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存在一个“学霸”工作室。今年,该工作室的 10 位应届毕业生全部保研。其中有 6 位被保研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且,他们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了众多奖项。
“学霸”工作室的名字是“青柠”,“青柠”寓意着“青年之心,凝聚于此,科研报国”。青柠工作室已经成立 5 年了,在每年的毕业季,几乎所有成员都继续深造,这些学生去往的都是海内外知名的高校。它为何如此厉害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
真·学霸
10位应届毕业生全员保研 其中6位去了清华、北大
这个秋天,对于青柠工作室的应届毕业生们来说是收获的季节。10 位应届毕业生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其中有 6 位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孙一淼,其专业成绩位列第一,综合排名也是第一。凭借这样的成绩,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是 ACM 这一国际性计算机学术组织(创立于 1947 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和教育性计算机学会)的优秀大学生,并且还被推荐授予“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子明以专业排名第六且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还是一位 ACM 优秀大学生。
唐丽娟以专业成绩排名第三,并且综合排名第二。凭借这样的成绩,她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潘文韬,其专业成绩位列第三,综合排名则为第二。凭借这样的成绩,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在那里攻读硕士学位。
郭博菲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他的成绩在专业中位列第一,将在那里攻读硕士学位。
向广宇凭借专业第三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其他 4 位成员分别获得保研资格。其中一位保研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一位保研至武汉大学,还有一位留在本校继续读研。
真·厉害
兴趣驱动各类竞赛 拿奖到手软
青柠工作室今年已经 5 岁了,它“战斗力”很强,优秀基因每一届都在延续。指导老师王瑞锦副教授至今仍记得,在工作室走出去的毕业生中,有学生去到了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名校攻读博士学位,这几年他们已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 10 多篇论文,成绩十分突出。“并且他学成之后,还打算回到母校任教。”王瑞锦对学生毫不吝惜夸赞。我们每一届的学生都十分优秀。我们具备良好的传、帮、带机制与氛围。学生们在各类国家级比赛以及省级比赛中斩获了无数奖项。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他们最终都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我们的深造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王瑞锦副教授对学生进行指导
工作室内有一面墙,这面墙是荣誉墙。还有一个架,这个架是荣誉架。荣誉架和荣誉墙上摆满了同学们获得的各种奖状以及证书。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得一等奖。2019 年(第 12 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西部区域赛“创新实践类”获得一等奖。2018 CCF 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CCSP)获得金奖。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有二十余项。工作室进行项目成果申报知识产权的工作,其中获得了 9 个软件著作权,同时申报了 12 个发明专利。
亮眼成绩的背后,兴趣起到了最大的驱动作用。与其他团队不同的是,我们工作室的同学都是因为兴趣而聚集到一起的。老师不会给他们规定一个具体的方向,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前行。而是让同学们从自己的兴趣点开始,去发掘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老师更像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人,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走得更远。王瑞锦称,竞赛对于同学们而言,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且提升创新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工作室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包容性十分强。“不但吸纳了本院的学生,我们也把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学吸收进来。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交叉融合,彼此的思想相互碰撞,反而激发出了更多的火花。王瑞锦表示,在今年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里,青柠工作室获得了学院历史上的最佳成绩。
潘文韬从大二加入工作室之后,参与了众多项目。他表示,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处于零基础状态,凭借着自学,从没有任何基础逐步构建起一个项目,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习能力,而这是他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力。
孙一淼谈到,他上过周世杰院长的《网络空间安全》课程,这门课程为他开启了一扇门。之后他加入了工作室,这使他能够深入地进行探究。除了技术方面有提升之外,还培养了很多人文素养。例如在这学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信雅讲坛就邀请了 2 位院士到沙河校区开展讲座。并且还有与美国高校优秀学生的分享,以及与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交流等。
唐丽娟对工作室提供的好平台心怀感恩。学院为她们提供了专门的学习空间,在平时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时,大家都能在这儿畅快地交流。学院还会为她们寻找很多不同的资源,邀请校外的大牛老师或者校内的专业老师,给她们上一些指导性的课程,以帮助她们学习成长。
孙一淼要去参加比赛了,团队女同学为他化妆
陈子明向来很喜爱工作室的氛围。他说工作室内部成员之间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北大软件与微电子,他们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团体。大三的专业课《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被公认为难学,考试难度较大。临近期末考,还有些问题不太明白的陈子明,向工作室的同学寻求了帮助。他义务为陈子明辅导了一整晚,最终陈子明这门课取得了 96 分的成绩。他说,在今年上半年申请保研的过程里,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彼此相互帮助。这也是我们能够共同进步的缘由。
真·有才
“武”能踢足球 “文”能做心理咨询
工作室的学生不仅学习好,兴趣爱好也特别广泛。其中大三的王辰是个“足球小子”。他在大一刚进校时就加入了学院的足球队,并且拿到了“成电新生杯”足球比赛的冠军。在学习之余,王辰每周都会参加足球训练。
陈子明是个“文武全才”。“武”方面能参加比赛并获大奖,“文”方面能做心理咨询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在大三时曾荣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他认为想要成为优秀的人,走得远且爬得高,除了要有强大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陈子明一直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作为工作室上一届的负责人,他一直非常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大一时,我成功申请成为了班里的心理委员。大二期间,我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担任学生主管,承担着推送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文章的工作,同时也做好校园心理健康危机的预警。到了大三,我被学校推荐去参加全国高校百佳心理委员的论坛。并且,当同学们遇到烦闷的事情时,也愿意向陈子明倾诉。
陈子明称,在我们持续成长之际,时常会碰到一些挫折,这会使我们产生焦虑之感。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心理知识来进行疏导,以帮助我们摆脱负面情绪,进而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生活中的陈子明是一位带有一些文艺气息的理科生。他喜爱吹口琴,会将口琴随身携带,时不时地吹奏一曲,这样一来,他的心情就会立刻变得愉悦起来。
陈子明如此优秀,却还没有交往对象,这让我们有些着急了。说这番话的是陈子明的室友孙一淼。因为还有不到一年就要大学毕业了,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他找到另一半。孙一淼笑着说,在我们工作室的 10 个大四学生中,就他一个是“单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