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量和业绩的多重压力下,“嚣张”的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终于迈出了“出卖灵魂”的第一步。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正式公告,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暂定名,具体名称以公司名称为准)。注册),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
公告称,新公司将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开展多领域全面合作,打造全新汽车品牌,推出一系列智能新车型。
但这个“试验场”并不是广汽与华为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7年,双方就在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最近一次深度合作是在2021年,但在车企“灵魂论”的影响下,双方的“纯电动大型SUV”项目最终宣告结束。
广汽集团自然明白“三件事不能做”,并已与华为建立了“联合办公室”。然而,成为“追赶者”的广汽能否依靠华为强大的潜力逆袭,重获活力呢?
1、分分合合,广汽终于“出卖了灵魂”
2025年1月14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与华为汽车BU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团队已开始携手合作,目标是推出一系列智能新车型。
图/冯兴亚 投稿
冯兴亚还透露,双方首个合作项目将瞄准30万元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
历经八年风风雨雨的合作,广汽与华为将于2025年迎来新的合作里程碑。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人士王凯(化名)指出,此次合作被华为视为“新模式”,也是内部重点项目。这种模式与华为与车企之前的三种合作模式不同。它既不是外界猜测的“第五境界”,也不是传统的“HI模式”。尤其是在统治力和话语权的平衡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事实上,外界对于广汽与华为此次采取新的合作形式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上次合作的变化,部分原因与“主导权”问题有关。
作为最早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之一,广汽早在2017年就与华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达成合作。
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政策、技术和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局面。尤其是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汽车品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压迫感。
在这个大趋势下,不造汽车的华为却与车企达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帮助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基于此,2021年,传统车企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将升级。经全票通过,广汽集团与华为达成合作决定,共同开发AH8车型。
届时,广汽成为继北汽、长安之后第三家采用“HI模式”并与华为合作的车企。
然而两年后,消费者等待的并不是AH8车型的量产、上市和发布,而是广汽与华为的合作突然“变故”。
2023年3月,广汽集团宣布与华为达成的AH8项目由“联合开发”改为“自主开发”。从此,华为在AH8项目中的地位从“合作伙伴”变成了“供应商”。
图/广汽集团AH8公告
对于这一变化,广汽集团内部的说法是,自主开发更加灵活,在速度上有优势。广汽考虑在盈利方面进行更多的提升,一些个性化的提升可以暂时放弃。
不过,外界对于此次合作的“变化”却有不同的看法。提到最多的是,当时的HI模式中,华为不但没有提供品牌和渠道赋能,反而实力比较强。
更重要的是,华为当时对车企的赋能并没有给车企的销量带来明显的提升。不仅是同样属于HI车型的Avita,文杰的销量也表现平平。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广汽集团做出了“放弃”华为的决定。
2、认清现实,广汽已无路可退
如今,广汽集团态度的大转变,与华为影响力不断增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广汽近年来销量和业绩的下滑或许是其重新寻求与华为合作的最直接因素。
2024年全年,广汽累计销量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仅完成去年销售目标的72.69%。新能源汽车销量45.47万辆,同比下降17.26%。
具体到各个品牌,除广汽传祺实现1.99%的小幅增长外,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艾安均出现了20%以上的下滑。其中,广汽本田下跌26.52%,销量仅47万辆;广汽丰田下跌2.32%,销量73.8万辆。
在销售额下降的同时,收入也同比大幅下降。
广汽集团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40.4亿元,同比下降24.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97.34%;扣除非营利后,进行了更新。亏损18.7亿元,同比下降146.49%。
图/广汽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部分数据
据此,广汽集团预计2024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下降73%至82%。
但广汽销量和业绩的下滑并不是从2024年开始的。回望与华为分拆合并的八年,“坎坷”已经成为广汽汽车销量的最大标签之一。
2017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21.27%。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此后一直到2021年,广汽集团的年销量同比从未出现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甚至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了同比下滑。
直到2022年,广汽终于实现突破,全年销量243.38万辆,同比增长13.5%。如果将这一成绩作为上次与华为“终止”合作的理由,也可能被理解为“广汽集团认为自己能做到”。
图/赛勒斯1-12月销量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后的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超出了所有车企的预期。尤其是2023年之后,持续的价格战已经淘汰了很多品牌。
虽然广汽并未被淘汰,但销量的下滑已经直观地反映在报告中。相比之下,2021年选择华为的Cyrus,已经成为华为在智能车选业务上最早的合作伙伴,积累最深、产品型号最丰富。
尤其是2024年,赛力士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随着销量的增加,Thalys 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2020年4月至今,大力士股价上涨1872%,总市值从仅有的98.34亿元飙升至最高2257.15亿元。
“2024年,Cyrus的市场表现和技术创新能力无疑会给广汽集团带来巨大压力,促使广汽重新考虑2024年与华为的合作,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王凯分析,大力士的全面飙升也可能成为广汽2024年“跪拜”的诱因之一。
作为广汽车主,优优(化名)对于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再次有了简单粗暴的看法,“广汽曾经是‘老大哥’,现在却被一批新势力品牌甩在了后面。它不再是‘抱大哥’了,只能被淘汰了。”
3. 如果良好的关系持续下去,广汽集团能否扭转颓势?
曾几何时,广汽集团并不珍惜华为。现在,华为并没有放弃广汽。因此,这场迟来八年的携手,被外界视为改变广汽命运的关键一步。
在当前风起云涌的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广汽集团却落后了。不仅远远落后于新造车企业,就连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也在智能化赛道上竞相驰骋。广汽亟需奋起直追、扭转局面,与华为联手或许是胜利的关键。
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广汽来说是利好。
自1月14日广汽进一步披露与华为合作进展后,当天广汽A股交投变得更加活跃。当日收报8.82元/股,涨幅5.25%,市值升至912.1亿元。相关投资者表示,广汽与华为的此次合作充满期待,也让投资者看到了广汽重回增长的曙光。
图/广汽集团1月14日K线图
投资者的信心并非没有道理。作为传统汽车厂商,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优势虽然稍显不足,但在汽车制造领域依然拥有深厚的基础,在车辆品质和舒适性方面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
这也正是优优选择广汽的原因。
现在,广汽集团和华为正在合作。在华为智能驾驶等技术的支持下,广汽必将在智能配置上实现质的飞跃。然而,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市场变幻莫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不再只关注单一品牌,而是综合多种因素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广汽集团要想借助华为重拾上升动力,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深化合作。
正如广汽集团在公告中提到的,新公司将与华为合作,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打造一家基于新架构的新公司。一个技术领先的全新汽车品牌。
王凯分析,与华为合作,对于广汽来说,一方面是提升销量,另一方面是重塑品牌形象,从而提升自主品牌价值,实现既定目标按此前的“番禺行动”计划。 。
王凯提到的“番禺行动”计划是广汽集团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推出的。其目标是到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200万辆的销量目标。
客观地说,广汽距离挑战自主品牌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要迅速扭转“消失八年”的势头并不容易。但广汽集团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与华为的合作不仅将为广汽带来技术支持,也将为广汽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广汽能否在智能汽车市场脱颖而出,实现东山再起,还需消费者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