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丝绸之路核心地带
乌兹别克斯坦处于中亚的心脏地带。在历史进程中,它是丝绸之路中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关键枢纽。其具备的战略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了东西方进行交流的桥梁,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汉朝(公元前 2 世纪)时,张骞凿通西域后,乌兹别克斯坦区域成为汉朝与贵霜帝国(今阿富汗一带)之间的缓冲地带,玉石等特产经此向东传播,骏马等特产也经此向东传播。唐代盛世(7 - 9 世纪),玄奘取经路过此地,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详细地讲述了撒马尔罕的繁华市集以及佛教寺院。蒙古时期(13 至 14 世纪),成吉思汗完成西征之后。察合台汗国把都城定在了撒马尔罕。它凭借着草原骑兵以及驿站系统。把丝绸之路拓展成了横贯欧亚的陆海联运网络。
我在撒马尔罕期间参观了阿夫罗西亚布博物馆。此博物馆被称作最能体现“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地方之一。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阿夫拉西亚布城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其中有出土的壁画,这些壁画把唐朝、突厥、朝鲜等使臣来访的景象描绘了出来,也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与痕迹。
博物馆正门
部分壁画
街上跑着比亚迪汽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支点国家。中乌两国在贸易投资方面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在互联互通方面同样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在能源等领域同样不断取得重要成果。近几年,比亚迪汽车进入了乌兹别克斯坦,在塔什干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不少比亚迪汽车。
主办方安排了一家当地由韩国人经营的旅行社来接待参会的学者。接送我去机场的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他是韩国人。他告知我,随着比亚迪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韩国企业面临着压力,当地的韩国人数量在不断减少,而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工作的中国人在增多。
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扩张与该国政策导向存在紧密关联。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于过去数年里大力推动绿色能源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民众使用电动汽车,以此来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重要合作领域为电动公交车。
作为中国人,我有些遗憾。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人民币与当地货币无法互换,只能使用美元。所以出行前,要提前在国内兑换好美元现金,落地后再用美元去兑换当地货币以便使用。
俄罗斯的深刻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链接欧亚大陆的位置,此位置如同桥梁一般。同时,它还位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正因如此,它会受到周边大国的影响。
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的时候,我察觉到了俄罗斯对这个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在苏联时期,俄语曾作为官方语言在乌兹别克斯坦被使用。当下,俄语在该国的日常交流里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仍是许多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第二语言,尤其在城市地区以及某些少数民族社区中。
在酒店前台进行登记的时候,服务员问我的第一句话是“Russia 还是 English”。当面对亚洲面孔时,服务员会这样询问,这表明这是酒店服务员的一种习惯性用语。通过这一点,可以推测出俄语在当地的使用情况。
全球化影响下韩流的影响
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期间,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国家受韩流影响很深。韩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 K-pop,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像 BTS(防弹少年团)、BLACKPINK、EXO 等韩国明星团体在乌兹别克斯坦有大量粉丝。视频网站(如 YouTube)成为年轻人追捧韩国音乐和偶像文化的主要渠道。
韩国电视剧在乌兹别克斯坦很受欢迎。其中情感剧和历史剧尤其受欢迎,像《太阳的后裔》《王国》等。这些电视剧不仅能在电视台播放,还能通过线上平台以及 DVD 等渠道进入乌兹别克斯坦观众的视野。
韩流产生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有众多学习韩语的学生。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大学开会时,遇到很多因热爱韩国影视文化而选择学习韩语的学生。撒马尔罕外国语学校有 600 名学韩语的学生。不少学生称,因韩剧或韩国歌曲对韩语产生了兴趣。还有不少学生称,未来去韩国学习或工作是他们的梦想。走在塔什干街上时,我遇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男生。他表示自己会韩语,并且坚持用韩语与我进行交流。
撒马尔罕外国语大学中的建筑
在撒马尔罕外国语大学,与当地学习韩语的学生交流
淳朴热情的民族
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期间,通过几件小事,我感受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以及他们的热情好客。
我从会场打车回酒店,上车之后才发觉自己没带现金。因为司机不太懂英语,所以我只能不停地比划,向司机表明让他在酒店门口等我,我会上楼去拿现金。我不确定司机是否明白我的意思,但他还是点头让我离开。整个过程中,司机态度友好随和,一点也没有不耐烦或者不信任我的表现。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友好热情。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乐意拍照。他们看到镜头时乐意,也乐意合影。在街上拿着相机行走时,多次遇到年轻男性请我帮他和他的朋友们拍照。
路过一个餐厅,店主夫妻满脸笑容地看着举着相机正在拍摄的我
自由包容的氛围
乌兹别克斯坦的穆斯林占多数。宗教在该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我在塔什干路过一家清真寺,阿訇坐在里面一直向我招手,让我进去。清真寺有着装规定,需穿长袖长裤并戴头巾。门口有公用头巾可供借用。接着我穿上公用头巾后进入参观。寺内可以随意参观和拍照。阿訇示意我拍天花板,也乐意让我拍他。能看出,阿訇很乐意有人来拍照宣传。当地家庭带着孩子前来,阿訇看到后,一直在逗孩子,并且与这家人亲切地进行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一直具有宗教宽容的特点,政府着重强调宗教信仰与国家事务相分离。在乌兹别克斯坦这段时间,总体而言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氛围比较自由且包容。在路上,既有戴头巾的女性,也有不戴头巾的女性。在塔什干,有不少外国人,并且还见到过穿着短裙的女性。
近几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着重强调性别平等这一理念。在此背景下,女性的教育水平呈现出逐步提升的态势,劳动参与率也在不断提高。在我身处乌兹别克斯坦的这段时间里,曾遇到许多女性工作人员。
即使如此,在乌兹别克斯坦仍能察觉到性别差异。在前往撒马尔罕的途中,当有同行人要去洗手间时,司机将车停在了一座清真寺外。经询问得知,男性能够进入清真寺内部,而女性则需前往寺门口的一间专门供女性使用的祈祷室里的洗手间。在塔什干的街头,青年男性十分热情地邀请我为他们拍照,然而青年女性大多较为腼腆害羞,她们看到镜头后,要么摇手拒绝,要么转身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