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快手2024年财报亮眼:营收净利润创新高,AI技术助力连续八季度盈利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29 15:02:12     175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头图|《赌神》剧照

可灵 AI 大放异彩,连带着整个快手都支棱起来了。

3 月 25 日港股盘后,快手向市场递交了 2024Q4 及全年的财务报告。在这些报告中,几个关键指标的表现情况如下:

这表明快手的经营逻辑已从过去亏损换增长转变为关注利润、提质增效的模式。

快手与市场逻辑保持一致时,国际投行的态度变得和颜悦色。高盛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如今 AI 投资的重点从硬件转向应用层,建议超配像快手这样具备 AI 创新能力的公司。因为移动互联网正告别烧钱换未来的时代,市场开始看重当下的盈利能力,而快手通过业务提效稳住了外界对其持续盈利的预期。

可以说,快手上演了一部三年逆袭的“爽剧”。2022 年,快手因年亏近 60 亿元而遭受资本市场的冷眼,也被媒体唱衰。2023 年,快手凭借万亿 GMV 和百亿盈利重新回到聚光灯下,给市场带来了小小的震撼。2024 年,在各家大厂为 AI“烧钱”造势之际,可灵 AI 默默实现营收破亿。

可灵AI闷声赚1亿,图生视频全球第一

或许,有部分读者对快手的感知还停留在“下沉四大天王”这个阶段,这里的“下沉四大天王”指的是拼多多、快手、水滴筹、趣头条。实际上,AI 战略正在对快手的生长路径进行重塑。

2024 年 6 月,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正式发布了文生视频功能。它的表现十分惊艳,在国内外引发了讨论热潮。随后的几个月里,可灵以周为节点保持着迭代速度,以小步快跑的姿态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突破了 500 万用户。在此期间,它累计生成了超过 5100 万个视频和超过 1.5 亿张图片。

图片

可灵实现了逆袭,这无疑给快手创造了“二次发育”的机会。尤其是在其他大厂还在为 AI 商业化场景而烦恼时,可灵 AI 已经悄然实现了营收破亿。快手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程一笑在财报业绩会上指出,可灵 AI 上线大半年,累计营收超过 1 亿元。除了面向 C 端用户的订阅服务外,还为 B 端商家提供 API(应用程序接口)接入等服务,并且与小米、亚马逊云科技、Freepik、蓝色光标等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们有信心,目前可灵 AI 的图生视频功能的综合效果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程一笑分析道,可灵 AI 正保持着全球领先的态势。这是因为快手在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方面足够专注,并且有着坚决的整体策略。

财报发布两天后,也就是 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准测试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 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榜单。在这个榜单中,快手可灵 1.6pro(高品质模式)以 1000 分的 Arena ELO 基准测试评分成功登陆图生视频(Image to Video)赛道榜首,而 Google Veo 2 和 Pika Art 则分别位列榜单的二、三名。不得不承认,程一笑确实在这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实力,成功让快手可灵 1.6pro 登上了榜首位置。

具体来说,快手在确定把视频大模型当作重点方向之后,就立刻把算法团队的力量以及在视频理解领域的人才优势转化成了研发方面的效能。

程一笑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在未来 3 年乃至更长时间会进行规模更大的资本支出以及研发投入。公司希望借助可灵 AI 来改造和升级现有的业务,并且创造出 AI 视频内容生产的新赛道,以此进一步维持快手(作为短视频生产和消费社区)的领先地位。

程一笑并非只是随口立下了一个目标。从快手过去一年在 AI 方面的投入,可以看出其布局的决心。财报显示,2024 年快手的研发开支达到 122 亿元,大约占全年总收入的 10%。

AI 最先赋能的当然是营收占比最高的线上营销业务。

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受益于营销客户投放消耗的增加,同比增长了 20.1%,达到了 724.19 亿元。同时,其整体营收占比也提升到了 57.1%。

2024 年第四季度,快手单季收入为 206 亿元,同比增长 13.3%。而百度同期的收入为 179 亿元。要知道,百度曾是 BAT 时代的领头者。如今,在核心广告收入方面(季度),别说腾讯和阿里了,就连快手都追不上了。

2024 年第四季度,快手上的 AIGC 短视频营销素材及虚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日均消耗超过 3000 万元。据快手测算,AI 大模型能够将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 60%到 70%,甚至更多。

一方面,外循环广告持续呈现回暖的态势。快手通过进行基建工作、优化算法以及对产品进行改进等方式,提升了(线上化成熟行业)的转化效率。

期间,快手业务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品牌广告朝着效果导向的方向进行了一些靠近。这是因为快手电商带动了广告客群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扩大了效果导向的客户群体。

直播业务的收入占比排名第二。2024 年,其收入同比下降了 5.1%,达到 370.61 亿元。Q4 的收入同比微降 2%,为 98 亿元。并且,它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 8%、6.7%、3.9%、2%。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业务会受到政策变化和监管意志的很大影响,并且与公司对直播生态的调整有很强的相关性。现在直播业务已经不再是快手战略发力的方向,所以在此处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电商仍在向上触探“天花板”

广告和直播在过去为快手的叙事提供了商业支持,然而,其他服务(包含电商)才是快手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2024 年,快手的其他服务(包含电商)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幅度为 23.4%,其金额达到了 174 亿元。全年的 GMV 也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增长近 18%,金额达到 1.39 万亿元。2024 年第四季度,在双十一的助力下,电商 GMV 同比增长了 14.4%,达到 4621 亿元。从场景贡献方面来看: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第四季度快手海外的整体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2.9%。线上营销收入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大幅增长了 83.5%。其中,巴西的电商业务订单规模一直在持续上升。补贴效率和运营效率也有了改善。这些因素推动了 2024 全年快手海外营收实现了翻倍。同时,海外业务的经营亏损也大幅度地收窄了 57.2%。

近两年“电商存量论”很是盛行,意思是新旧电商平台已经进入了零和博弈的激烈竞争状态,任何新增的量都要从其他平台那里抢夺过来。然而,虎嗅觉得,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开辟出了一个将近五万亿的市场空间,2024 年抖音的 GMV 约为 3.43 万亿,快手的 GMV 约为 1.39 万亿,它们重塑的是场景的认知和消费决策,而不是单纯的消费习惯。

消费者面对传统货架电商时,其信息过于冗杂。而直播带货能够筛选价格、品质、款式等,逐渐构筑起“渠道品牌”,形成差异化认知。正因如此,直播电商仍有不俗的攀升空间。艾瑞咨询测算预估,在 2024 年到 2026 年期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仍能高达 18%。

一位业内人士对虎嗅分析说,抖音是一个流量场,它对用户交付价值方面存在局限,仅仅局限于内容,缺乏对客户的持续挖掘,就像是喜欢把“肉焖在锅里”一样;而快手是以人为维度的,其流量的私域属性比较强,也不会打压流量外流。相比之下,抖音,快手的特色在于有明显的达人风格,与粉丝的互动更强,并且快手平台提升达人货币化率的空间更大。

顺着这个趋势发展,电商业务在高频特性的加持下,有可能会超过广告与直播业务,成为快手商业化的核心支柱;电商业务在刚需特性的加持下,也有可能会超过广告与直播业务,成为快手商业化的核心支柱;电商业务在覆盖面广泛特性的加持下,同样有可能会超过广告与直播业务,成为快手商业化的核心支柱。

当然,平台的商业化最终需要依靠用户生态。一方面,快手使得自身的组织效能和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快手通过持续优化算法,增加优质内容的供给,以及提高内容的匹配效率等方式,使得快手的用户粘性与社区活跃度呈现出稳定且有所上升的态势。

快手用户的消费意愿在庞大的流量反哺作用下进一步提升。快手的内容、老铁以及生意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商业闭环,其中内容是承接人格化的载体,老铁能带来信任与粘性,生意则沉淀了商业价值。2024 年第四季度,快手电商的月均买家数同比增长 10%,达到了 1.43 亿,月活跃用户渗透率也进一步提升至 19.5%。

很多人读完上述分析之后可能会有些困惑:快手的各项数据为何全都变得出色起来了?

虎嗅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手最近两年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之前几年,快手一直忙于追赶抖音迅猛的涨势,无论是业务节奏还是作战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抖音进行“效仿”。而现在,快手不再盲目地去追赶抖音,并且通过进行组织精简、调整战略以及押注人工智能等方式,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发展节奏。

外界忽视的一点在于:快手在近几年于短视频业务上紧紧咬住头部阵营,在直播电商业务上紧紧咬住头部阵营,在短剧业务上紧紧咬住头部阵营,以此保证了基本盘的稳固,体现出了强大的“产品韧性”以及顽强的好胜心。然而,由于抖音的光芒过于耀眼,所以大家反而低估了快手。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