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潭酒拒绝泸州资方,谁将接手销售额达10亿的酱酒企业?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08 16:01:26     117

近期,有一则消息称潭酒有意出让,并且正在与多个意向买家进行“洽谈”。这则消息让潭酒省下了一笔广告费。这个位列“川酒十朵小金花”的酱酒企业,迅速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潭酒的某大区经理向我们透露了这样的情况:泸州那边确实找过潭酒的股东。并且,潭酒方面已经明确地拒绝了。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传闻中的意向买家川酒集团和沛华集团都不会接手潭酒。同时,同为古蔺酱酒企业的郎酒,其公关方面表示还未得到相关消息。

最终,谁会接下销售额达到 10 亿的潭酒呢?或者潭酒能够继续保持独立经营吗?

拒绝泸州资方

日前,多家媒体发文表示,潭酒有出让的意向,正在与多个意向买家进行“洽谈”,在这些意向买家当中,有郎酒、川酒集团、沛华集团等实力较强的选手。

潭酒虽位列“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中,然而它作为区域酒企,在全国范围内的名声并不怎么显赫。

自 2022 年华润酒业花费 123 亿元收购了金沙酒业 55.19%的股权之后,在白酒行业就再也没有出现大型并购案了。而“潭酒或出让”的这一消息,使得潭酒一下子成为了市场的焦点。

潭酒是四川仙潭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郎酒一样,它是一家位于四川省古蔺县的酱酒酒企。

事实上,有关于“潭酒出让”的消息并非是第一次被传出。在 2016 年 3 月的时候就有消息表明,发展酒业与仙潭正在进行密切的接触,并且在寻求合作。

潭酒“卖身”疑云:大区经理称两大股东拒绝泸州资方__潭酒“卖身”疑云:大区经理称两大股东拒绝泸州资方

图/潭酒类天猫官方旗舰店

行业媒体酒业家有报道称,在泸州酒博会期间,有消息从其他途径传来。消息称,四川发展酒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川发展酒业”)进入仙潭酒业后,会成为潭酒的第一大股东,不过不会控股,也不会对潭酒的销售等核心事务进行干涉,而是通过资源嫁接的方式来推动潭酒的发展。

同年 10 月,仙潭集团的内部人士称。集团被川发展酒业并购这件事取得了重大进展。当下,双方已在合作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不过,具体的细节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预计双方的正式合作会在这个月内最终完成并落实。

具体合作方式目前尚未最终确定,是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进行运营,还是独立成立公司进行运营,尚未明确。但双方的合作已成定局。该内部人士表示。

然而,这起言之凿凿的合作却没了下文。

目前,潭酒对最近这则“潭酒出让”的消息无回应。传闻中的郎酒对该消息无回应。川酒集团对该消息无回应。沛华集团对该消息无回应。这使得“潭酒出让”一事更加扑朔迷离。

在肖竹青这位酒业独立评论人看来,川酒集团不可能成为潭酒的买家,并且沛华集团也不可能成为潭酒的买家。

川酒集团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财务规范的要求。潭酒是民营企业,其销售收入无法追溯,在税务方面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沛华集团目前正在贵州仁怀茅台镇核心产区,准备征地 500 亩,投资 20 个亿来建设核心产区的万吨酱酒产能,并且潭酒不在茅台镇核心产区。肖竹青向「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潭酒某大区经理向我们透露,泸州那边的确找过潭酒的股东,然而潭酒方面已经明确予以拒绝。他还提及,古蔺县财政局持有潭酒的股份,倘若酒厂被其他地方(买家)所收购,那么财政收入就不再属于古蔺了,正因如此,两方股东都已经拒绝了相关提议。

该大区经理未提及郎酒是否与潭酒方面有接触。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向郎酒方面进行了求证,郎酒公关方面称还未得到相关消息。

徘徊于10亿规模

潭酒于 1964 年成立。它是赤水河产区的一家老牌酱酒企业。曾为多家酱酒品牌提供过基酒。因此被称作“中国酱酒基酒大厂”。到 2024 年时,其酱酒的年产能达到了 3.5 万吨。储能为 15 万吨。老酒的存量超过了 4 万吨。

潭酒“卖身”疑云:大区经理称两大股东拒绝泸州资方__潭酒“卖身”疑云:大区经理称两大股东拒绝泸州资方

图/潭酒官网

2010 年的时候,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认定潭酒为全国酱香型白酒企业。潭酒在全国酱香型白酒产量方面,仅次于茅台和郎酒,排名第三。

在业界看来,潭酒股东较多,内部关系相对复杂。

天眼查资料表明,潭酒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大股东是四川省川喜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川喜实业”),其持股比例为 69.28%;二股东是泸州市古蔺县财政局,持股比例为 30.72%。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法人代表均为方久伦。

方久伦同时担任川喜实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法人代表。川喜实业的大股东是李琼芬,她持股 80%;二股东是朱立智,持股 20%。有消息表明朱立智是方久伦的夫人。

川喜实业是潭酒的大股东,它的投资呈现出较为多元化的特点。它主要从事酒类的生产和营销工作,同时也涉及零售、食品加工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产业。从它的官网可以得知,其集团产业涵盖了仙潭酒厂、潭酒销售公司、泸州醇酒业、泸州世家酒厂、WOWO 便利、一箪食食品和喜地地产。

公开资料表明,在 2009 年 4 月 29 日这一天。当时作为国资企业的仙潭集团,与川喜集团在古蔺县举办了 5000 吨酱酒基地项目的合作签约仪式。从这时候起,就正式开启了仙潭酒业改制的序幕。

在川喜实业成为潭酒大股东后,潭酒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2014 年率先推出真年份酱酒,并且首创了“酿造年份+灌装年份”年份酒双标注。2019 年提出了“用互联网把白酒重做一遍”的理念。以“敢标真年份,内行喝潭酒”为战略指导,从而打造出了酱香年份酒。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到,2010 年仙潭酒业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了 11.3 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2011 年仙潭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 15 亿元,其利润约为 1.2 亿。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观察到,潭酒对外宣称的业绩似乎存在数据“打架”的情况。

多家行业媒体称,2021 年潭酒全年的销售总额超过了 17 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 740%。然而,潭酒所披露的数据表明“2024 年首次突破 10 亿元的大关”。

古蔺县 2025 年潭酒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相关信息。2024 年潭酒整体销售收入首次达到 10 亿元这一重要关口。其销售收入呈现增长态势,增长幅度为 49%。在这之中,瓶装酒的增长幅度为 52%。

潭酒的市场库存比例在 15%以下,这一比例明显低于白酒市场平均 50%以上的库存率。2024 年,潭酒新增的终端网点数量超过了 12 万家,与去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 400%。

那么,销售规模达到10亿的潭酒为何屡次传出要出让的消息?

知趣咨询总经理、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认为,潭酒自身的品牌价值存在局限性。然而,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具备一定的产能优势,并且所处位置在酱香核心产区,拥有一定的区位价值。此外,还有土地与建筑等。可以说,潭酒属于比较优质的标的。目前,潭酒处于行业调整后期的低谷阶段,在这个时候出售潭酒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注意到,潭酒曾多次提到销售目标为数十亿;潭酒曾多次提及自身的销售目标达到数十亿;潭酒曾多次提及其销售目标是数十亿。

2016 年提出了战略规划,2015 年底开始启动了泛全国化布局。同时制定了“三五一零”规划,以支撑 30 亿销售目标。2019 年至 2020 年,要确保 10 亿并争取 15 亿。2021 年至 2030 年,要迈进 20 至 30 亿的阵营。

2021 年提出相关目标,到 2023 年完成全国市场的布局,实现动销突破 150 亿元;在 2025 年时进入酱香型白酒的一线品牌行列,并且动销突破 300 亿元。

2022年,潭酒则为自己定下了42亿的销售目标。

如今,潭酒的销售额仍在 10 亿元上下徘徊。这或许是它传出出让消息的一个因素。

酱酒竞争不断升级

潭酒卖身传言的背后,揭示了酱酒行业下滑的窘境。

2020 年左右是酱酒赛道最为兴盛的时期。酱酒的产能仅占 8%,却为白酒行业贡献了 26%的收入以及 40%的利润。

2024 年时,中国酱酒的产能约为 65 万千升,并且同比下降了 13.33%。从 2019 年开始,这是酱酒首次出现产能下降的状况。

酱酒专家权图在《2024 - 2025 年度酱酒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本轮酱酒的产能扩张已到达一个转折点。优质酱酒的产能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中小酱酒企业的产能正在进行出清工作。

报告提及,在 2024 - 2025 年的生产季,我国酱酒的整体产能相较于去年的下沙季减少了约 10 万吨。从 2018 年到 2022 年的酱酒繁荣周期所引发的酱酒产能扩张,到 2024 年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

未来五年,过去已经投产的酱酒产能将会全部释放出来。这表明酱酒产业的供给压力会不断增大,同时市场的供给压力也会不断增大。并且,酱酒品类的品质竞争将会不断地进行升级。

目前川酱队伍里,郎酒处于第一梯队。潭酒、川酒集团、今良造、高洲、舍得等涉足酱酒的酒企属于第二梯队。然而,据中国酒业协会预测,到 2025 年,行业前十企业的集中度会突破 75%,比 2020 年提升 25 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 2 到 3 年时间里,会有更多来自各个区域的酒企处在“生死抉择”的境地,而并购重组有可能会成为中小酒企的一个重要选择。

华润酒业斥资超百亿收购了金沙酒业 55.19%的股权。在面对深度调整的白酒行业时,华润啤酒上半年的白酒业务收入为 11.78 亿元,且同比增长了 21.2%。2021 年,金沙酒业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 36.41 亿元。

华润啤酒的副总裁范世凯同时也是金沙酒业的董事长,他表示:金沙酒业在 2025 年的发展不能依靠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金沙酒业要积极去提升市场份额,并且通过创新以及变革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他强调,金沙酒业要在稳价稳市方面开展工作,要在模式创新方面开展工作,要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开展工作,要在宴席支持方面开展工作,还要在消费者培育方面开展工作,以此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由此可见,区域酒企在被巨头并购之后,会面临业绩压力。这种业绩压力是由市场变化所导致的。所以,未来不管潭酒是继续自主经营,还是被并购,它都将背负着重担前行。

肖竹青认为,在中国酱香酒迈入巨头博弈 2.0 时代之际,酱香酒赛道所博弈的内容包括巨头背后的私域流量,还有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能力,以及传播品牌的高度、建设全国酱香酒品牌良好口碑的耐心,同时还有建设酱香酒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资金投入规模。

肖竹青表示,更需要在建设全国客户服务体系以及消费者服务体系方面展开比拼,同时也需要比拼人才团队的资源配置能力。

目前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严格来讲,周期是不能被超越的,而只能去适应它。二线酒企与一线酒企相比,缺乏品牌、规模、技术、渠道等这些传统方面的优势。在库存偏高且受到挤压的环境下,二线酒企确实生存得很艰难。

他认为,目前市场呈现出分化趋势,且呈现出碎片化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白酒行业的社交性与区域性机会依然存在,这给二线酒企留下了一些机会。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当中,潭酒能否抓住机会呢?出让这件事会不会有新的变化呢?“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将会一直予以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一,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