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JD.com 和美团已经在即时零售赛道上展开了一场战争。2020 年 10 月,美团外卖也加入了 iPhone 的销售大军,开始窃取 JD.com 的生意。近日,字母表发现,打开美团外卖时,默认搜索栏出现“iPhone 优惠 1000 元”。
对 JD.com 来说,攻击外卖既是进攻性的,也是防御性的——为美团从外卖转向即时零售辩护,是刘强东对王兴的回应。
张一鸣曾经玩过王兴的戒指,但经过一番较量,抖音有得有失,而他得到的是店内生意——抖音的比拼,一度拉低了美团的利润空间,至于家居生意,抖音一时没能攻手。外卖归根结底是一门需要流量、物流配送系统、商家资源同时需要的业务,抖音靠流量浇灌送货上门业务,但是它没有另外两个因素,外卖业务几乎停滞不前。
张一鸣未完成的目标,刘强东能否成功?
JD.com 的长板和短板是显而易见的。
长板是一种物流系统。现在是大达为抖音外卖提供外卖服务,抖音要多付一笔中间费,京东显然在外卖成本上更有优势。
缺点自然是流量和商家,京东不是一个高频次的软件,想要从美团抢用户,前期需要一大笔补贴。
至于商家方面,JD.com 已经采取行动。0佣金对很多商家来说已经足够诱人了,有个北京餐饮商家在接到消息的当天就申请入驻京东外卖。此外,根据星表显示,近日京东一直在大力招聘当地推广人员,每次成功邀请餐饮商家入驻,都会有100-200元的提成奖励。
然而,JD Takeaway 专注于优质餐饮。一位餐饮商户表示,一位已经入驻京东外卖的商户表示,目前京东只允许进入堂食的正规商户,不接受外卖餐厅。另一位当地推广人表示,目前只接受大众点评评分高于 3.8 的商家入驻。这意味着 JD.com 无法形成像美团这样的商人密度,规模注定是有限的。
从实际行动来看,高频次外卖更像是一个引流通道,就像 iPhone 曾经是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引流神器一样,外卖也承担着为 JD.com 推动即时零售的重担,才是 JD.com 美团的真正战场。
JD.com 即时零售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其人性优势,化包袱为优势,最终产生飞轮效应。
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零售,外卖都是最大的成本,这也是 JD.com 美团的优势所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卖、快递等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团和 JD.com 将不必长期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相反,他们越是拓展即时零售市场,他们利用人力资源的效率就越高,聚集的人力就越多,一旦形成正向循环,雪球就会滚得越来越大,也就越容易产生规模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考虑,JD.com 和美团之间的竞争将如何发展就很清楚了。无论如何竞争,只要即时零售(包括外卖)的蛋糕持续增长,美团和 JD.com 都将是赢家,无论他们如何竞争。只要张一鸣不愿意把抖音搞得更重,不愿意承受短期内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他极有可能就是在地生活领域的失败者。
已经在美团和 Ele.me 开过店的餐厅老板邱琳琳,看到京东外卖的0佣金后,立刻开始申请入场,“现在你需要邀请码才能申请。
根据 JD.com 发布的公告,京东外卖的招聘仅限于“优质堂食餐厅”。此外,根据服务商的招募信息,目前仅招募公众评价评分 3.8 或以上的商家,并不完全对外开放。但想要安顿下来的外卖店已经跟进了。
对商家的明显吸引力是 0 佣金。与同行相比,美团目前的佣金为 6%-8%。当然,各个平台外卖综合扣分的重点是运费,会根据送货距离、时间段等情况而波动。
一位已经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告诉字母表,目前京东佣金为 0,有 5 元的基本运费。
目前,当你进入京东App的“二次配送”频道时,可以看到京东外卖栏目,主要由品牌商家结算,包括窑鸡王、醉面等连锁餐厅,以及瑞幸、霸王茶记等茶品牌。
相比于美团外卖,京东外卖要求用户支付更高的运费,以旗下主打餐饮品牌醉门为例:在同一地点下单,需要在京东外卖支付 3.5 元的运费,美团免运费,但同款产品在京东上的价格更低。以醉面的热销“招牌博洛尼亚酱面”为例,京东外卖的订单价格为26元,平台每天赠送的“满额6-5优惠券”为21元,美团外卖的订单价格为29.9元,自行购买的8元外卖充气券为21.9元。
当然,这种价格优势仅限于其主要品牌。
不难发现,“外卖”只是渠道中的一个栏目,而超市便利、咖啡奶茶等栏目权重更高。
事实上,外卖只不过是 JD.com 即时零售策略的延续。2015年,京东到家开始为超市、新鲜果蔬、医药健康等提供送货上门服务。2021 年,京东到家扩展到所有品类,包括手机 3C、美妆、宠物、服装等,同年,京东和达达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Hour Shopping”。
对 JD.com 来说,进入即时零售既是攻防兼备的,5 年前,JD.com 和美团就已经进入了彼此的势力范围。
就在 JD.com 推出按小时购物服务的一年前,美团外送宣布将从外卖转向全中外送,“未来五年将不遗余力地投资配送建设,”时任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普忠说。
2020 年 10 月,美团外卖宣布,北京、上海门店外卖范围内的用户可通过美团外卖和美团 APP 下单购买 iPhone 12 系列产品,美团最快可在半小时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这种即时零售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进行。但相比于美团,JD.com 即时零售的缺点之一就是外卖是高频次的入口,而美团即时零售可以承接外卖业务带来的流量,从餐饮到茶水,再到日用品,购物迁移相当丝滑,甚至美团的目标还包括 JD.com 擅长的3C数字化。
但是,JD.com 并不是一个需要经常打开的软件,而且内容建设有限,用户时间也不占主导地位,因此迫切需要一个高频的入口来驱动即时零售业务。
正如 iPhone 曾经是拼多多数百亿补贴的引流神器一样,外卖也肩负着为 JD.com 的即时零售消耗流量的重担。京东外卖暂时只对部分一二线城市开放,这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除了外卖,今年1月初,京东庙界也在招募当地的生活商人。根据商户提交的投资信息,目前的投资范围包括实体店、品牌连锁店、专业市场商户,以及特定行业的商家,如餐饮、医药、生鲜等特定行业。
即时零售业务对京东零售的意义,除了防御之外,还在于提高其庞大的分销系统的利用率。1月底,达达宣布,其董事会已收到其大股东 JD.com 的初步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私有化后,达达与 JD.com 的关系显然会更加紧密,但筹集如此庞大的物流团队既是 JD.com 的供应链实力,也是负担,JD.com 显然想提高其配送效率。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和收益,达达将配送能力输出到抖音,扩大外卖场景,相当于除了即时零售之外,还获得了一个新的C端入口。
一旦准时零售的订单量和配送密度增加,物流业务的经济效率自然会提高。高频外卖可以承担增加订单量和配送密度的重任。
当然,前提是外卖业务开始大批量。
刘强东并不是第一个挑战王兴在外卖领域地位的人。
2020年,抖音将试行“订票”、“酒店订”、“民宿订”等多个入口,被视为抖音聚焦在地生活、横向扩张的重要信号。
抖音向本土化扩张确实伤害了美团,即使没有抢走美团原有的市场规模,至少挖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增量。浙商证券报告显示,从 2022 年开始,抖音本地生活在 2022 年快速增长,2023 年实现交易量超过 3000 亿元,2024 年,普燕子设定了 6000 亿元的交易量目标,1-8 月实现约 3200 亿元的交易量, 超过 2023 年全年的总交易量。
意识到抖音带来的威胁,美团从 2023 年第二季度开始增加了销售费用,这自然影响了美团的利润率,直到 2024 年第一季度,抖音的攻势减弱,美团增加了直播等业务,竞争态势有所缓解。
回顾抖音这几年对美团的攻打,有得有失——收获自然在门店、综合等业务,但在外卖等家居业务上,抖音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客观地讲,要做外卖,需要组建地面配送团队,抖音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因,只能依靠外部合作,所以在配送环节,抖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提高效率;主观上来说,外卖是一门苦涩的生意,美团外卖多年来一直亏损,商家diss高佣金赚取微利,而抖音一直被高毛利的网络广告主导。
王兴暂时握住了外卖戒指,锣声一响,刘强东就再次过来攻击。
有趣的是,JD.com 的优点和缺点与抖音正好相反,这就是抖音外卖之前与达达合作的原因。京东的优势在于配送物流,物流是一项大型业务,订单量越高,成本越低,相比抖音,京东自然在物流成本上具有优势。
也就是说,JD.com 卖给抖音的外卖服务也是卖,卖给入驻商家也是卖,毕竟做外卖生意最大的成本就是外卖。
京东外卖的弊端也是肉眼可见的,那就是京东外卖能为即时零售业务引流的前提是京东外卖的量扩大了。但问题是,京东外卖入口埋没在 JD.com 这个非高频软件里,加入淘宝APP的外卖入口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打开率。
JD.com 想要改变用户习惯,势必需要支付高额补贴。
另一个缺点自然是商家的数量。此前,京东道家和妙之积累了当地超市、茶饮等KA企业,对于 JD.com 来说,下一步是继续拓展餐饮业务。
不过,如果 JD.com 坚持走优质商家的路线,在商家数量上,将无法与已开设外卖摊位的美团外卖竞争。
由于商家的丰富性和用户习惯的丰富性,京东外卖对美团外卖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是有限的,但回顾美团和抖音的竞争,对于美团来说,新玩家的加入,无论长期内能否抢到市场份额,都会在短期内一定程度地影响原有公司的利润率增长。
此外,抖音一直是一家喜欢做高利润业务的公司,但 JD.com 不同。美团和 JD.com 只是互联网行业为数不多的擅长并愿意做硬生意的公司之一。
这场战争,美团的处境相对被动,暂时只能看 JD.com 的实力。
JD.com 进入外卖行业,最难受的不是美团,可能是 Ele.me。有新玩家带着补贴进入市场,Ele.me 要么加大投入,要么就不得不承担流失用户的风险。
在 JD.com 宣布 0 佣金的同时,Ele.me 还悄悄更新了一项人事变动。
2月12日,Ele.me 董事长吴泽明宣布了 Ele.me 的最新组织调整,吴泽明兼任 Ele.me 首席执行官,前任首席执行官韩流柱负责即时物流中心。
至于美团与 JD.com 的竞争,未来更大的战场仍将在于即时零售,甚至是更广阔的本土生活战场。
半年前,JD.com 也做了一次人事调整。2024 年 8 月,自 2024 年 4 月起担任美团高管、JD.com 达集团顾问的郭青担任董事长,据了解,美团外卖业务发展部前总经理杨文杰担任“达达秒送”负责人。
无论京东外卖能否做大做大,未来能否成为即时零售的引流神器,从短期来看,“零佣金入驻京东外卖”显然已经成功地为京东秒打起了品牌广告。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JD.com 外卖和即时零售的增长对美团和 JD.com 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零售,都需要足够的本地配送团队,虽然从商业模式来看,平台公司从外卖业务中得到的好处有限,商家经常抱怨运费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外卖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
美国外卖行业为什么达不到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在一些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外卖员甚至需要开车送餐。
然而,国内外销售行业面临的情况显然不同。随着城市化浪潮的肆虐,互联网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正在不断壮大,因此,JD.com 和美团的人力资源优势越来越大。
在可预见的未来,分销行业不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据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至 6 月,从事餐饮配送和外卖配送服务中从事住宿和餐饮活动的员工平均人数为 17,000 人,同比增长 49.7%。
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仍在向外卖行业汇聚,美团和 JD.com 两大平台并没有面临太大的劳动力成本增长压力,相反,由于资源的积累,配送成本将被稀释。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指每个员工成本的降低,而是指由于飞轮效应而导致的边际成本的降低。
换言之,外卖和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越大,JD.com 和美团的成本压力就越小,利润增长就越快,竞争可以促进市场发展。
2018年,拼多多闯入下沉市场,同时带着淘宝和京东发掘了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淘宝和 JD.com 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但市场规模也扩大了;百事可乐的出现和与可口可乐长达百年的战争,使它们都成为了百年品牌。
事实上,相较于庞大的线下业务,线上餐饮仍有增长空间。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22.6%;根据甘濑投研数据,2027 年食品配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9 万亿元,行业渗透率有望达到 30.4%。
即时零售的市场甚至更广阔。根据交银国际去年年初的一份报告。预计到 2025 年,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7400 亿元,渗透率仅为 7%。
这几年,外卖市场的竞争并没有太激烈,相反,长期被刻板印象所笼罩,缺乏竞争。现在,JD.com 是那只鲶鱼,无论它最终能在外卖市场获得多少份额,但它的进入显然会拉动更多的线下门店上线,并将外卖甚至即时零售的摊位传播得更大。
两者的竞争必然会对 C 端产生冲击,改变用户习惯,毕竟相比庞大的线下零售,即时零售市场空间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一位京东招商人员表示,目前,本地休闲娱乐、美发、运动健身等生活品类也在吸引投资。外卖只是美团和 JD.com 竞争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