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 第三季》开播了。原本积极参与宣传的姚笛在节目中“消失”,这让观众感到费解,并且登上了热搜。随后,争议性较强的选手杨子、刘梓晨、徐开骋引爆了相关话题,“杨子许佳琪纣王妲己浴池戏”以及“刘梓晨演相柳”等都被网友激烈地讨论。
《演员请就位》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曾经因犀利扎心的导师点评而话题出圈,还因现场打分时的火爆辩论而话题出圈,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演员表演的关注度,以及提高了公众对演艺圈生态的关注度。
《演员请就位》进入到第三季,凭借“争议性选手”早早登上热搜。这不仅是为了完成这一季的流量 KPI,还希望被吸引来的观众能看到该节目创新破局的努力。文娱价值官留意到,从赛制到导师设置,《演员请就位 第三季》都在在前两季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进阶。各个平台的演技类综艺被回顾,它们几乎都处于及格线的边缘附近游走,要获得高口碑和大众认可是很困难的。从这方面来看,《演员请就位》每一季的状态就如同在刀尖上进行舞蹈一般。
《演员请就位 第三季》(以下简称《演员 3》)全新出发,借此让我们来细数一下演技类综艺的破局之法。
流量来了之后《演员3》如何破局?
《演员 3》开播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网友对“姚笛的消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开播前她在微博上发布了《演员 3》的海报,而这被解读为她借此复出的一种信号。
节目开播后,争议最大的选手是杨子。在第一期节目中,他演出了令人生理不适的“西门庆”,这一表演雷倒了导师于佩尔和章子怡,也让每个观看节目的人都感到膈应。节目中他与选手的对话内容充满“爹味”,成为网友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从节目效果来看,杨子确实为节目贡献了热度,但非表演专业的话题对节目是否有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整容网红刘梓晨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演过戏,他一出场,其他演员就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纷纷表示:“他的出现不太合理”。当初在比赛之时,刘梓晨所扮演的相柳机械化地倒地,其僵硬的演技使得章子怡直接直言他的表现“不叫表演”。
邀请综艺红人、流量爱豆和网红来到节目,这透露出《演员 3》希望能借此展现当下演艺圈的生态现状。它希望通过导师不留情面的点评来刮骨疗毒,以警醒行业和观众,因为只有充分暴露问题,行业才会有向上进步的希望。不少观众通过专业演员与上述“演员”表现的炸裂对比,看清了行业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仅如此,选手阵容存在争议,然而强大的专业导师阵容以及紧紧围绕演技本身的讨论,让我们感受到这档节目在流量和话题度之外的坚持。第一期节目看完后,表演专业相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导师们身上。陈凯歌、章子怡、于佩尔等导师的点评比较客观。特别是陈凯歌给选手提出表演要“举重若轻”的指导建议,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导师杨晓培一开始就很犀利地质问是哪个演员整过容。就在这时,惠英红淡定地接着话茬说:“我脸上缝过 89 针,不过没有一针是为了变美。”这一段话语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诠释出了专业演员的敬业精神,同时也让该节目登上了正面热搜。
《演员 3》播出时存在坊间争议,然而文娱价值官在该节目中察觉到了制作方努力创新的迹象。
节目首先对赛制进行了优化,它试图还原影视行业真实的选角过程,以便让观众能够看到演员生态的全貌。在这一次的节目中,真实的演员跑组生态得以还原,演员们分小组进入不同的剧组去试戏,以争取角色。每获得一个角色,就会同时获得与之对应的不同分值。演员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并且与自由搭档一起复刻经典影视作品,通过多维度的评判,选出能够进入盛典的演员。
最终,两位导师参与到节目中。飞行导师也给予了助力。他们带领着进入盛典的演员,一起完成了终极影视化作品的拍摄任务。并且从中选出了“年度就位演员”。
这一季的亮点在于法国著名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的现身。文艺青年若熟悉欧洲电影,便知晓邀请到于老师的门道极深!现年 71 岁的于佩尔已出演超 100 部电影,曾 16 次获凯撒奖提名,并凭借《仪式》和《她》荣获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请来于佩尔,亦是腾讯视频内容制作尝试走向国际化的一个信号。
娱乐性or专业度,演技类综艺的发展悖论
回顾豆瓣评分可知,《演员请就位》的前两季评分分别是 6.5 分和 5.1 分。《演员的诞生》的评分为 5.4 分。《我就是演员》的评分分别是 6.6 分和 4.9 分。《演技派》的评分为 6.5 分。《无限超越班》的评分分别是 5.3 分和 3.5 分。从这些评分来看,演技类综艺似乎一直在为达到及格线而努力。
演技类综艺大多着重“演技回归”。这类综艺以鼓励年轻人勇敢站在舞台上展示演技,追求理想为诉求。那么,这类节目所释放出来的应当是风格多样的专业表演,以及针对演技的探索和讨论。
从《演员的诞生》开始一直到今天,此类节目的话题性比专业性更突出。这个类型的综艺就如同一个很大的观众忍耐力实验现场。《演员的诞生》想要通过舞台表演来重新构建演员的专业性,然而节目播出后却陷入了“表演的表演”这样一套层结构之中。观众一方面质疑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难以接受综艺化改编对经典作品的“亵渎”。
2018 年上线的《我就是演员》,目前评分较高。尤其在第一季,请到了韩雪、左小青、任素汐等优秀演员。选手们的表演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创造出了这档节目的最高分 6.6 分。后面两季开始出现口碑下滑,原因首先在于节目没有进行优化升级。如果只是保留原有的水准,观众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也是综 N 代的一个痛点。
《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我们记住的更多是郭敬明与李成儒对峙时的金句,以及他们争执的名场面。第二季上升到了尔冬升、陈凯歌、郭敬明这三个导演相互排斥的地步,还制造出了多个热搜话题。难怪观众会评价这类节目不是为演员而做的,而是为导演而做的。
《无限超越班》的创新性更为突出。它引入了香港TVB的培训模式,将艺考面试的全过程进行了还原,包含自我介绍、各种即兴环节以及施压式聊天等。原本极具特点的节目模式,在引入歌手、带货主播之后,再加上过度玩梗,使得第二季的评分从第一季的5.3下降到了3.5。
回顾演技类综艺节目时,我们能发现这类节目在内容创作、行业生态和观众需求这几个方面往往存在着多重矛盾。其中一个较为集中的问题是选角争议。为了达到节目效果,往往会让流量和话题先行,引入一些有争议的选手,并且让他们加入节目。通过这些负面话题,能够快速吸引流量。
在以表演和演技为主场的舞台上,表演却变成了陪衬。导师之间存在矛盾,导师与学员也有冲突。节目核心渐渐偏离了对表演艺术的探讨。观众往往记住的不是演技的高光时刻,而是节目中的毒舌点评。这些毒舌点评常常在人们耳边回响。
2017 年《演员的诞生》节目出圈之后,同类节目纷纷涌现。然而,节目模式在实质上并未有创新之举,依旧是“导师骂人+选手卖惨+翻拍经典”。这样重复的程式化赛制,让观众逐渐失去了兴趣。同时,新生代观众的代际审美差异,也致使市场出现了“审美疲劳”的现象。
章子怡在节目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都想要成为演员呢?难道演员是最低级的职业吗?当看到网红、综艺咖、短剧演员们纷纷来到这档节目蹭流量,而不是以提升演技为诉求时,这些热爱表演艺术的导师,也会对身份显得很突兀的学员产生疑惑。
市场需要新鲜血液,内容破局需回归初心
市场就不再需要演技类综艺了吗?
当然不是!
市场需要调整制作初心。目前行业最应该审视的母题是“从哪里出发,抵达哪里”。
韩国演技类综艺《演员学校》评分 8.0。它是韩国首档以“演员职业化教育”为核心的综艺。由资深演员(像金喜爱、金相庆等)担任导师。通过高强度训练来选拔新人演员。这档节目以去娱乐化的真实成长叙事为主,在训练和选拔过程中弱化竞争,强调协作精神。
导师一直强调“演员的本职是传递人性,而非仅仅拥有明星光环”;学员由于拒绝了经纪公司“通过整容来换取机会”的要求,从而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同样属于演技类综艺的《演员学校》,既没有任何抓马的情节,也没有玩梗的行为,只是在输出演艺行业的正向价值观,并且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收视成绩。
如果说存在“综艺解决不了系统性困境”这样的局限性,那么我们也可以去看看《戏剧新生活》给演员带来的新机遇。这档综艺与真人秀模式较为贴近。黄磊以及赖声川等导师承担评审工作。有七位热爱舞台的“无名”戏剧人,分别是刘晓晔、修睿、吴彼、赵晓苏、刘晓邑、丁一滕和刘添祺。他们在乌镇一边生活,一边排戏,一边演戏。通过回归剧场的创作本质,构建起了“去综艺化”的创作共同体,从而重获了专业尊严。
节目中没有冲突矛盾,演员们仅仅凭借质朴的生活细节,就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喜爱,这档节目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是 9.2 分。节目结束后,修睿、刘晓晔、吴彼、丁一滕也最终被行业所关注,并且被导演们竞相邀请合作。
演员登上真人秀综艺的终极诉求,一定是“被看到”。
话题性较强的综艺能让演员被媒体和观众认识。但如果不是在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层面进行传播,这种“看到”就没有价值。反观《演员请就位 2》,尔冬升和陈凯歌导演欣赏并赞赏了他的演技和努力。2022 年,丁程鑫参与了尔冬升导演的《海的尽头是草原》拍摄。2024 年,丁程鑫出演了陆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被看到”这一情况使得丁程鑫这样一位尊重和热爱表演的演员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资深经纪人 Sam 向文娱价值官透露,当下市场中演员储备已超出需求量。市场里有不少踏实磨炼演技的新人。因此,年轻演员急需一个能被发掘的舞台。演技类综艺确实是经纪公司最为重视的合作内容。然而,因为要追求节目效果,导致剧本泛滥,制造出矛盾冲突话题,出现了热度高质量低的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们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想送新人去参加,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因为负面话题被贴上标签后,导演反而不会喜欢用他们了。
《演员请就位》的出发点很可贵,它为默默努力提升的演员提供了发光的机会。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我们能看到节目的创新以及探索。赛制进行了升级,这使得演员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即兴发挥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他们非专业性的问题。犀利的提问环节直接触及人心,导师就像是观众的代言人,因为我们对娱乐圈中整容脸、带货、综艺咖等“痼疾”已经无法再忍受了。
惠英红淡淡地说出了自己脸上 89 针的由来。陈凯歌对那些渴望提升演技的演员给予了大力鼓励。章子怡一直强调着演员的品格。文娱价值官感受到这档节目有着希望融入正能量的意图。
《演员 3》开局伴有争议,然而才播出了一期。后续倘若内容能够从低起点逐渐走高,重新回归到探索和提升演员演技的初心,为新人提供一个能被看到的舞台,那么它依然有机会为演技类综艺实现破局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