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 3 月 30 日电。张静和梁小燕报道,目前存在很多 AI 诊病模型,然而却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日前在 2025CMDC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行业数据大会暨前沿医疗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医疗这件事关乎人命,非常重大,应当进行规范,不能放任不管。“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必须遵循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原则。”
张勤建议,要求 AI 医疗在原理上具备可解释性,能够进行可溯源纠错,不存在幻觉和泛化问题,并且经过第三方三甲医院的独立测试认可,不能仅仅局限于数据可靠性层面以及测试集跑分层面。
去年 1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此指引列出了卫生健康行业的 84 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涵盖从辅助诊断到辅助决策,再到辅助治疗、辅助规划等方面。同时,该指引强调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定位。
DUCG 智能医疗云平台,以下简称 DUCG,它是基于因果关系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体系,而这种因果关系是人类专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它能够辅助基层全科医生,让基层全科医生显著提升“基层首诊”的正确率,并且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有力的支持。张勤在会上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DUCG 拥有推荐检测的功能。它可以依据患者的主诉症状,智能地推荐需要进行的各类问诊以及医学检查。并且能够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动,引导基层医生精准地获取诊病信息,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目前,该系统已经覆盖了 80 个主诉症状以及 1500 多种疾病,在山东青岛、济南、北京海淀、重庆忠县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得以落地应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