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国移动全闪存存储采购:华为成唯一供应商,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3-31 16:01:22     191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日前,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公布了一个项目的采购信息公告。该项目是 2025 至 2027 年全闪存存储产品集中采购(扩容)项目。

上月初发布的招标公告规划是拟采用份额招标,中报人数量为 2 至 3 家。然而,移动方面最终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选择通过单一来源采购存储配件,其中华为成为唯一供应商。

这样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意外的原因在于,在电信运营商招标中,份额招标改为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浪潮、曙光等存储产品大厂缺席的缘由目前还无法得知。值得留意的是,华为最终获得的 2360 个全闪存存储配件订单,大致与原定标包 3172 个配件的 70%比例相符,并且不包含原定的全闪存存储整机 305 套。

情理之中的原因在于,当下的华为在全球商用存储市场已是毫无争议的“一哥”。

根据 Gartner 的数据,2023 年第三季度之时,华为就已经超越了戴尔 EMC 和 NetApp。华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用全闪存存储产品生产商。在这同一年,机械硬盘(HDD)以及混合存储的市场规模下降了 21%。其占整个存储市场的比例降到了 47.6%。闪存历史性地取代了磁盘,进而成为了商用存储产品的主流。

华为存储器供应商_华为存储市场占有率_

国内,同样的主流产品切换进程在加快。拿电信运营商来说,面对数据存储的迅猛增长,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扩容压力十分巨大。并且,传统存储方案遭遇成本高、扩展性有限以及运维复杂等一系列的难题。为此,运营商在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量运用灵活且廉价的分布式存储产品。同时,在需要远程复制和容灾功能的核心业务系统中,高端全闪存阵列正迅速取代传统磁盘阵列。

某运营商以自身为例,其 BOSS 计费和 CRM 核心生产库采用了 2 套全闪存阵列。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对 7 台老旧传统磁盘阵列的淘汰与整合。替换之后,IOPS 性能提升了将近五倍。并且,占用的机柜数量从 26 个降低到了 6 个。在空间方面、维护成本上以及功耗方面都有明显的降低。整体来看,其拥有成本(TCO)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在中高端市场,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在不断巩固。近期 Gartner 进行调研后发现,与戴尔等老牌供应商相比,全球商用存储市场的客户普遍更倾向于华为这一后来者。在国内金融、电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行业的核心存储系统招标中,华为早已成为首选。

在公众熟悉的 IT 领域“去 IOE”的长征中,“IBM 主机、ORACLE 数据库、EMC 存储”这一历程中,可以说,因为华为表现极为突出,中国存储产业大军已经率先抵达了陕北吴起镇。

这样的跨越是非凡的,它自然是众多本土厂商一步一个脚印积累起来的结果,其中包括华为。

在“去 IOE”口号流行之前,华为就已经借助华三通信和华为赛门铁克(华赛)这两家合资企业,在存储市场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华三的 10GB IPSAN 是在那个 EMC 与 IBM 笼罩产业界的时期,最早打开市场的国产存储产品之一。

华为确定了存储这一战略方向之后,尝试重新把华三与华赛收回。然而,最终只有华赛实现了愿望,得以被收回。

2011 年,华为花费 5.3 亿美元的“赎身费”,收购了赛门铁克所持有的华赛 49%的股权。多年后,任正非对华三仍有一份难以释怀的情感:“我们曾想把 3COM 买回来,然而美国政府并未批准。当初把你们出售出去,是因为我们当时资金匮乏,但我们渴望拥有世界,希望能与世界联合起来去闯荡天下,到最后却发现诸多问题无法协同,矛盾也逐渐产生。”

华为存在遗憾,却在不经意间为产业观察者们搭建起了一台完美的对照试验。起初,在存储市场势头更强劲的华三,尽管在老牌巨头惠普旗下发展迅速,然而与华赛(华为数字技术)如今的状况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今天华为的 OceanStor Dorado 全闪存产品线上,它横扫市场。从芯片级硬件的自研,即“传算存管智”方面,到在海量用户场景中摔打出来的 SmartMatrix 高可靠架构,都能让人感受到华为体系内丰厚的技术与市场资源对存储业务的赋能。当然,对于商业成就更为关键的,是华为的组织文化。

心智观察所认为,理念和方法在这场商用存储市场的中国式逆袭中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也具有最具泛化意义的价值。

2014 年,任正非在 IT 存储产品线业务汇报会上进行讲话。他系统地规划了存储业务的发展战略。在题为《洞庭湖装不下太平洋的水》的这篇发言中,他首先指出,洞庭湖的容量是有限的,装不下太平洋的水。只有先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才能够拥有正确的方向。有了正确的方向,才能够形成正确的理论。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战略。

8. 不要在局部竞争点上消耗战略力量,要聚焦一切战略力量攻破进入大市场的条件。如果现在花大量精力去了解众多行业,那么就是在非战略机会点上耗费战略竞争力量,并且针尖上的突击力也会不足。

这样的魄力与想象力,恰是彼时乃至今日许多中国企业所欠缺的。许多人依旧习惯于将美国的成功样板和流行趋势照葫芦画瓢地采用 C2C 范式(Copy-to-China),把抄到 60 分当作心照不宣的准则。这样做看起来安全且稳当,讲故事也很方便,变现速度快,能在巨头无暇顾及的小市场中获得一份“小确幸”,甚至还会对那些敢想敢干的另类出头鸟进行嘲笑。

任正非进行了观察,十年之后,梁文峰对此进行了隔空呼应。梁文峰直言不讳地说道,过去那种采用拿来主义的惯性与过去的国情是有关联的。然而现在,不管是中国的经济体量,还是字节、腾讯这些大型企业的利润,放在全球范围内都不算低。我们在创新方面所缺少的,肯定不是资本,而是缺乏信心,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组织高密度的人才来实现有效的创新。

一旦跨越这道“恐惧之墙”,正确的方向、理论和战略其实在实践中是能够自然涌现的。就如同任正非对于存储业务的要求那样,在技术与产品方面,不要进行扣扣索索的田忌赛马。要让存储的理论构建能力、科学家数量以及核心能力,与 EMC 进行对比。要用最好的产品去和最好的企业相比较。要让比业界竞争对手在数量上更多、水平上更高、能力上更强。

十多年前的华为曾被视为“另类”,而如今,DeepSeek 和宇树科技已然成为时代的主角。中国这片实体经济的沃土积累了丰富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资源,这些资源为敢于想象的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那些敢于从洞庭湖出发驶向太平洋的企业家们,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涌现。

他们在太平洋的波涛之中,最终是能够成功地探索到洋流的脉络的,并且会接受命运给予探索者的慷慨回报。

_华为存储器供应商_华为存储市场占有率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