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北部荒漠里,台积电投入了千亿美元来建造超级工厂群,然而这也映照出了台积电掌门人张忠谋内心的阴影。这位曾经宣称“美国不适合制造业”的半导体行业的前辈,现在正促使台积电公司步入一条充满暗礁并且深陷技术漩涡的困境之中。
台积电现在不再装样子了。张忠谋和刘德音这两位接连的一把手都曾表明不愿意在美建厂,也不愿意扩大投资。如今他们又宣布要加快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计划把 3nm、2nm 等最先进的制程技术陆续转移到美国本土,并且还扬言要尽快开始动工。
要知道,3nm 工艺和 2nm 工艺是当前半导体产业界最为先进的技术。之前,当张忠谋公开对美国缺乏制造业基因进行嘲讽时,或许未曾想到,在四年之后,他自己的遮羞布被揭掉了。
台积电这家企业而言,表面上是客户需求急剧增加所带来的甜蜜烦恼。实际上,背后正涌动着诸多压力:美国挥动着《芯片法案》的补贴大棒,存在着 25%的关税威胁,还有苹果、英伟达等金主提出的“本地化生产”的强硬要求等。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首座 4nm 工厂,原本计划于 2024 年投产。然而,由于美国工会抵制台岛技工签证,并且本土工人操作不熟练,导致该工厂不得不被拖延到 2026 年才投产。
建厂成本的资本支出大幅飙升了 35%,而原本承诺的 66 亿美元补贴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台积电一直引以为傲的精密制造体系,在面对美国的工会制度以及文化差异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可谓撞得头破血流。
这场迁徙的代价远不止于此。
台岛抽调了 3000 名核心技工,这导致岛内半导体人才出现了“荒漠化”危机;英特尔被强制开放专利库的条款,就好像在自家院墙上凿出了漏洞;高雄的 28nm 工厂因为电价暴涨 30%而被迫暂停扩建,这更能折射出产业链转移所带来的阵痛。
台积电深陷美国泥潭之际,华为以事实表明,凭借泰山架构的优化、超线程技术的突破以及鸿蒙系统的深度协同,成熟制程也能够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这意味着台积电很难再拿到华为的大量订单了。
此外,特朗普在就任后有着自己的盘算。《芯片法案》从表面来看是在扶持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然而实际上却暗藏着“釜底抽薪”的计谋。通过给予补贴来引诱台积电转移其核心产能,接着又以关税进行威胁,迫使台积电共享技术,最终让英特尔这个“亲儿子”得以上位。
台积电和英特尔成立了合资公司,然而运营的却是英特尔的闲置工厂。该工厂生产的 4nm 芯片被调侃为“阉割版”,专门用于低端设备,以此赚取微薄的利润。并且,最先进一代的 high NA EUV 光刻机已经被英特尔所拥有。
这场技术收割战已经开始显现出成效。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被要求共享核心研发方面的一些技术,并且客户的利润要被美国抽取一定的份额。
前台积电工程师曾献莹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控诉,他说:“这并非是合作,而是在将核心技术送给美国!”如今的台积电正处在“技术空心化”的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