Orin的20倍,这是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全面量产。
此外,黄仁勋还强调了NVIDIA DRIVE系统的安全性,特别提到DRIVE OS是第一台获得ASIL-D认证的软件定义可编程AI计算机,该认证是汽车功能安全领域的最高标准。
他表示,这一成就源于约15000名工程师的努力,使CUDA成为功能安全可靠的计算平台。
▲黄仁勋展示NVIDIA Thor芯片
Jen-Hsun Huang 展示了如何在自动驾驶汽车的背景下使用 Omniverse 和 Cosmos,利用 AI 自动重建数字孪生来训练未来的 AI 模型。
他指出,打造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三个计算平台:用于训练AI模型的NVIDIA DGX、用于测试驾驶和生成合成数据的Omniverse以及车载超级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AGX。
他强调,合成数据对于训练至关重要,因为现实世界的数据是有限的,并指出,随着 Cosmos 加入三个计算平台选项,开发人员可以将数千英里的驾驶里程变成数十亿英里。虚拟驾驶里程,为安全、先进的自动驾驶设定新标准。
2、Nvidia计划与多方合作,多家车企已量产。
发布会上,黄仁勋提到,英伟达目前已与全球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Waymo、Zoox和特斯拉的数据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
他还提到即将推出搭载 Nvidia 技术的新款捷豹路虎汽车,以及梅赛德斯-奔驰今年将投产的搭载 Nvidia 技术的汽车。
此外,黄仁勋提到,Lucid、Rivian、小米、沃尔沃等公司也在积极合作。 Wabi正在开发自动驾驶卡车,而Aurora则宣布将使用Nvidia的技术来开发自动驾驶卡车。
黄仁勋指出,全球每年生产汽车约1亿辆,目前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已达10亿辆,每年行驶总里程达到万亿英里。
他预测,所有这些汽车都将是高度自主的,甚至可能是完全自主的,这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并可能成为第一个万亿美元的机器人产业。
他强调,刚刚开始生产的英伟达汽车业务规模已达40亿美元(约人民币293亿元),预计今年运营规模可能达到约50亿美元(约人民币365亿元) 。
▲NVIDIA合作伙伴公司
其他几家公司也在展会上展出,他们计划使用 NVIDIA DRIVE AGX 作为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蓝本。
这些公司包括比亚迪、捷豹路虎、理想汽车、Lucid、梅赛德斯-奔驰、蔚来汽车、Nuro、Rivian、沃尔沃汽车、Waabi、Wayve、小米、Jikrypton 和亚马逊的 Zoox。
结论:NVIDIA持续赋能汽车计算
NVIDIA在汽车级计算领域是整个行业的老大哥,其发布的产品也在当今时代发挥着引领作用。
此次雷神芯片也正式将汽车级计算平台两颗芯片的算力提升至2000TOPS级别。
不过,从NVIDIA的合作公司图片中不难看出,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并不在其中。据了解,NVIDIA仍与蔚来、小鹏汽车等保持密切合作。可见他们已经决定开发自己的芯片,也在悄悄地努力,而英伟达也将面临竞争。
至于英伟达如何回应,不妨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