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智元机器人完成腾讯领投新一轮融资,稚晖君与闫维新教授携手推动具身智能时代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25 14:03:52     112

稚晖君又融资了。

投资界从多方面得知,智元机器人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其中,腾讯担任领投方,还有多家产业方以及老股东参与跟投,这些跟投方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到目前为止,智元机器人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A 轮和 B 轮的整体融资,并且正在以 150 亿元的估值与各方接洽新一轮的融资事宜。

这是近年创投圈中具有现象级的项目。公司背后有一位 90 后,这位 90 后是创始人,他曾是华为的“天才少年”,同时还是拥有 270 万粉丝的 B 站 up 主稚晖君彭志辉,他的搭档是上海交大的教授闫维新。

这让人想到另一位 90 后创始人王兴兴。他们站上了新一轮全球科技竞赛的舞台中央,具身智能正在拉开真正的时代序幕。

90后联手大牛,“必须再快一点”

智元机器人,离不开背后的稚晖君和闫维新教授。

稚晖君,其原名是彭志辉。1993 年他出生于江西吉安。早年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调动,他去到了广东生活。从公开信息能够勾勒出他的童年印象:他从小就话不多。他常常把一款只有 32 兆内存的 GAMEBOY 掌机当作玩伴。

2015 年,彭志辉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之后,他继续在本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读研。在这期间,他展现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通过拍视频让自己被人熟知。2017 年,他在 B 站发布了 11 段视频。从那时开始,“机器人”就在他的视频中经常出现,这些机器人包括自平衡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打乒乓球机器人等。自此之后,彭志辉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科技圈 KOL。

彭志辉于 2018 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之后,他入职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并担任算法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工作了两年。

2020 年让他声名大噪。彭志辉历经前后七轮面试,通过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得以成功入职。他成为华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的一名算法工程师,其主要工作方向为 AI 边缘异构计算领域。他年薪百万,在当时风头极盛。

与此同时,知名 UP 主稚晖君在 B 站的粉丝数量越来越多,他被称作“野生钢铁侠”。他在 B 站发布了许多自研机器人的视频,这些视频的点击量都高达上百万。比如,他用 3 个月时间自制了最小电视,还利用吃剩下的螃蟹壳打造了一台可无线控制、可目标追踪、可激光测距的火星车等。如今,稚晖君在 B 站拥有超过 270 万粉丝。

事实上,彭志辉从小就怀有一个机器人梦。他认为,如果程序员是数字世界的上帝,那么亲手为机器人赋予身形,接着用 AI 赋予其灵魂,这便是真极客的浪漫。2022 年 12 月,稚晖君在社交平台上正式宣告自己离开了华为。2023 年 2 月,智元机器人开始起航,彭志辉担任首席创新官以及人形机器人首席技术官,负责人形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工作。

梦想启航于上海。上海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之地,智元机器人决定入驻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彭志辉一同创业的,还有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康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闫维新。闫维新曾回忆起这次创业:“那时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必定会有巨大的发展,和志辉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智元也就此成立了。”

闫维新主要负责人形机器人的“身体”方面的工作,彭志辉负责人形机器人的“大脑”方面的工作,并且他还是联合创始人及 CTO。在他们的观念里,2024 年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元年,各家都会去尝试将自己的产品落地。

目前智元机器人涵盖远征、Genie 和灵犀三条主打产品线。2025 年 1 月,智元机器人的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实现量产并下线,刷新了行业记录。就在这个月,智元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以及灵犀 X2,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速度的竞赛。

一场融资竞赛,腾讯也来了

投资界从知情投资方那里得知,在两年时间里,这是智元机器人获得的第 7 次融资。目前,它已经合计完成了大 A 轮和大 B 轮。随后,智元机器人开始以 150 亿的估值在创投圈开启新的征程。

翻看背后的投资方,财务股东有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蓝驰创投、中科创星、百度风投、鼎晖投资、奇绩创坛等;产业及国资投资方涵盖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临港集团、立景创新、临港投控集团、上汽创投、软通动力、卧龙电气、腾讯、比亚迪、北汽产投、TCL 等,其阵容十分豪华。

过去两年,智元掀起了一场融资风暴。去年 3 月给人印象深刻,那时智元机器人新增了红杉中国、M31 资本、上汽创投等股东。2023 年 12 月,智元机器人完成了融资,集结了蓝驰创投、中科创星、鼎晖投资、长飞基金、C 资本、高瓴创投、立景创新、三花控股集团、基石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和银杏谷资本等。

其中,长飞基金是长飞光纤这家上市公司的参股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曾设立了汽车零部件公司,并且该公司是特斯拉的供应商。立景创新是立讯精密的关联公司。

他们入局存在一个明显的逻辑。智元的机器人能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产业投资方则可以助力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实际上,在远征 A1 的发布会上,智元机器人团队曾透露,远征 A1 的商业化会首先在工业智造领域展开,并且他们正在与汽车公司、3C 制造商进行接触。

国内车企纷纷开始行动。比亚迪在 2023 年率先出手,智元机器人成为它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首次投资;还有依托上汽集团的上汽创投也参与其中。车企投资智元机器人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通过投资来对人形机器人及其供应链进行布局,而这正是竞争对手特斯拉已经涉足的领域。再者,拥有“大脑”的机器人会以具体任务作为导向来进行自我决策。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动驾驶。并且,二者或许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都是在智元刚开始组队的时候就给予支持的种子轮投资人。高瓴创投之前向投资界透露,在投资智元的时候,市场上还没有“具身智能”这一概念,过了大概半年之后,这个概念才开始变得火热起来。可以看出,在那个时候,国内创投圈对于机器人行业,仅仅停留在把它当作单纯的硬件来看待的阶段。然而如今,情况却十分惊人。

90后集结,今年这里继续爆发

具身智能,正在缔造创投圈最火爆的一幕幕。

这里有另一位 90 后创始人,即宇树科技的王兴兴。他在大学时就能独自造出双足人形机器人,并且他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科男生。公开信息表明,自 2016 年创办以来,宇树科技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至少 9 轮融资,投资方的名单变得越来越长。

开年到现在,王兴兴展现出很强的势头。最新的消息是,宇树科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据了解,其估值已接近 200 亿。一位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方对投资界表示:“真实情况和外界传言相差不大。”

当下最为火爆的两家机器人背后,其掌门人分别是王兴兴与稚晖君,他们都是 90 后。同时,银河通用的王鹤、斯坦德机器人的王永锟等也都是 90 后。放眼望去,可以发现 90 后新一代正在扛起具身智能竞赛的大旗。

创投圈对此感受极为深刻。最近,机器人的融资活动接连不断。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从 2025 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维他动力、松延动力、中科第五纪、千诀科技、阿米奥机器人、智平方、逐际动力、星海图、灵宝 CASBOT、自变量机器人、零次方机器人、VLAI 未来动力、西湖机器人等众多与具身智能相关的公司获得了融资。

这里有很多投资人。投资机构在 3 月 19 日这一天有动作,它落子了三家公司,分别是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这三家都是机器人企业,并且同创伟业对它们进行了战略投资。

投资人普遍认为,机器人产业已经步入了“AI+场景”的双爆发周期。并且,在这个时期,具身智能项目都在争抢融资的窗口。

此前,英伟达黄仁勋在多次演讲中做出预测,他说:“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具身智能。”马斯克比黄仁勋更为激进,他宣称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将会是汽车的 10 倍。马斯克曾承诺,特斯拉将于 2025 年限量生产旗下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预计生产数量将超过 1000 台或者数千台。

说到底,具身智能背后存在着一场新兴产业的争斗。然而,现实情况已然摆在眼前,那就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具身人形机器人都还处在研发的阶段。若要让一个机器人去模拟人类进行各类动作和行为,接着实现精确的全身运动控制以及泛化的操作,“实际上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要实现科幻电影中的那一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不过不管怎样,新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向前滚动,我们清楚,它终究是会到来的。

本文的出处是微信公众号“投资界”,作者是杨继云,36 氪获得了发布的授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