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云迹科技旗下酒店送物机器人IPO 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冲刺港交所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05 21:01:41     129

万豪、洲际、凯悦、锦江、亚朵等有 3 万多家酒店。在这些酒店里送东西的机器人要进行 IPO 了。

该机器人的创建者是支涛,她是一位深耕传感器与自动化领域的女工程师。她带着对“机器人服务人类”的执着信念,于 2014 年创立了该机器人,且该机器人来自“云迹科技”。

这家创业公司从北京中关村起步,历经十年磨砺。它凭借着一款款“能送物、会清扫、懂调度”的智能机器人,不但征服了北京冬奥会的奥运村,而且在全球酒店场景中牢牢占据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其年收入突破了 2.4 亿元。

如今,云迹科技正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的名号向港交所发起冲刺。在其背后,有着阿里巴巴、联想、腾讯、携程、安徽的人工智能公司、中信证券、光控众盈、海银资本、沸点资本、金茂资本、启明创投、澜亭资本、睿聚投资、河南科投以及泰州东南文投基金等众多资本。

酒店场景市占率第一

云迹科技的创业历程起始于 2014 年。它是由创始人支涛带领的一个团队创立的,这个团队在传感器和自动化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团队成员在工业机器人以及室内定位导航等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运营经验。最初,云迹科技将精力集中在室内定位核心技术的研发上。然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仅仅拥有底层技术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的。

云迹科技接着将目光聚焦在酒店场景上,他们发现酒店行业在用工方面有着一些痛点,而机器人能够在这个领域发挥出极大的价值。支涛觉得,酒店场景的需求很明确,像送物、清洁等方面,并且标准化程度较高,同时客户的付费能力也很强,所以它是验证商业化能力的一个“试验田”。

公司早期推出了“润”系列送物机器人,此系列凭借其高精度导航以及多任务调度的能力,得以迅速打开市场。之后,产品线进行了迭代,发展到了“格格”系列(多功能交互机器人)。

2022 年的冬奥会使它声名大噪。在这期间,公司的机器人在奥运村以及媒体中心承担起引领、送物和垃圾回收等任务。单日最高服务次数超过 10 万次,凭借着“零故障”的表现赢得了国际上的良好口碑,并且因为这些而进入到万豪、洲际等全球的酒店集团供应链。

云迹科技在 2023 年发布了新型服务机器人,名为复合多态机器人“UP”。这款机器人拥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具备理解任务的能力,还能进行群体协作。它联合清华大学教授团队荣获了 IROS 奖项。同时,云迹科技推出了垂类大模型应用 HotelGPT,该应用在国内众多酒店得到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在酒店场景中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云迹科技目前已推出三代机器人产品,分别是“润”系列、“格格”系列和“UP”系列。到 2024 年底,云迹机器人已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部署了超过 3 万家酒店,单日同时在线的峰值超过 3.6 万台,累计完成的服务次数超过 5 亿次。在 2023 年,它在全球酒店场景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而且,公司拥有将近一千项专利,还参与制定了 26 项行业标准,技术壁垒较为显著。

年收入突破2.4亿元

北京的机器人公司_北京生产机器人的公司_

招股书披露显示,云迹科技在报告期内的财务表现较为突出。2022 年公司营收为 1.61 亿元,2023 年为 1.45 亿元,2024 年为 2.45 亿元,呈现出先短暂回调后大幅增长的态势。报告期内净亏损在逐渐减少,分别是 3.65 亿元、2.65 亿元以及 1.85 亿元。

酒店机器人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在上述报告期内,其占比分别为 70.1%、95.1%及 83%。其余收入主要来源于写字楼、社区等其他场景的机器人销售及服务。因为公司实施了加强 AI 数字化系统商业化的战略,所以来自该业务线的收入实现了 45.5%的年复合增长率。

公司的毛利率分别是 24.3%、27.0%和 43.5%。将其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云迹科技的收入规模以及增长率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要是以 2023 年中国酒店场景的收入来计算,市场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加起来总共是 27.6%。在其中,云迹科技凭借 12.2%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处于首位。

云迹科技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较高,这是其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六千七百七十六万元、六千九百四十四万元、五千七百三十九万元,这些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依次为百分之四十二、百分之四十七和百分之二十三。

云迹科技为了改善财务状况,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一方面加强了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开拓了新的市场。管理层还表示,未来将会拓展医疗、楼宇等场景,目标是在 3 年内让非酒店收入的占比超过 30%。能否从酒店领域的王者蜕变为多场景的巨头,这将是一场最为关键的战斗。

41亿,腾讯、阿里、联想都投了

云迹科技历经十年的发展,一共完成了 8 轮融资。这些融资累计的金额超过了 10 亿元。并且,公司成功吸引了腾讯、阿里等诸多知名的投资机构参与其中,投后估值达到了 41 亿元。

云迹科技的历次融资情况如下:

2014 年获得了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是 750 万元。投资方是安徽人工智能公司。该公司的股东包含合肥工业投资控股。该公司的股东包含安徽投资集团。该公司的股东包含科大讯飞。

2015 年完成了 A 轮融资。融资金额是 3100 万元。投资方有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投资方有腾讯。投资方有海航旅业创新投资。投资方有科大讯飞。投资方有澜亭资本。

2016 年获得了一轮融资,级别为 A + ,融资金额是 6000 万元,投资方有腾讯、联想以及沸点资本。同年,云迹科技还完成了另一轮融资,也是 A + 轮,融资金额为 5600 万元,投资方是沸点资本。

_北京的机器人公司_北京生产机器人的公司

投资方分别是联想、携程和启明创投。

2019 年完成了 B 轮战略融资。融资金额是 1.28 亿元。投资方包括联想基金、上海雨树、AlphaX 以及 T 等。

2021 年 1 月完成了 C 轮融资。融资金额是 2.645 亿元。投资方包含启明创投。投资方包含中信证券投资。投资方包含腾讯。投资方包含沸点资本。投资方包含联想创投。投资方包含澜亭资本。

2021 年 12 月完成了 D 轮融资。融资金额是 5.8 亿元。投资方有睿聚投资。投资方有阿里巴巴。投资方有腾讯。投资方有联想。投资方有携程。投资方有河南科投。投资方有上海沸点。投资方有启明创投。投资方有泰州东南文投基金等。

携程在 IPO 前持股 2.69%。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以持续拓展,市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云迹科技将自身定位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的赛道上,其具体含义是一种具备自主感知、记忆、推理分析、决策以及动作执行能力的人工智能,能够直接针对特定任务提供端到端且持续迭代的解决方案。该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97亿元,年增速为18.7%。

这是一个行业的风口,同时也属于竞争激烈的红海。这个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众多玩家都在竞相争夺多元场景的位置。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发力,普渡科技在餐饮配送领域深耕,科沃斯则从家用场景反向渗透到商用领域。随着人形机器人的爆发,或许它也会降低维度涉足这一领域。

云迹科技原本计划在 A 股挂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它重新做出选择,转向港交所 18C 章上市。其计划募集资金,以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全球化进程。这是继黑芝麻智能、晶泰科技、越疆科技、希迪智驾和五一视界之后的第六家按照此规则递交上市申请的“特专科技”公司。

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的资金会被用来提升机器人的通用性,还会用于拓展欧美市场以及开发医疗机器人的产品线。倘若能够成功,它或许会成为港股“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并且为后续的科技企业开辟道路。

擎朗科技是酒店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另一头部企业。除了云迹科技外,擎朗科技也被传出正在筹备上市计划。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作者是黎曼,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