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消息来自 IT 之家。2 月 14 日晚间,日本私营公司 ispace 打造的“韧性”号(Resilience)月球着陆器成功完成了对月球的近距离飞掠。当时,它距离月球表面仅约 8400 公里。据 ispace 所说,这是日本私营商业月球着陆器首次达成这样的飞行。
“韧性”号在飞掠期间,拍摄了一张距离月球约 14439 公里的月球表面照片,把这一重要时刻记录了下来。这次飞掠不但给着陆器提供了一个纪念性的瞬间,而且通过引力助推的方式对其轨道进行了优化,让它在预计 5 月初进入月球轨道时更加节能。
“韧性”号在 1 月 15 日由 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搭载发射升空。同时,还有另一款私营月球着陆器,即“蓝幽灵”号(Blue Ghost)也一同升空。“蓝幽灵”号是由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萤火航天公司打造的。它在 2 月 13 日抵达了月球轨道。并且在 2 月 18 日通过发动机点火对其绕月轨道进行了调整。
萤火航天公司的首款月球着陆器是“蓝幽灵”号,它正准备在两周后尝试着陆。若一切顺利,它将于 3 月 2 日在月球正面的“风暴洋”(Mare Crisium)着陆,“风暴洋”是一个大型火山平原。“韧性”号计划在月球北半球的“寒冷海”(Mare Frigoris)着陆,预计着陆时间为 5 月底或 6 月初。该着陆器搭载了 5 个科学和技术载荷,其中一个载荷是由 ispace 卢森堡子公司制造的,这个载荷是迷你探测车“坚韧”号(Tenacious)。
值得注意的是,“蓝幽灵”号携带了多项 NASA 的实验项目,具体有 10 项。其任务获得了 NASA 商业月球载荷服务计划的支持。该任务的目的是为本十年末阿耳忒弥斯计划宇航员的登月任务收集数据。
“韧性”号是 ispace 公司的第二个月球着陆器。ispace 公司的首款着陆器在 2023 年 3 月成功进入月球轨道。然而,一个月后进行着陆尝试时,因受到月球陨石坑边缘的干扰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