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雷在刷短视频期间,时常能刷到这样的账号:有穿着西装革履的“专家”在那里从容不迫地谈论投资秘籍;还有温柔且有知性气质的“美女”在分享着男科养生的小窍门;另外,一位中年大叔对着镜头饱含深情地呼喊着“姐姐,我在病床输液呢,能不能在我的橱窗里买个东西呀?”
起初,小雷没有在意。之后,这类视频不断地涌现出来。于是,小雷决定去探究一下究竟。
在视频号上,有个名为 “王建国弟弟” 的账号格外引人注目。
视频中一名男子身着西装、端坐着。他一连串极具迷惑性的话术脱口而出,说道:“宝宝姐姐,亲爱的宝贝,我想坐飞机去找你,我实在是憋不住了,我渴望与你相伴一生。”这些话语充满了暧昧与深情,就仿佛是从满嘴胡话的渣男口中说出的一般,一个劲儿地撩拨着观看视频的女性。
男子表示自己在输液,这是最为夸张的。他以此营造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诱导用户购买他橱窗里的产品。他试图利用观众的同情心来达成带货的目的。
此类账号的目标群体为中老年人。它通过打造虚假精英人设,然后批量炮制中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快速起号。最后,运营者以视频流量分成和橱窗带货的模式来实现变现。
这样的视频仔细看能识别出是 AI 生成的。然而,这些视频针对的中老年人却难以辨别。评论区内有很多中老年用户在关心。甚至有老人把“男子在病床输液”这件事信以为真。
大多数老年人完全不了解 AI 数字人,他们以为视频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仅仅三言两语就被欺骗了。他们从相关橱窗购买了大量的营养品和保健品,数量之多以至于根本吃不完。AI 数字人视频骗局对于老年人而言,简直就是一种降维式的打击。
短视频平台上此类视频不断涌现。这些账号通常具有高度相似的特点,比如背景相同,人物形象相似,甚至坐姿和神态都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字人播报的内容,其涉及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休闲保健等诸多领域,总会有一项能击中老人的痛点,从而吸引大量关注。
账号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和流量之后,数字人账号便开始展现出“真面目”,接着开始进行变现。
他们会在视频里插入一些诱导消费的话术。比如,会说“这款养生食品我一直在吃,效果特别好,家人们一定要去试试”。还会说“这款理财产品收益很稳定,是我仔细为大家挑选出来的,别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
他们会利用情感话术,像“姐姐,我努力是为给大家带来真的好产品”“叔叔阿姨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等。这样做能进一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对他们产生信任和依赖。
这个秘密就是他们全都是 AI 数字人。
数字人加上情绪价值,再加上低价商品,就形成了一套极具杀伤力的爆款组合拳,使得不少营销号都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并不意味着营销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躺着把钱赚了。
打着数字人的旗号去收割老年人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快速把号做起来,但是并非像想象中那般容易,有时做 10 个号或许也无法做出一个号。最为重要的是很容易出现违规情况,特别是像情感、养生、保健这类的内容,越容易把号做起来的内容就越容易触碰到红线,当前平台对这类视频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有时好不容易把一个号做起来却被封禁了。
去年腾讯修订了《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禁止利用 AI 工具生成的虚拟形象来进行直播带货。
话说回来,你们家的老人爱看这种视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