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下半年的竞争焦点,也是今年CES上汽车领域的最大热点。
英伟达和高通两大芯片巨头分别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两个维度展示了覆盖10余家车企的朋友圈。丰田时隔五年重返CES,展示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JK汽车带来首款量产的NVIDIA Thor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平台;宝马集团首发新一代超感知智能座舱——BMW Panoramic iDrive及新一代操作系统
CES 2025期间,斑马智行操作系统关键组件Banma Hypervisor获得国际标准ISO 26262下产品功能安全最高级别ASIL-D认证。这是国内首款获得国际顶级认证和认证的虚拟化产品。支持驾驶舱一体化。同时,斑马智行联合芯片公司TI、黑芝麻智能展示了基于操作系统与芯片软硬件协同的座舱驾驶一体化底层解决方案,将有效支持车载大型AI模型。
大型AI模型引入汽车,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带来新的变数。斑马智能CTO斯罗认为,智能驾驶最终会形成标准化产品,而智能座舱是最能体现汽车个性化、差异化的重要环节。
去年9月,斑马宣布“AI in All”,主打智能座舱,并在通易基础大模型的基础上发布了原神AI,旨在帮助车企客户打造下一代AI座舱。 10月,斯罗正式加入斑马智行担任CTO。
近一年多来,大车型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主流车企、基础车型公司、传统科技公司甚至Tier 1都已进入该行业,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并不理想。
“在汽车场景中,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完整的AI解决方案。经常提到的AI智能助手并不能称为非常完整的智能助手,有时被称为弱智助手。”斯罗表示,对大型车型的发展和行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但他非常看好大型车型和智能汽车的发展。他认为大模型给人机交互带来了范式创新。在大车型应用的消费场景中,汽车是一个技术价值洼地,有望率先实现突破,甚至迎来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
要真正实现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带来流畅的座舱产品体验,需要垂直的大型模型技术、互联网和汽车服务能力的聚合、以及丰富的座舱量产工程经验,即懂技术、懂用户,并且了解汽车,业内拥有上述三种专有技术的公司屈指可数,斑马智行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来,斑马在汽车领域已量产超过700万辆汽车,实现超过200亿次语音交互,目前月活跃汽车约400万辆,与超过400家互联网及汽车服务合作伙伴合作。同时,从2021年开始,斑马智行将与达摩院、阿里云合作,基于大模型基础技术,打造智能座舱垂直大模型。
基于过去十年的积累,原神AI的推出让斑马更有信心抓住这一轮大型车型上车的机会。这也是斯洛回国加入斑马智能的重要原因。
斯洛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他曾任全球最大 SaaS 公司 Salesforce 的执行副总裁。还曾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达摩院语言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他也是普渡大学的终身教授。 2014年,斯洛受邀加入阿里巴巴集团; 2019年,大型AI模型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但达摩院已推出相关项目,斯洛已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Salesforce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垂直领域的大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以更小的参数量超越了许多更大规模的模型。
斯洛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演进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人工智能已经从网络空间感知智能、生成智能快速发展到物理空间智能、具身智能。明年的决战战场将是智能体框架Agentic framework和精准的垂直领域模型。”
他还向钛媒体透露,原神AI已与德国领先车企达成合作,将共同实现“In China for Global”的创新实践。新交互范式下的AI智能座舱即将迎来量产的曙光。
以下是钛媒体与斑马CTO斯罗的对话,略有编辑:
AI大模型带来交互范式创新
钛媒体App:2024年,斑马技术是否会开启“All in AI,AI in All”?为什么这次?是否受 ChatGPT 影响?
斯洛:有一定的关系。我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20多年,有幸经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近十年来,深度学习是一个尤为明显的技术趋势。它开始于视觉,后来是自然语言。大约四五年前,业界开始研究大型模型。 AI大模型技术创新带来大量产业机会。
斑马iXing目前专注于汽车出行场景。在汽车场景中,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完整的AI解决方案。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AI智能助手。某种程度上,很多人仍然说“车内的智能助手更像是一个智障助手”。大AI模型带来的更多智能能力,有助于在车内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从而赋予智能座舱更大的发展空间。
钛媒体App:AI大模型的到来给汽车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交互吗?
斯罗:其实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它给汽车本身带来的价值,而是它给整个人机交互范式带来了改变:从原来的手动输入,包括键盘和触摸,到更自然的语言交流方式。主要变化将发生在三四个重要场景中。第一个是移动场景,主要是智能手机;二是家庭场景,比如智能音箱;三是出行场景,主要是智能汽车;第四个可能是办公场景。
目前基于触摸的交互方式实际上并不适合车内场景。汽车本身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更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语言交流,实现更多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车主在车内使用AI能力和语音交互能力的程度并不高,这对于AI相关企业来说是一个技术价值洼地。因此,我们觉得在汽车场景中,大型AI模型带来的自然语言交互新范式创新,有机会率先在汽车场景中实现突破。
钛媒体App:为什么现在的智能座舱还没有达到“iPhone时刻”?
斯罗:其实“iPhone时刻”本身就是通过手机触摸实现的技术创新。汽车中的“iPhone时刻”需要实现较为完善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并依赖于自然语言通信能力的不断完善和进化。坦白说,我认为几年前的自然语言能力还是有限的。最近一轮大模型能力的改进让我们有机会跨越这个门槛,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汽车中的自然语言交流。本轮大模型带来的交互范式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技术目标。
预计在汽车上实现无APP的AI原生生态系统。
钛媒体App:去年9月,斑马技术发布原神AI,引起业界高度关注。那么2025年原神AI是否会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呢?
斯罗:原神AI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是感知场景。只有将车内的语言、图片、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和传感器信号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场景。二是组织服务。在了解场景的基础上,组织广泛的智能座席服务生态,解决相关用户需求。第三是认知进化。通过与车主的互动和提供服务,我们可以了解到车主的一些特点,进而提供更好的中长期服务。通过感知场景、组织服务和认知进化,共同实现以自然语言交互为核心的更完整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我们在这些方面有很多新技术的发展。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今年9月的云栖大会等重要节点,我们都会与合作伙伴、客户共同发布。我们相信它们将成为非常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 。
钛媒体App:斑马技术一直强调人工智能服务。这是未来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未来它会取代更多的应用程序吗?
斯罗:目前,手机计算场景已经有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很多重要的APP组成,主要的交互方式是通过触摸。
APP生态系统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数据隔离和账户系统隔离,导致用户难以直接访问所需的相关服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想要获得一项服务,首先需要找到相关的APP,打开APP,有时需要重新登录,然后在APP中搜索找到需要的信息或产品,然后才能完成一系列相应的动作。 。
大模型带来的机会是它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自然语言,有机会帮助我们更直接地完成我们的需求。比如我想订外卖,我可以直接访问相应的信息或产品,而不需要刚才提到的一系列相关动作,为消费者提供更直接、更快捷的体验和价值。
在手机场景下,已经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但我们要实现AI的原生生态系统实际上是很难的。但在汽车中却不是这样,因为汽车中并没有形成这么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且,车内交互通过自然语言完成,让原生AI生态有机会更快速、更直接地实现。
在中国面向全球,斑马元神AI与德国领先车企达成合作
钛媒体APP:今年原神AI的上线情况如何?这能提前剧透吗?
斯罗:斑马过去和国内很多重要的车企都有合作,包括上汽、一汽等,一些重要的品牌比如智际、荣威等都有非常深入的合作。今年原神AI将与更多车企合作,其中包括德国领先车企。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In China for Global的技术能力和实施经验的积累。
钛媒体App:您认为AI汽车时代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斯罗:当前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智能驾驶。但我个人认为,智能驾驶最终会形成一种商品或者像水、电、煤一样提供技术标准能力的方式,而智能座舱是最能体现汽车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环节。智能座舱也是与车主联系最紧密、与终端消费者联系最紧密的环节。
因此,我们相信智能座舱AI能力的构建能够在最终的用车体验中实现最大的技术价值。这也是斑马技术与我们众多车辆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控屏或将被下一代智能汽车淘汰
钛媒体App:宝马集团CEO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曾多次表示,放置在中控台上的大屏设计将在未来10年内消失。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斯罗: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事实上,真正的车内智能体验不应该让人们去寻找服务,尤其是通过触摸来寻找服务。人们通过触摸来寻找车内的服务,从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来看,实际上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汽车上,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更加服务化的方式提供相应的自然语言交互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我什至认为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汽车智能化的未来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中控屏所能实现的,而中控屏往往限制了我们获得更充分、完整、完整的体验。
C-AIOT为AI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钛媒体APP:理想汽车的理想同学,从汽车延伸到手机。斑马iXing是否也会从智能座舱延伸到手机场景,或者扩展到更多硬件?
斯罗:斑马技术肯定是专注于汽车场景,希望在汽车场景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但这些技术方案其实在C-AIoT(对话式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汽车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终点,但它肯定不是一切。包括耳机、眼镜等,赋能的空间很大。还有很多其他相关场景的企业也和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和交流。
模型错觉的修正、客户端AI、AI与OS的融合是模型落地的重要技术能力。
钛媒体App:从技术角度来看,本轮大模型带来的交互范式变革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斯罗:实际场景落地还有很多挑战。训练大型模型非常耗时且占用资源。我们不可能针对我们看到的每个不良情况重新训练大型模型。需要一个更加完整、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大型模型纠正错觉并解决一些问题。如何设计一套更完整的AI解决方案,以大模型为核心,并有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控制方法,可以帮助大模型纠正其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和技术点。
钛媒体APP:车可能是你自己以外的人开的,手机可能是你一个人用的。基本上,其他人不会看到您手机中的数据。那么对于这个数据安全方面有什么想法呢?
斯罗:数据安全非常重要和关键,尤其是在汽车场景。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前进的方式是尽量解决汽车上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很多AI解决方案和算法运算放在汽车端,而不是仅仅在云端完成这样的工作。
运行在端不仅具有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而且在无网络或网络较弱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提供服务,减少干扰因素,在时延方面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因此,今年和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能够在终端全面解决车载AI应用和相关模型使用。今年我们将发布一些重要的技术里程碑,可以促进该领域行业的发展。
钛媒体App:斑马定位为领先的汽车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未来会更倾向于聚焦人工智能吗?
斯罗:我们期待AI和OS能力的结合,基于车内智能操作系统打造更完整的场景体验。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向。 OS是底层的软件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资源调度、车载安全处理等; AI更多的是为最终用户提供更直接的体验。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充分提升应用体验。两者相辅相成。斑马希望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让1+1远大于2。
智能代理框架和精确的垂直领域模型是过去一年行业技术的决战点。
钛媒体App:您对2025年的行业和技术有何预测?
斯罗:人工智能已经从网络空间感知智能、生成智能迅速发展到物理空间智能、具身智能。作为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在智能座舱中实现真正的自然语言交流,实现复杂路况下安全可靠的驾驶能力,实现智能驾驶。未来,汽车将成为陪伴人类最重要的智能体之一,成为汇聚各种服务的变压器。
2025年对于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车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对于AI来说,有两个重要的趋势:第一,代理框架(Agentic框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其次,研发重点将从基础大模型转向垂直领域模型。因为在一些重要场景和最终行业,需要更精准的垂直领域的大型模型或者垂直领域的中小型模型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高价值的问题。
在智能汽车这个场景下,我也期待大型车型的快速进步。首先,我们将看到更多大型模型能力在智能汽车中落地并产生成果;其次,大型车型将推动汽车互联网生态的蓬勃发展。基于自然语言交流,可以在汽车上实现更多的互联网生态。在场景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