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腾讯2024年AI战略推动资本开支大幅增长至767亿元,2025年预计继续加大投入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20 16:01:55     107

数据表明,在AI 战略的推动下,腾讯的资本开支有了大幅提升。 2024 年,腾讯全年的资本开支达到了767 亿元。此金额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21%,并且创造了历史新高。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第四季度资本支出有显着增长。这主要是用于购买更多的GPU,目的是满足AI 推理的需求。他还透露,他们计划在2025 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预计资本支出将会占收入的十几个百分点。

2025 年总股东回报最少可达1210 亿港元。

全年研发投入707亿,加码打造“好用的AI”

3月,国内大厂在AI领域的竞争继续加速。

腾讯在周二推出了Hunyuan3D - 2.0 模型,此模型能够将文本或图像转换为3D 图形。上周,阿里巴巴推出了AI 旗舰应用新夸克,该应用是基于阿里通义领先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的。百度在周日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5 和推理模型X1。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资本支出占收入的百分比将会上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同时,人工智能将成为战略投资的重点。并且,这一支出增长趋势与国内其他大厂的情况较为相似。

阿里巴巴2 月曾宣布,在未来三年里会为云计算和AI 基础设施投入至少3800 亿元;据报道,字节跳动已规划在2025 年投入超出1500 亿元用于资本支出,这些支出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的开发以及算力的提升。

腾讯此次发布的财报表明,其AI 战略已步入重投入阶段,展现出公司在AI 领域的战略抱负。 2024 年的研发投入达到706.9 亿元,从2018 年公布研发投入起,累计总额已达3403 亿元。资本开支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且增长幅度为三位数。年度资本开支达到了767 亿元,同比增长了221%。 2023 年的资本开支为238.9 亿元,今年比2023 年增加了两倍多。

在持续加大AI 投入的情形下,腾讯依据“自研+ 开源”的多模型策略,加快了全域产品的AI 渗透。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推出了混元T1 和Turbo S,并且已经接入了700 多个内部场景;在生态协同方面,腾讯的元宝、微信、ima、腾讯文档等一系列产品批量接入了DeepSeek - R1 开源模型。

2 月,腾讯元宝DeepSeek R1 存在联网版。图片的来源是视觉中国。

AI 应用端的进展呈现出加速的态势。腾讯元宝这一AI 原生应用,在2025 年2 月到3 月期间,其DAU(日活)有了大幅的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了20 倍。

腾讯元宝受益于多模型策略,自研腾讯混元大模型以及拥抱DeepSeek 等开源模型,从而能够给用户提供稳定流畅的深度推理体验。同时,借助腾讯云智算力的支撑以及海量的运维经验,确保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流畅且“不卡顿”。

腾讯混元自上线之后,全面投入到开源怀抱中。开源模型涵盖了文本、图像、视频以及3D 生成等诸多模态。在GitHub 上,总Star 数量超过了2.3 万,并且多次位居趋势榜榜首。其中,较早开源的混元DiT 文生图模型,在国内外衍生出的模型数量达到了1600 多个。

AI 对腾讯业务的增效在2024 年开始有所体现。 2024 年第四季度,腾讯会议的收入呈现出同比增长超过40%的态势,其AI 功能的月活增长到了1500 万;企业微信的收入实现了同比翻倍。除腾讯会议之外,腾讯内部有超过700 个业务场景已经接入了混元大模型,并且正在积极地拥抱开源大模型。

腾讯的云计算业务属于其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这个板块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幅度为3% 至561 亿元。然而,腾讯也指出,由于公司内部对GPU 的使用持续增加,导致可用于外部客户的芯片数量受到限制。而这一情况对云服务收入的增长造成了阻碍。

腾讯称,从第四季度开始,公司加大了对GPU 的采购力度。同时,公司预计云服务收入会因采购力度的加大而加速增长。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称:数月前,我们对AI 团队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聚焦于快速的产品创新以及深度的模型研发。同时,我们增加了AI 相关的资本开支,并且加大了对原生AI 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及营销力度。

我们相信这些增加的投资,能够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还能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从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且随着我们个人AI 应用的普及速度加快,以及更多企业开始采用我们的AI 服务,会创造出更长远的价值。

腾讯的首席战略官是James Mitchell,他在财报电话会上针对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以及资本支出问题作出了说明。

James Mitchell 表示,腾讯每年都在提升对不同项目研发的投入,这已然成为公司的惯例。所以研发支出本身不会给利润率带来压力;而资本支出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议题。腾讯在去年第四季度把资本支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程度,这些增加的支出将会在未来几年转化为增加的折旧。具体而言:

资本支出的最直接用途是购买GPU 以支持广告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游戏业务提供支持。从结果方面来讲,这部分资本支出带来了良好的利润率以及高回报,并且不会给利润率带来压力。

之前有观点称每一代新的大型语言模型都得要数量级的GPU。然而,随着DeepSeek 等取得突破,行业包括腾讯在内,如今正从现有的GPU 中获取更高的生产力,无需按照之前所预期的速度去添加额外的GPU,所以在这方面的资本支出压力也在逐渐减轻。

公司购买GPU 服务并将其出租给客户。这种业务或许并非回报最为丰厚的,但它存在正回报,能够把GPU 的成本以及相应的折旧给覆盖掉。

2C 推理相关的资本支出属于额外的成本压力,然而它是总资本支出的一部分,并且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2C 推理活动能够借助广告收入与增值服务的组合来实现变现。

AI agent将为腾讯带来巨大机会?

腾讯拥有面向消费者的多款应用程序,对于2C 应用,刘炽平进行了谈及。未来,腾讯还将推出更多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目前,人工智能处在早期阶段,最终的发展形态难以预测。然而,腾讯的每款产品都将持续演变成更强大且更有用的工具。

具体而言,元宝有能力成为一个极为强大的AI 原生助手,它能够整合多种功能,然而它不会成为唯一的入口;ima.copilot 能够充当个人和团队进行协作的智能工具;微信将会推出更多的功能,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另外,腾讯的其他产品,像QQ、浏览器等,也会逐渐地融入AI 体验。

每款产品会持续发展,会去寻找独特的应用场景,借助AI 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并且,这些产品会相互协作,一起推动AI 产品拓展用户群。

腾讯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应对消费者人工智能互动的突破性增长。

前段时间大热的AI agent 引起关注,腾讯将采取何种行动呢?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上对此进行了解读。

他提及,AI agent 从本质上来说,是借助模型的能力,并且将不同的软件工具连接起来,以此来完成复杂任务的一种模型。这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既能够独立存在,又可以被嵌入到不同的应用程序当中。腾讯打算利用高质量的模型来构建独立的AI agent,并且凭借其在浏览器、元宝等软件平台上所拥有的庞大用户基础,来促使这些agent 得以发展。腾讯会在微信这个核心应用中融入AI agent,以此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腾讯也会在QQ 等核心应用中融入AI agent,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微信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AI agent 在其中具备优势。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间较长,且打开应用的频率较高,这些条件为AI agent 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微信内的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社交通信、内容消费、工作、学习以及各种交易等方面。微信的小程序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景。 AI agent 能够基于模型连接到不同的小程序。 AI agent 可以利用小程序为用户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些优势使得微信成为AI agent 发展的理想平台。

尽管如此,腾讯在构建AI agent 方面会保持谨慎且有耐心。公司会着重留意数据安全,注重用户的舒适感与安全感,以保证能为用户提供恰当的体验。这些细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需要谨慎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AI agent 会给腾讯带来巨大机会。尤其在腾讯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产品生态里,AI agent 有望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腾讯在AI Agent 方面的思路是把生成式AI 能力和自身庞大的软件生态相融合,这体现了腾讯在AI 时代为重构护城河所做出的努力。而腾讯能否把微信的生态优势转变为在AI 领域的领导地位,或许得看它在技术和生态之间能否达成平衡。

游戏业务双线开花,国际收入创新高

Sensor Tower 发布的《2025 年移动游戏市场报告》表明,全球移动游戏用户的应用内购买支出停止了“两连跌”的态势。 2024 年,该支出同比增长4%,达到810 亿元。 2024 年期间,共有4 款游戏首次进入10 亿美元收入俱乐部。其中有两款是腾讯游戏,分别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和《Brawl Stars》。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