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吵翻天,中国挖出"未来能源",足够使用6万年!
今天来聊一些重要的消息。当美国和乌克兰两国因为军事援助而争吵得非常激烈的时候,中国的地质勘探队在内蒙古悄悄地采取了一个重大的行动。
《南华早报》有最新爆料,我们在白云鄂博矿区发现了超过 100 万吨的钍金属,专家进行了测算,这些“核能黄金”的量是足够的,能够支撑中国未来 6 万年的能源需求。
那个被称为“稀土王国”的白云鄂博,你没听错。这地方以往就因稀土矿而在全球闻名。这次新发现的超级钍矿,直接将它的战略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钍是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心脏”。1 吨钍发的电与 200 吨铀或 350 万吨煤相当。它的安全系数更高,无需担心核泄漏问题。如今全球都在争夺新能源赛道,我们这次的发现如同给中国能源安全上了一道“万年保险”。
有朋友可能会问:钍矿究竟有多厉害呢?我们来打个比方,倘若将现有的火力发电厂全部换成钍基核电站,仅仅是内蒙古的这个矿,就能够供全国使用 200 年!
更夸张的情况是,一根钍燃料棒能够给一个县城提供 30 年的电力供应。以后我们的核动力航母或许能够绕着地球连续运行 50 年而无需加油。甚至连制造量子计算机所需要的超导材料,以及治疗癌症的靶向放疗技术,都与这个战略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
开发这种“未来能源”并非易事,我们的科学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中科院的李献华院士团队成功研发出纯度达 99.999%的钍提纯技术,并且在甘肃武威建成了全球首个钍基熔盐堆实验平台。
开采技术更为绝妙。如今能够挖到地下 3000 米,并且成本还降低了 40%。在开采的同时还能修复生态,真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种“中国式创新”就连外国媒体都连连称赞其厉害。
中国在新能源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这引起了国际上的不同反应。美国近期正拉着乌克兰开展稀土合作。然而,行业专家指出,即便他们获得了矿石,在精炼技术方面仍需依赖中国,因为全球 8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集中在我们这里。
更扎心的是,此次我们发现的钍矿储量占全球的 28%。以后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我们拥有稳稳的话语权。谈及产业布局,那更是大手笔,在新能源、航天军工、医疗健康、工业制造这四大领域都全线发力。
听说 2028 年将要开始建设商用钍基核电站。深空探测器的核动力系统正在进行测试。其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在医疗领域,利用钍同位素所做的靶向放疗技术,有可能使癌症治疗迎来革命性的突破。
当然,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肯定需要谨慎使用。官方表示这些钍矿按现有技术够用 6 万年,但这只是当前的计算结果。等到哪天核能技术再次升级,说不定这些钍矿能够支撑更久的时间。
我们现在仅内蒙古的这个矿,其储量就比全球已探明的铀矿总量还要多。正因如此,外媒才都说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发现。
显然这次钍矿大发现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站稳了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某些国家在战略资源上的垄断。从稀土到钍矿,从开采技术到应用标准,我们正用实力证明,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中国人一直都在,从未缺席。
欧美 28 国在乌克兰为争夺矿产而打得火热。最后他们才发觉,原来一切都“错付”了。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公开钍矿,这显然是有着特殊意味的。对此,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