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当地时间 4 月 2 日,央视新闻有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要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新一轮的进口关税。相关政策从发布那一刻起就立即生效。对等关税运用了“地毯式”关税与“一国一税率”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超过 60 个主要经济体。
中国原本的关税为 20%,在此基础上又额外征收 34%的关税,这样就使得中国输美商品的税率直接被推高到了 54%。
特朗普签署了另一项行政命令。自 2025 年 5 月 2 日起,美国会正式停止中国大陆与香港商品享有的“800 美元免税包裹待遇”。美国将对其征收 30%的关税或者 25 美元每件的关税,6 月 1 日后将上升至 50 美元每件。
这意味着关税成本会急剧增加,这种压力已经确定。然而,中国的跨境电商正以灵活、迅速的姿态来应对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的这种调整。
加税幅度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此前,我们普遍预期是 20%。深圳硕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畅告诉界面新闻,因为美国当前仍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所以大多数供应商可能会被新政影响,进而改变企业布局。
罗畅补充说,之前处于加税预期的情况下,在一季度,由于美国有囤货的需求,所以这个行业的生意迎来了一次大幅度的增长。接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中国跨境企业长期来看正在积极应对挑战,其通过海外仓布局以及进行高附加值转型等策略来实现。
免税红利时代结束,跨境电商转向海外仓
美国《1930 年关税法》第 321 条规定了 800 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最初明确“小额进口货物”可免交关税,其目的是避免因征税而产生的成本高于税款本身的行政负担。
2016 年奥巴马政府把免税门槛提升了。原本免税门槛是 200 美元,后来提升到了 800 美元。这一政策曾经为亚马逊开启了跨境电商的方便之门,后续对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扩张起到了直接助推的作用。
过去几年间,Temu 和 Shein 等中国跨境电商借助直邮小包模式得以迅速发展,凭借中国供应链的低成本优势,在美国市场上一路横扫。此次关税调整风波会首先对这类模式构成挑战,以往只知道一味压低价格、赌爆款的卖家肯定将迎来一次重新洗牌。
事实上,今年 2 月时特朗普政府就对 T86 动刀了,T86 是针对小额免税商品的快速清关方式。不过不到 1 周,由于清关压力以及海关成本的急剧增加,特朗普再次发布行政令,给予了政策“缓冲期”。在此期间,免税待遇依然有效,一直持续到“建立起足够的系统,以全面且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
业内人士清楚,T86 取消这件事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所以,平台方面早已开始进行布局,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去年开始,Temu 就着手全面向半托管模式转变,鼓励商家借助海外仓备货来达成“本地化销售”。今年 3 月起,平台要求全托管爆品在 4 月前全部迁移至半托管。SHEIN 在 2024 年 6 月初推出半托管模式后,也在大力推进海外仓的建设,当下 SHEIN 在美国已搭建起三个大型配送中心,以此来加快物流配送以及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简单来讲,T86 政策频繁变动,这使得平台们都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仓的布局,并且积极地去招募本地商家,以此做好多方面的应对准备。未来,具有价格优势的全托管业务将会把重点转移到其他国家,从而开启多元化的布局。
一位与 Temu 业务相关的人士告知界面新闻,后续平台的重点在于拓展欧洲、拉美以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时降低美国市场的权重。这些新兴市场已然呈现出强烈的需求。
从“成本优先”到“价值优先”的转折
关税正式生效后,跨境的履约成本上升这件事已成定局,这或许也会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转折点。
新政落地前,多家物流商已对外表明,会依据新的清关方式重新进行结算,价格将依据最新报价表(上调)作出调整。成本上升有很大可能性会落在销售渠道上,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当前台不可避免地迎来涨价,中国的价格优势出现萎缩后,若要在本土供应商中脱颖而出,中国企业就需从过去的“成本优先”转变为“价值优先”。
江苏新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杜传奎向界面新闻表示,关税政策确实会给出口生意带来短期的冲击。他接着说,自己的产品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替代,和美国制造相比依然具有价格优势。另一位商家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表示未来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创造出产品的技术溢价,并且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以及本土化的运营来应对面临的挑战。
对于中国跨境卖家来说,“对等关税”把跨境生意的旧坐标系给撕掉了。这不仅意味着商品售价需要调整重置,商品策略要进行调整重置,发货方式要调整重置,供应链建设也要调整重置。更重要的是,未来这种情况或许会倒逼中国企业向高附加值转型。中国或许有机会在智能制造等新赛道上,获得技术的入场券和规则的定义权。
罗畅察觉到了危中有机。800 美金小包免税的漏洞被堵住后,以往那些低价平台的跨境小包模式大多都停止运作了。这对于做 B 端(企业)生意而言,或许反而成为了机遇。新的政策必然会促使大量品类回归到在中国进行集中采购,然后在美国本地进行集中分销。
过去,部分国内制造商把生产环节迁到东南亚、非洲等地,以规避原产地规则。这次“对等关税”对多个国家同时加征,其中柬埔寨的税率达到 49%,老挝是 48%,越南紧随其后为 46%,缅甸为 44%,泰国为 36%,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影响,中转避险的策略在本轮政策中不再有效,而中国依然保有自己的优势。
4 月 3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针对美方一系列“对等关税”政策表明态度。美方以“对等”为借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严重损害。中方坚决反对美方的这一做法,并且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中方多次表明,贸易战和关税战都不会有赢家,保护主义是走不通的。中方恳请美方改正错误的行为,通过平等、尊重且互惠的方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进行磋商,以解决贸易方面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