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
3 月 6 日晚,京东集团(09618.HK、JD.O,以下简称“京东”)公布了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2024 年,京东全年的收入达到 11588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8%。全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即“净利润”)为 414 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1.1%,平均每天的净利润是 1.13 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京东的收入是 3470 亿元。它同比增长了 13.4%。这一增速创下了自 2022 年第二季度以来 11 个季度的最大同比增速纪录。同期,净利润数据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其同比增长了 191.2%,达到了 99 亿元。
这份业绩得到资本市场的不同反馈。财报发布后,在美东时间 3 月 6 日,京东(JD.US)的美股盘中曾一度上涨超过 5%。之后涨幅有所下降,到收盘时涨幅收窄到 0.37%,以 43.92 美元/股报收。3 月 7 日,京东集团 - SW(09618.HK)的港股早盘开盘后,跌幅曾一度扩大到 5.75%。截至午盘收盘,跌幅为 1.79%,以 175.8 港元/股报收,总市值为 5596 亿港元。
2024 年财报收官之际,京东酝酿已久的外卖新故事在 2025 年开年有了开端。3 月 6 日晚的财报电话会上,京东高管称,即时零售是核心零售业务的自然延伸,外卖是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高频业务之一。京东会投入更多精力去探索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四季度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
京东集团业绩回暖的核心是消费市场整体回暖。京东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EO)许冉指出,京东的收入同比增速重新回到了双位数,利润也保持着健康的增长态势。这使许冉对 2025 年更加充满信心。她称,随着消费情绪逐步稳定回升,并且京东对战略重点进行了有力的执行,京东将会继续展现出高质量的增长潜力。
京东原 CFO 许冉在两年前升任 CEO 职务后,京东开始走上“稳住利润”的道路。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其中同比增幅分别是 12.70%、90.91%、47.8%。然而,单季同期的收入增速一直徘徊在个位数,分别为 7.04%、1.20%、5.12%。
四季度收入回归双位数增长,许冉表示,四季度大部分品类的收入实现了健康的双位数同比增长,包括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在内的关键指标也实现了健康的双位数同比增长。
京东集团收入由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及新业务三部分构成。
京东零售业务去年四季度的收入占比最大,为 3070.55 亿元。该业务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 14.7%。此增速较三季度同比增速明显扩大。这主要得益于带电品类和日百品类,这两个品类均实现了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图源:京东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
具体而言,京东的核心品类是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其收入增长较为突出,同比增幅提升到了 15.8%;而在前三个季度,该品类的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5.3%、-4.6%、2.7%,在第二季度更是出现了罕见的下滑情况。日用百货商品的收入增速提升到了 11.2%,此前三个季度该品类的收入增幅一直在 8%到 9%的区间徘徊。
国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京东在四季度实现超预期增长。
许冉在当晚电话会上表明,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家所出台的各项消费提升政策,在他们看来确实取得了极为积极的成效,并且带动了消费信心逐步提升。
分品类来看,手机被纳入以旧换新的品类范围之中。从年初一直到现在,京东平台上的手机需求呈现出回暖的态势。电脑的销售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家电品类在今年年初,受到了 2024 年年底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的短期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春节期间错期的影响。预计在 3 月份进入家装季之后,其销售将呈现出环比增长加速的趋势。
许冉指出,从比例方面来看,去年以旧换新所实现的销售量与平台所拥有的存量家电相比较而言,其比例是比较小的。整体去观察的话,以旧换新政策对于家电销售有着比较强的拉动作用。
京东物流与零售强绑定。去年四季度,它的收入是 520.97 亿元。增速为 10.4%。这个增速比三季度 6.6%的增速有所提升。
京东新业务方面表现和往期相似,依旧不容乐观。四季度,京东新业务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其实现收入为 46.8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31%。相比之下,阿里巴巴集团在新领域拓展得很迅猛,而京东在新业务上则显得比较谨慎。2024 年一整年,京东新业务收入占比仅为 1.65%,经营利润率为-15%。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CFO)单甦在谈及未来投入策略时透露,京东会持续进行投入,投入围绕着两条主线,一是以供应链为基础,二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同时,京东会持续优化仓网的规划,持续投入自动化技术,以此来降低整个行业的履约成本,而这对于商超继续提升盈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业务的探索方面,他提到,即时零售是京东核心零售业务的一种自然延伸。目前,即时零售正处于早期阶段。我们会投入更多精力,去探索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及丰富优质的供给。
展望未来几年的利润率情况,单甦称:未来几年,我们将持续把重点放在通过改善供应链效率来推动利润率的稳步提升上。具体而言,自营业务能够带来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在过往的 11 个季度中,京东集团的毛利率一直保持着同比提升的态势,其核心原因在于商品毛利率的提升以及物流方面的降本增效。
京东四季度在支出方面有不少增加。履约开支增加了 16.4%,达到 201 亿元。营销支出增长幅度最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8.4%,达到 168 亿元。研发开支变化相对较小,仅增长 1.0%,为 44 亿元,其占总营收的比重有所减少。2024 年全年,研发开支水平和前一年一样,占收入的 1.5%。
新故事怎么讲?
在核心零售业务之外,京东还在寻找新增长曲线。
京东的新故事酝酿了许久,在 2025 年开年有了明确的开端。过去一个月,京东开展了一场外卖战,其来势汹汹,目的是进军本地生活市场。2 月 11 日,京东宣布“0 佣金”招募品质堂食餐饮商家。之后,又宣布从 2025 年 3 月起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3 月 6 日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高管进行了回应。投资者关心即时零售的定位布局,包括外卖在内。投资者也关心对即时零售的投入将如何影响集团的利润率等问题。京东高管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
许冉称,京东整体零售战略的重点并未发生改变。对于外卖业务,需将其置于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以及服务体验的范畴内进行通盘考量。她觉得,在即时零售方面包括对外卖的投入,对于京东丰富消费场景、打造相关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京东开展外卖业务存在多方面原因。从消费场景方面来讲,即时零售属于核心零售业务的自然拓展,而外卖是即时零售场景中用户经常使用的业务之一。通过外卖业务,能够丰富服务用户需求的场景,提供更优良的供给,增强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进而促使用户价值得以提升。
京东需要增强已有的履约实施能力,要实现更快且更灵活的计时配送能力,这也是对京东原有的“211”高效履约网络和能力的一种补充。许冉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整个配送网络的效率,核心零售和电商业务以及即时零售业务都会从中受益。
京东从用户角度出发,发现用户对品质外卖有着强烈的需求。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京东的信赖度。
谈及投入节奏时,许冉表示,首先会聚焦于满足京东现有的用户需求,以提升用户的频次和粘性。同时,也会凭借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通过招募和扶持品质商家以及完善骑手权益等举措,来丰富优质供给,逐步在用户心中建立起品质外卖这一差异化的认知。
许冉表示,当下外卖业务处在相对而言较为早期的业务发展阶段。京东会以有策略且有纪律的方式去进行尝试和投入,并且会依据业务逐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动态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 AI 业务发展得很红火。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正用“AI 含量”这一标准来审视京东。
许冉谈到京东 AI 探索时表示,鉴于京东的业务模式特点,京东在供应链方面会大力应用 AI。在物流方面,AI 算法能提升供应链管理和履约环节中需求与供给匹配的精准度,还能提升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在核心零售场景里,京东借助 AI 重塑了搜索和推荐体系,提高了搜索满意度以及流量分发效率。此外,推出了 AI 导购助手,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信息。还推出了精研,可给用户提供专业建议。同时推出了 AI 数字人,有助于降低用户查找和选择商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