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网易云音乐打击听歌外挂,治理1万+代练刷歌账号,揭示外挂盛行现状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21 15:02:39     163

3 月 17 日,网易云音乐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治理公告。公告宣布对找“代练”自动刷歌的 1 万+账号进行了治理。并且后续将持续打击“听歌外挂”。

外卖平台很黑_外卖平台太黑了_

现在年轻人的“卷”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呢?甚至连听歌都需要借助“外挂”了。新识研究所通过从外挂店铺以及使用者那里进行了解,得知这种外挂已经盛行很多年了。

韩彬使用过听歌外挂,据他所述,网易云的情况是:不同等级享有不同权益。像网易云音乐账号达到十级时,能够将音乐云盘的免费容量扩充至 100G。并且把音乐上传到云盘的话,只需开通一个月会员,之后就可以在云盘里永久聆听并保存下载的歌曲,从而避免版权到期,这便是她使用外挂的主要缘由。

_外卖平台太黑了_外卖平台很黑

有人用它给喜欢的歌手刷流量打榜,还有独立音乐人用它给自己刷收听数,不过最主要的用途是显示自己是高等级大佬。

网易云音乐在 2022 年给平台 8 级以上用户发放了“好男孩”“好女孩”认证。这算是平台的一种“社交”身份认证。网友调侃说:这个账号的时间都用来听音乐了,所以是个好男(女)孩。

_外卖平台很黑_外卖平台太黑了

网易云之外,新识研究所察觉到,除了大众熟悉的“游戏挂”之外,在很多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票务平台以及外卖平台上,外挂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外挂的用途各不相同,甚至由此还衍生出了灰色产业。如果不使用“外挂”,很有可能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

01 升级做任务、多开群发,15元外挂包年

韩彬是网易云音乐的重度用户。她发现自己使用的外挂具备这样的功能,既可以用于网易云刷等级,又能够用来给 B 站刷经验,还可以给贴吧刷经验,也能给米游社刷经验,以及给爱奇艺刷经验,同时还能在微信上刷步数。

通过分享邀请码也可以领取一段时间的会员。

_外卖平台很黑_外卖平台太黑了

新识研究所察觉到这类“外挂”的收费较为低廉。包月的价格仅仅是 2 元,包年也只需 15 元。其主要的收益来源是挂机配额,即配置一个账号需 5 元,若多开 10 个账号会有优惠,只需 25 元。

外卖平台太黑了__外卖平台很黑

这种多开群发挂的行为,更多地被应用在微信平台,也被应用在小红书平台,还被应用在淘宝平台,同时也被应用在抖音平台以及快手平台等社交或电商平台。

电商运营陶冉向新识研究所表示,使用外挂后,他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至少 70%。外挂的作用不仅在于一键刷新和养号,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营,比如自动加好友、发私信、外呼拨号以及发视频等。同时,外挂还具备智能回复和评论消息的功能,能够智能指导粉丝和客户。

外卖平台太黑了_外卖平台很黑_

陶冉描述道,拼多多商家是使用外挂的主要群体。天猫京东需要几万的保证金,而拼多多只需 500 元。拼多多的推荐逻辑是,一旦你点过某家店,之后就会一直给你推同一家店。因此,店铺开得越多,就越容易跑出来。

陶冉表示,某个店铺一旦因违规被限流,就能够用别的备用店铺顶上。并且如果有某个品爆了,就可以立刻在别的店铺进行调整,以承接更多的流量。

新识研究所询问这个软件是否存在被封的风险。该 App 的推广员表示,软件分身的原理是另外开启一个虚拟手机系统,并且不会被检测到是在使用同一个设备。

外挂并非是“万能通”。使用外挂时需要防范风险。微信上做微商的刘醒使用外挂后被盗号了。

在刘醒遭遇外挂导致被盗号的过程中,自身理亏成为后续维权最为艰难的部分。他发朋友圈时,该软件篡改了内容素材,使其变成了涉及色情服务的广告,并且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群发消息和二维码,进入后是投资理财的内容。这属于诈骗行为,还非法操控了他的账号,同时侵犯并泄漏了他的个人信息。他联系淘宝客服,对方称需要证明存在违法行为,但他自己的行为本身就不合法,那他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常权益呢?”

平台其实一直都对账号多开有严格限制。

去年 3 月 26 日,《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做出规定。微信明确表明禁止使用各类“外挂”。对于部分用户存在使用外挂软件的行为,以及在朋友圈进行外挂软件售卖的行为,微信会依据严重程度来进行阶梯式的处理。

外卖平台很黑__外卖平台太黑了

2025 年 1 月 6 日,抖音发布了“抖音创作平台账号授权功能”下线的通知。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变动是机构号矩阵发布功能的下线。从这之后,若没有开通 MCN 机构,就不能再使用此功能了。

外卖平台太黑了_外卖平台很黑_

刘醒认为这些平台应当认清用户需求,而不是一味进行封堵。尤其是企业微信这类涉及多种业务的,如果有官方的多开渠道,用户就不必使用外挂和辅助软件。归根结底,还是官方将这部分功能划归到平台工具中,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来源。

02 订单秒抢,不用挂工作饭碗都难保?

陈梓桑在 2024 年希望前往陈奕迅巡回演唱会的汉中站。平台会隔一段时间放出一些票,然而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抢到。最终,他选择找黄牛来代抢。

她讲述了借助外挂抢票的方式。对方表示会登录她的大麦账号并使用外挂进行抢票,结果确实在不到 5 分钟的时间内就抢到了票,然后让她登录回去进行付款,并且仅仅收取了她 100 元的手续费。虽然她知道这种行为助长了不良风气,但她自己终归是得到了好处。

赵明解决了“外挂”解决的难题。去年他在上海抢不到回郑州的票,在社交媒体上被推荐了“抢票神器”。给他这个工具一个 IP 地址和一个班次号,就能在 12306 上疯狂抢票。虽然经常会被挤掉线,时不时就得重新登录,但最终总算买到了腊月二十七的票。

秒杀打折商品的现象愈演愈烈,秒抢演唱会门票的现象愈演愈烈,景点预约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现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刑法》第 285 条第 3 款规定:一是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二是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且情节严重的,要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全国多地有抓获犯罪团伙的相关报道。2024 年 9 月,德阳警方抓获 34 人,这些人利用外挂来抢三星堆门票,原本 36 元一张的学生票,被黄牛卖到 180 元。今年 1 月 15 日,北京警方在 18 个省区市进行统一收网行动,刑事拘留了 159 名医院号贩子,他们霸占医院专家号,将其加价 3 到 10 倍后卖给患者,这些号一度被炒到 3000 元。

在外卖平台上,抢单外挂大量存在,这挤压了合法合规司机的生存空间。在外卖平台上,抢单外挂的泛滥,对合法合规司机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挤压。在打车平台上,抢单外挂大量存在,挤压了合法合规司机的生存空间。在打车平台上,抢单外挂的泛滥,挤压了合法合规司机的生存空间。

司机老胡说自己过完年后较为清闲,每晚在滴滴平台上兼职跑顺风车。然而,平台对账号有活跃度方面的要求,只有当评分和单量提升上去了,平台才会给其多派单。像他这种仅仅跑顺风车的情况,是很难抢到单的。

最近他发现自己过了新手期后抢单变得更困难了。每次点击后,订单就已经发走了;或者在跟别人抢单 PK 时失败了。他怀疑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抢单,于是在司机群里进行抱怨,这引起了不少同行的讨论,大家都说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了。

外卖平台太黑了_外卖平台很黑_

老胡身为司机,对同行使用外挂感到十分厌烦。有人一直开挂发送假单,接了之后过一会儿就被取消。这不仅会干扰他,让他难以分辨真单,还会导致他的账户异常。打电话过去,不是空号就是停机。他撤回邀请时,会消耗每天的邀请次数,多次撤回后就无法查看订单了,这样就彻底不能和开挂的司机抢单了。

我向滴滴反映了好几次。然而,滴滴既不管控那些恶意发布假单的人,也不核实撤回邀请的原因,仅仅只是对顺风车车主的账号进行限制。老胡被这样折腾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因为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对平台规则和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

骑手阿正称,外卖抢单在众包骑手中已不稀奇,时常会出现。以前各种有“美团魔兽”“机器猫”“恶灵骑士”等抽象名的外挂到处都是,它们都宣称能“一秒抢单、绝不封号、包教包会”,由于价格便宜,能把低价单和偏远地区的单子都筛选掉,可以说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十个众包骑手中就有七个开过外挂。

新识研究所了解到,美团针对外挂抢单事件曾多次发布反作弊声明。其中,首次发现骑手使用外挂时会禁单一天,若认定三次则会永久封号。然而,许多骑手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觉得只要账号没有被永久封号,能多赚一天钱就多赚一天。

外卖平台很黑_外卖平台太黑了_

现在电商平台严禁售卖外挂软件。然而,在二手平台上有不少卖家在售卖外挂软件。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上,仍有很多外置连点器在售卖,并且卖出了上万件,价格大多在 30 到 200 元之间。有商家称其产品是滑动工具而非外挂,不会被平台检测出来,但可能会认定刷新行为异常并进行封禁,建议不要在骑行过程中使用。

_外卖平台太黑了_外卖平台很黑

一位二手平台上的“外挂”卖家称,购买后能够直接进行下载,接着输入激活码便可使用。设置好金额、距离等参数后,该软件会自动帮忙抢配送费在 10 元以上且取件距离在 5 公里以内的优质订单。倘若一天能接 40 单,那么每天就能多赚取 100 块钱。

“抢单外挂”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黑灰产业链,对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侵害了平台的权益,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侵害了骑手的权益。

广东耀文律师事务所的张爱东律师表示,“抢单外挂”会侵害外卖平台系统所有者的利益,也会侵害骑手的利益。同时,“抢单外挂”还可能让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如果“抢单外挂”软件具备突破安全保护措施的功能,能够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并实施控制和修改,那么开发人员就可能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技术持续迭代,“抢单外挂”随之不断升级,且渗透到了更多行业。

使用外挂是违反法律和平台规定的行为,不使用外挂可能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平台虽然多次发出“终身限制接单”的警告,但只要平台的规则和算法不改变,抢单外挂就不会消失。这种不正当竞争持续发展并产生影响,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平台和消费者。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识研究所”,作者是新识研究所,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