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0基础宝妈日赚2000+的短剧推广兼职 真有那么靠谱吗?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0 21:02:35     192

_神话任务平台_神话人工平台

“0基础宝妈日赚2000+”

“有手就行,睡后收入真的太香了!”

“靠兼职短剧推广赚到钱后,我连正职都不想做了。”

这类内容起到了助推作用,如今短剧推广在网友们眼中几乎如同“兼职界的 MVP”。好像我们今天一旦下定决心注册账号,那么下个月就有可能实现经济自由,并且睡后收入会大幅上涨的愿望。

可事实,真和网友们想象的一样吗?

兼职短剧推广真的靠谱吗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表明,到 2024 年 12 月这个时间点,我国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到了 6.62 亿。其使用率是 59.7%,和上半年相比提升了 7.3 个百分点。在使用时长方面,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01 分钟,这个时长已经和即时通讯持平了。

《2024 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表明,2024 年我国的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 505 亿元。

在微短剧“吸睛又吸金”的市场背景之中,“短剧推广”这一与微短剧直接相关的商业概念,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如今,只要我们打开社交媒体,搜索“短剧推广”“短剧副业”等关键词,便能够看到大量打着“进群拜师”“教程分享”等旗号的帖子。

更有趣的是,相关内容得到广泛传播后,短剧推广在网上隐约呈现出成为“副业之王”的趋势,并且出现了很多像“0 基础宝妈做短剧推广,成功日入 2000+”这样的致富事迹。

神话人工平台__神话任务平台

那么问题就来了。

短剧推广这门生意真的靠谱吗?

我们通过延伸搜索得知,曾有记者主动添加推广导师来询问相关事宜。对方通过了申请,接着利落地上传了相关课程。然而,其内容中夹带的私货,将“只多不少”这四个字体现得非常充分。

记者称,教程中超过一半的内容是在对价值 980 元的“超级玩家训练营”进行推销。

期间推广导师声称付费后可享受“一对一答疑服务”,也可使用“一键剪辑工具”,还能获得“全套进阶课程”,这些能帮助记者快速变现。同时,他还分享了大量微信转账截图以及其他学员月入过万的例子,以此来增强推销话术的说服力,给人一种“想要赚钱就必须先付费学习”的感觉。

最强副业的背后是骗局本相

短剧推广指的是人们下载短剧后进行不同程度的二创剪辑,接着把这些内容以及跳转链接发布到不同的 APP 上。若有人被二创内容引导至专门的短剧平台并付费观看,推广者就能够依据对方的充值金额获得相应的佣金。

听起来较为简单,然而短剧推广在现实生活里存在着诸多坑。除了上文提及的“以身试险”的记者之外,还有许多受骗者在网络上讲述了他们自己的经历。

阿音的妈妈是从推销电话中得知“短剧推广”这一副业的。对方用“足不出户赚大钱”的概念来吸引她,还通过“3 天免费体验课”的诱饵让音妈上钩了。

_神话任务平台_神话人工平台

但问题是什么呢?

合同中承诺的“相关素材授权 + 课程服务”基本没什么价值。如今短剧出品方会与视频平台合作,把素材免费授权给想参与推广的人。这就表明,掏了 4880 元的音妈既没得到任何有效指导,又因信息差而成为了机构的收割对象。

故事的最后,音妈忙活了一个月。她发现只有两位粉丝通过自己购买了 29.9 元的短剧套餐。近 5000 元的投入,换来的收益仅为 47.84 元。按照合同规定,推广收益为“套餐金额的 80%”。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事后音妈的账号因为涉嫌“搬运”而惨遭举报,她之前付出的精力全部白费了。

对此时的音妈而言。

坏消息是账号遭到了举报,这使得她的短剧推广梦破灭了;好消息是账号被举报了,她意外地避开了机构后续的收割计划。

是的,短剧推广背后的陷阱是“套娃式”的。

如果音妈的账号未出现异常,就会有“养号教程”“起号教程”“引流服务”等各式各样的付费教程等着她,这些教程号称能提升账号吸引力,且五花八门。只要音妈一天没有认清机构“小白收割机”的真实面目,她就会被对方以指导教学为名义多收割一天。

短剧推广骗局的本质是什么

4 月 9 日 15 时之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短剧推广”,能够发现 1100 条投诉内容。

神话人工平台__神话任务平台

在理由方面,话术会诱导消费者进行付款,话术会诱导消费者购买短剧授权,话术会诱导消费者付费购买代理权限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理由。

_神话任务平台_神话人工平台

谈及此事时,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短剧推广骗局的本质就是“裂变”。

初期课程是免费的,所以“人头”很容易拉。你赚不到钱,但号肯定会被封。当号被封后,他会教你如何拉人头,你也只能这样做才能赚到钱。此时你会发现,所谓的短剧推广其实就是个幌子。

时至今日,短剧推广的衍生骗局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免费课程能够吸引小白。通过授权费、工具费、服务费等手段进行套娃式收割。还会诱导用户去发展下线,以此来增加骗局的活性。

推广者和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淡化行业壁垒,隐瞒入行需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实情。客户察觉到不对劲后,他们就会用“你要坚持”“没爆的原因是你发得还不够多”之类的话术,打着“量变引起质变”的旗号与客户周旋,接着把起号失败、收益不足的原因推给客户,让客户觉得自己推广失败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称:一些所谓利用短视频制作创业的虚假宣传,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如诈骗罪等。因为其根本没有相关资质,却谎称有此能力。若骗取金额较大且主观恶意较高,就可能涉及虚假广告罪和诈骗罪的范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期望通过兼职去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以此为自己的资金链给予额外的保障。

这种想法很值得提倡。不过,请大家记住,“向淘金客卖铲子”这种吸金路会在各种商业故事和骗局中出现。我们千万不能被骗子利用自己“兼职增收”的急切心理,从而成为他们的收割对象。

参考:

极目新闻报道,所谓“零基础月入过万”的短剧推广被称作“最强副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骗局!

工人日报:微短剧推广成“最强副业”,能赚钱还是被骗钱?

新京报评论称,若能实现零基础月入过万,平台不应给短剧推广骗局提供便利或给予优待。这是新京报快评所强调的观点。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是互联网那些事,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