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得知,在近期,微创手术器械供应商“普瑞顺祥”完成了数千万元的 A 轮融资。本轮融资是由亦庄国投进行投资的,并且劢柏资本担任财务顾问。募集到的资金将会被用于公司的产品研发创新以及市场拓展方面。
普瑞顺祥的创始人邹剑龙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并且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在此之前,由邹剑龙参与打造的超声刀品牌安和加利尔已经成功地被康桥资本并购。
普瑞顺祥在产品布局策略方面,主要是沿着仿、创结合的路径前行。它能够做到让产品的核心指标不弱于进口产品,并且还能更好地与国内医生的临床使用习惯相契合。普瑞顺祥目前依托创伤外科、能量外科、电子内窥镜、高值耗材和 CDMO 这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已经搭建起了一个产品矩阵,其中包含超吸刀、射频等离子、超声刀系统、泌外手术系列耗材、内镜手术系统等数十个品种。并且,普瑞顺祥已取得 30 余张国内外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以公司当前聚焦的神经外科领域为例子。在国内,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包含神经离断或挫伤、神经卡压类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三种。其中,仅仅是每年因神经卡压类损伤而需要用到修复产品进行治疗的病例,数量就在 80 万人以上。在保守估计的情况下,对应的终端市场的销售空间超过 30 亿元。
在能量外科领域,当前的情况是,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以及微创外科渗透率的提高,为能量手术器械市场提供了主要的增长驱动力。同时,集采政策的施行也在促使国产品牌的销售份额得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具有平台型和智能化控制能力的能量外科领域产品矩阵,或许会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我们正在打造全平台能量外科产品线,此产品线覆盖超声外科、骨动力、射频等离子等五个领域。我们针对各细分赛道的临床需求特点开展产品研发。例如在超声外科领域,国产超声外科手术系统与国外产品相比,在切割效率、切割精准度等方面存在差距,所以我们在产品开发时侧重于解决这一问题。
普瑞顺祥在创新产品方面,已经开发出多款针对泌尿外科领域的创新耗材产品。其中包括一次性非血管腔道导丝、软镜鞘、引流套件、支架等。与市面上的同类型产品相比,它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另据了解,普瑞顺祥在 2024 年开始商业化。之后,多款创新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头部三家医院,开始进行临床使用。在渠道方面,公司主要借助中华医学会以及各类基金会的学术资源平台,与各级医院展开合作,致力于通过专业医疗技术交流,打造出健康的学术推广模式。
投资人观点:
亦庄国投表示,普瑞顺祥具有多样化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管线,并且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表现突出,这些与亦庄国投的投资战略相契合。此次投资后,亦庄国投有望帮助普瑞顺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加快国产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创新发展,推动区域内医疗健康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